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653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挡板。该挡板设置在车用发动机中,具有将油底壳内的机油储蓄部与容纳曲轴的曲轴箱分隔的主体部,在该主体部设置有用于将从发动机上部落到该主体部外侧的机油导入到机油储蓄部内的机油导入部,该机油导入部由从主体部的边缘向外侧延伸的同时朝机油储蓄部倾斜的肋条构成。采用该结构,能使从发动机上部落下的机油沿着机油导入部滑入机油储蓄部内,因而能抑制机油产生气泡,降低机油的气泡产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车用发动机中的挡板
技术介绍
通常,车用发动机中,被供给到曲轴、凸轮轴等各个润滑部分的机油会落到发动机内部,并暂时被蓄积在气缸体下部设置的油底壳内,其后,油底壳内的机油被机油栗抽取后再次被供给到各个润滑部分。如果油底壳内积蓄的机油中混入了气泡,则从机油栗至润滑部分为止的机油供给路径中会积蓄空气,从而无法稳定地供给机油。因此,不希望油底壳内积蓄的机油中混入气泡。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因机油被曲轴的配重块等旋转体搅拌而在机油中混入气泡,通常在曲轴与油底壳内的机油储蓄部之间设置挡板。采用这种结构,不仅能够防止旋转体搅拌机油,而且,由于供给到曲轴等的机油先落在挡板上,再经由挡板上形成的机油落下孔而落入油底壳内,所以,还能防止机油直接落到油面上而在机油中激起气泡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为了使供给到例如凸轮轴等润滑部分的机油返回到油底壳内,常常在气缸盖中设置机油落下部。而这样的机油落下部并非形成在发动机的中间部位,而多半形成在气缸体的侧壁近傍等部位。这样,从机油落下部落下的机油不落在挡板上,而直接落入机油储蓄部中。机油直接落入机油储蓄部中,会因落下的冲击力而使油面的机油飞溅,导致机油中产生气泡,因而虽然设置了挡板,仍然存在机油中产生气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车用发动机中、能降低机油的气泡产生率的挡板。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挡板,该挡板设置在车用发动机中,具有将油底壳内的机油储蓄部与容纳曲轴的曲轴箱分隔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设置有,用于将从发动机上部落到该主体部外侧的机油导入到所述机油储蓄部内的机油导入部,所述机油导入部由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向外侧延伸的同时朝所述机油储蓄部倾斜的肋条构成。具有上述结构的本技术的挡板具有以下优点。从发动机上部落下的机油落在机油导入部上之后,能沿着向机油储蓄部倾斜地延伸的机油导入部滑入机油储蓄部内,因而能抑制机油产生气泡,降低机油的气泡产生率。另外,由于形成有机油导入部,主体部的缘部的强度得到提高。在上述本技术的挡板中,较佳为,沿着所述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边缘设置有所述肋条。通常,对于挡板而言,与其短边方向的强度相比,要求其长边方向的强度更大,采用该结构,由于沿着主体部的长边方向的边缘部设置有肋条,所以,不需要另外设置加强构件等,也能提高挡板长边方向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挡板的示意俯视图。图2是上述挡板的示意主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缸体的示意仰视图。图4是上述挡板的示意仰视图。图5是表示安装有上述挡板后机油从发动机上部落下的情形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安装有现有技术的挡板时机油从发动机上部落下的情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技术不为该实施方式所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将图1所示的挡板1设置在图3所示的车用发动机(以下简称发动机)10中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图1中的左右方向(即,曲轴12的延伸方向)作为长边方向;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垂直于长边的方向)作为短边方向。图5示出设置有挡板1的发动机10的气缸体11。如图5所示,气缸体11具备,底面形成有半圆弧面14a的轴承部14 ;及从该轴承部14的短边方向的两个端部向下方延伸的裙部15。