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坚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无极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64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无极变速箱,所述液压无极变速箱,包括油箱、第一变距螺杆、第二变距螺杆、回油管、柱塞和伺服电机,所述油箱内设有储油腔、动力输入腔、调速腔和动力输出腔,所述动力输入腔、调速腔和动力输出腔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动力输入腔、调速腔和动力输出腔在油箱内依次平行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变距螺杆和第二变距螺杆反向设置在动力输入腔和动力输出腔中,将输入动力传输到第一变距螺杆上,可通过调速腔选择不同位置的通孔将动力输入腔和动力输出腔连通,可以此调节动力输入腔和动力输出腔之间的压缩比,进而从第二变距螺杆得到不同速比的输出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无极变速箱
技术介绍
CVT变速箱目前现有技术中技术较为成熟的无极变速箱,相比传统自动挡变速箱而言,CVT变速箱制造成本要略高,可靠性不理想,并且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出问题的概率更高。目前无论国内还是海外,CVT变速箱很多情况下还无法维修只能整体更换,这就直接导致了其维修成本的居高不下。同时CTV变速箱本身还有它固有的缺点,就是传动的刚质皮带能够承受的力量有限,一般而言超过3.0L排量或者300N.Μ以上的动力是它的上限,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打破了这个上限,但是由于构造原理和机械磨损的不可逆行,钢制皮带的使用寿命始终无法完美的解决,尤其是在用户喜欢暴力驾驶的情况下,可靠性得不到充分的保证,使用寿命一般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液压无极变速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无极变速箱,包括油箱、第一变距螺杆、第二变距螺杆、回油管、柱塞和伺服电机,所述油箱内设有储油腔、动力输入腔、调速腔和动力输出腔,所述动力输入腔、调速腔和动力输出腔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动力输入腔、调速腔和动力输出腔在油箱内依次平行排列,所述调速腔一侧排列设置有一个以上与动力输入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调速腔另一侧排列设置有一个以上与动力输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分布,所述柱塞滑动安装在调速腔中,所述柱塞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第三通孔,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柱塞在调速腔中前后运动,所述第一变距螺杆安装在动力输入腔中,所述第二变距螺杆安装在动力输出腔中,所述第一变距螺杆与第二变距螺杆反向安装,所述动力输入腔内第一变距螺杆腔径较大的一端与储油腔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腔内第二变距螺杆腔径较大的一端与回油管连接,所述回油管与储油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变距螺杆和第二变距螺杆反向设置在动力输入腔和动力输出腔中,将输入动力传输到第一变距螺杆上,可通过调速腔选择不同位置的通孔将动力输入腔和动力输出腔连通,可以此调节动力输入腔和动力输出腔之间的压缩比,进而从第二变距螺杆得到不同速比的输出动力,变速箱中采用液压油传动,可以承受极高的力,耐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液压无极变速箱的结构图。标号说明:1、油箱;2、第一变距螺杆;3、第二变距螺杆;4、回油管;5、柱塞;6、伺服电机;7、散热器;11、储油腔;12、动力输入腔;13、调速腔;14、动力输出腔;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51、第三通孔;52、齿条;61、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动力输入腔和动力输出腔连通位置,两个变距螺杆旋转时不同大小腔径产生不同流量不同压力的液体流,实现无极变速,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液压无极变速箱,包括油箱1、第一变距螺杆2、第二变距螺杆3、回油管4、柱塞5和伺服电机6,所述油箱1内设有储油腔11、动力输入腔12、调速腔13和动力输出腔14,所述动力输入腔12、调速腔13和动力输出腔14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动力输入腔12、调速腔13和动力输出腔14在油箱1内依次平行排列,所述调速腔13一侧排列设置有一个以上与动力输入腔12连通的第一通孔15,所述调速腔13另一侧排列设置有一个以上与动力输出腔14连通的第二通孔16,所述第二通孔16对应所述第一通孔15位置分布,所述柱塞5滑动安装在调速腔13中,所述柱塞5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的第三通孔51,所述伺服电机6驱动所述柱塞5在调速腔13中前后运动,所述第一变距螺杆2安装在动力输入腔12中,所述第二变距螺杆3安装在动力输出腔14中,所述第一变距螺杆2与第二变距螺杆3反向安装,所述动力输入腔12内第一变距螺杆2腔径较大的一端与储油腔11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腔14内第二变距螺杆3腔径较大的一端与回油管4连接,所述回油管4与储油腔11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利用第一变距螺杆2旋转时不同大小腔径产生不同流量不同压力的液体流,来推动相反方向、相反变距的第二变距螺杆3,当第一变距螺杆2的腔径小时产生的液体流是小流量高压枪,与之对应的是反方向的大腔径第二变距螺杆3部位,当小流量高压强的液体填满大腔径的时间会长,带动第二变距螺杆3的转速会慢,扭力强,此时处于起动阶段,转速比腔径比相同。相反,第一变距螺杆2用大腔径部分带来的大流量小压强的液体流来推动小腔径位置的第二变距螺杆3时带来的是第二变距螺杆3的高转速低扭矩,此时处在高速动转阶段。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变距螺杆2和第二变距螺杆3反向设置在动力输入腔12和动力输出腔14中,将输入动力传输到第一变距螺杆2上,可通过调速腔13选择不同位置的通孔将动力输入腔12和动力输出腔14连通,可以此调节动力输入腔12和动力输出腔14之间的压缩比,进而从第二变距螺杆3得到不同速比的输出动力,变速箱中采用液压油传动,可以承受极高的力,耐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的数量为九个,所述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沿调速腔13两侧等距排列分布。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的九个位置对应九个档位,其中最左侧的一档为低速高扭矩档,最右侧的九档为高速低扭矩档。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孔5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三通孔51的间距为相邻第一通孔15之间间距的四分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无极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第一变距螺杆、第二变距螺杆、回油管、柱塞和伺服电机,所述油箱内设有储油腔、动力输入腔、调速腔和动力输出腔,所述动力输入腔、调速腔和动力输出腔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动力输入腔、调速腔和动力输出腔在油箱内依次平行排列,所述调速腔一侧排列设置有一个以上与动力输入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调速腔另一侧排列设置有一个以上与动力输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分布,所述柱塞滑动安装在调速腔中,所述柱塞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第三通孔,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柱塞在调速腔中前后运动,所述第一变距螺杆安装在动力输入腔中,所述第二变距螺杆安装在动力输出腔中,所述第一变距螺杆与第二变距螺杆反向安装,所述动力输入腔内第一变距螺杆腔径较大的一端与储油腔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腔内第二变距螺杆腔径较大的一端与回油管连接,所述回油管与储油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坚
申请(专利权)人:姜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