气缸体11被构成为,与轴承盖16 —起支承曲轴12的结构。具体而言,利用将顶面形成有半圆弧面16a的轴承盖16安装在轴承部14而形成的圆弧面,该曲轴12的轴颈被旋转自由地支承。另外,在裙部15的下端部安装有油底壳17。因此,供给到曲轴12、凸轮轴(未图示)等各润滑部分的机油落到气缸体11内后,暂时被积蓄在油底壳17的机油储蓄部17a中。这样,机油储蓄部17a中积蓄的机油可经由机油滤网(未图示)而被机油栗(未图示)吸取,并经机油过滤器(未图示)过滤之后,重新被供给到各润滑部分。如图5所示,在发动机10中,本实施方式的挡板1被安装在曲轴12与油底壳17之间。该挡板1由较薄的金属板冲压成型。如图1所示,挡板1具有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主体部3、用于将该主体部3安装于发动机10的紧固部5、及机油导入部7。如图4所示,通过用紧固螺栓6将紧固部5紧固在轴承盖16 (参照图5)的底面,挡板1的主体部3被安装在发动机10中。该主体部3用于将容纳曲轴12的曲轴箱与油底壳17内的机油储蓄部17a分隔开。如图2所示,主体部3具有从长边方向看向下方拱出的半圆弧状的截面。另外,在主体部3上,只在短边方向的一侧(图1中的上侧)形成有用于使落在该主体部3的顶面上的机油落入机油储蓄部17a内的多个机油落下孔4。另外,在主体部3的短边方向的一侧的边缘上,形成有用于配置机油滤网的切口部3a。通过如上所述那样设置将曲轴箱与机油储蓄部17a分隔开的挡板1,能够防止旋转的配重块13干扰机油储蓄部17a内的机油。因而,能够避免旋转的配重块13搅拌机油而使机油中混入气泡的情况发生。另外,供给到曲轴12等的机油先落在挡板1上,再经由机油落下孔4而落入机油储蓄部17a内,因而,能够避免因机油直接落入机油储蓄部17a内而产生的落下冲击力使油面18上的机油飞溅,导致机油中混入气泡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板1在发动机10中被安装成,其主体部3的短边方向的一侧,即,形成有多个机油落下孔4的一侧,如图5所示那样,相对于从曲轴12的旋转中心0通过的垂线H,位于旋转方向的下游侧。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机油的气泡产生率。以下对此进行详细说明。图5示出安装有挡板1的情况下机油从发动机10的上部落下的情形;图6示出安装有现有技术的挡板101的情况下机油从发动机10的上部落下的情形。图5和图6中,T表示曲轴12的配重块13的旋转轨迹,实心箭头表示落下的机油。如图5所示,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因配重块13的旋转而产生的旋转风向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作用,因而,能够防止落在主体部3的顶面上的机油速度过快地从机油落下孔4落入机油储蓄部17a内,同时,旋转风本身也难以从机油落下孔4流入机油储蓄部17a内。由此,能够防止机油储蓄部17a的机油内混入气泡的情况发生,从而能降低机油储蓄部17a内蓄积的机油的气泡产生率。另一方面,为了使供给到凸轮轴等润滑部分的机油返回到油底壳17内,常常在气缸盖(未图示)上形成有机油落下部(未图示)。并且,这样的机油落下部并非形成在发动机10的中间部位,而多半形成在例如气缸体11的侧壁近傍等部位。因此,从机油落下部落下的机油会从图3所示的气缸体11的侧壁近傍的空间S直接落入油底壳17内。如此,安装有现有技术的挡板101的情况下,从机油落下部落下的机油不是落在挡板101上,而是如图6中的实心箭头所示那样,直接落入机油储蓄部17a内。机油这样直接落入机油储蓄部17a内,便会如图6所示那样,因落下的冲击力而使油面18上的机油飞溅,导致机油中产生气泡,从而使机油中的气泡产生率升高。因此,虽然设置了具有图6中虚线所示的主体部103的挡板101,从机油落下部落下的机油仍然落到主体部103的外侧,因而现有技术的挡板101难以有效地降低机油的气泡产生率。对此,本实施方式中,在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板,设置在车用发动机中,具有将油底壳内的机油储蓄部与容纳曲轴的曲轴箱分隔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设置有,用于将从发动机上部落到该主体部外侧的机油导入到所述机油储蓄部内的机油导入部,所述机油导入部由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向外侧延伸的同时朝所述机油储蓄部倾斜的肋条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内章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