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结构及具有该模组结构的激光准直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3943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组结构,用于激光准直仪器,包括均外壳和内核,外壳与内核是形状匹配的圆柱体形状,外壳套设在内核外,内核用于发射激光,外壳具有中空腔体和通孔,中空腔体容纳内核于其中,通孔内插入有固定件,固定件抵顶内核,在与通孔沿外壳的径向方向相对的位置,外壳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沟槽,沟槽沿径向方向朝外凸出,沟槽的边缘与外壳的内表面连接于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通过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点和固定件,将内核固定在中空腔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激光准直仪器,包括本体及如上文的模组结构,模组结构设置在本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激光准直仪器内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激光准直仪器中的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在激光准直仪器中,发射激光的模组结构(即激光发射器结构)的稳定是出射激光束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前提,通常将拥有激光发射器的模组内核固定在一个模组外壳中,而模组外壳还包含了其他基本的光学器件,这样,一个完整的模组可以射出所需的点或线。但是,模组外壳腔体的内径与模组内核的外径在制成后有一定的公差,通常采用的模组结构固定方式为,在一端用螺丝将模组内核顶住,这样在另一端模组内核与模组外壳之间就会有一个接触点,再在这个接触点的位置点胶,以固定这一结构。然而这种两点固定的方式并不是非常可靠,在经过温度变化、跌落碰撞后模组内核相对模组外壳会有位移,丝毫微小的位置变动都会造成仪器在精度上的缺失。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更为可靠的模组内核的固定方式以及相应的新模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的模组内核的固定方式以及相应的模组结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组结构,用于激光准直仪器,包括均外壳和内核,所述外壳与所述内核是形状匹配的圆柱体形状,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核外,所述内核用于发射激光,所述外壳具有中空腔体和通孔,所述中空腔体容纳所述内核于其中,所述通孔内插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抵顶所述内核,在与所述通孔沿所述外壳的径向方向相对的位置,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沿所述径向方向朝外凸出,所述沟槽的边缘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连接于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通过所述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二接触点和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内核固定在所述中空腔体中。优选地,所述沟槽是圆弧形沟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点关于所述通孔的轴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的。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孔,沿所述径向方向自所述沟槽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通过往所述开孔中进行点胶作业,从而将所述内核固定在所述中空腔体中。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激光准直仪器,包括本体及如上文所述的模组结构,所述模组结构设置在所述本体中。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根据本技术的模组结构,能够通过三点固定模组内核,使得即使经过各种环境试验后模组内核仍能得到很好的固定,非常具有实用价值。2.根据本技术的模组结构,通过在沟槽上方开孔,从而使得点胶作业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模组外壳立体图;图2为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模组结构截面图;图3为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模组外壳断面图;图4为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模组外壳断面放大图。附图标记:1-外壳,11-中空腔体,12-通孔,13-内表面,14-沟槽,15-第一接触点,16-第二接触点,17-开孔;2-内核;3-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优点。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靠的模组内核2的固定方式以及相应的模组结构,用于激光准直仪器,固定作为激光发射器的模组内核2,使得该内核2能够稳定出射激光光束。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模组结构包括外壳1和内核2,它们是形状匹配的圆柱型形状,外壳1套设在内壳外。其中,外壳1具有中空腔体11和通孔12,该中空腔体11沿外壳1的延伸方向贯穿使得外壳1是一种空心结构,中空腔体11容纳内核2于其中,通孔12内插入有固定件3,在将内核2安装到外壳1的过程中,先将内核2塞入中空腔体11,再使用例如螺钉之类的固定件3抵顶内核2,使得内核2与外壳1的内表面13因为固定件3的压力而紧紧靠在一起。为了能够加强内核2固定在外壳1内的固定效果使之不发生周向、径向或轴向的位移,在与通孔12沿外壳1的径向方向相对的位置,外壳1的内表面13上设置有沟槽14,该沟槽14沿径向方向朝外凸出,沟槽14的边缘与外壳1的内表面13连接于第一接触点15和第二接触点16,通过第一接触点15、第二接触点16和固定件3,将内核2固定在中空腔体11中。从截面上看,沟槽14的第一接触点15和第二接触点16与固定件3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固定结构,区别于原先不存在沟槽14时内核2的受力情况下单点固定的结构,三角形的固定结构能够非常有效地从三个方向给予内核2压力,具体地,固定件3在径向方向给予内核2向上的力(为方便说明,本技术的模组结构暂以固定件3和通孔12处于正下方为方位基准),第一接触点15在径向方向上给予内核2向右下的力,第二接触点16在径向方向上给予内核2向左下的力,这样,利用三角形结构固定效果好的特点,加强了内核2固定在外壳1中的牢固度,这种简单的结构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沟槽14被设计成圆弧形,其曲率半径小于外壳1的内表面13,该沟槽14通过铣加工技术在外壳1的内表面13上开出,主要用于在沟槽14和外壳1的内表面13的连接处形成两个着力点一一第一接触点15和第二接触点16,从而形成上文所述的三角形固定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接触点15耳环第二接触点16关于通孔12的轴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的,即第一接触点15给予内核2的力和第二接触点16给予内核2的力与固定件3给予内核2的力的夹角是相等的,也就是说第一接触点15、第二接触点16和通孔12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以第一接触点15和第二接触点16的连线为底边,分别以第一接触点15、第二接触点16与固定件3的连线为腰,以穿过固定件3的铅垂线为对称轴,这样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固定结构,进一步加强内核2固定在外壳1中的牢固性。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限制内核2在中空腔体11中的位移,稳固模组内核2,在外壳1上设置有开孔17,沿径向方向贯穿整个外壳1,沟槽14延伸至外壳1的外表面,通过往开孔17中进行点胶作业,从而将内核2固定在中空腔体11中。开孔17的设置能够更加便于点胶作业,从而使得通过机械力被基本固定的内核2可以通过粘着剂在沟槽14出与外壳1粘在一起。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激光准直仪器,包括本体(未示出)及上文所述的模组结构,其中模组结构设置在本体中。具有这种模组结构的激光准直仪器,其出射激光的稳定性好,内核2的固位也使得激光点或激光线不会有微小幅度的振荡。根据本技术的模组结构,能够通过三点固定模组内核2,使得即使经过各种环境试验后模组内核2仍能得到很好的固定,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本技术的模组结构还可以通过在沟槽14上方开孔17,从而使得点胶作业更加方便。应当注意的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模组结构,用于激光准直仪器,包括均外壳和内核,所述外壳与所述内核是形状匹配的圆柱体形状,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核外,所述内核用于发射激光,所述外壳具有中空腔体和通孔,所述中空腔体容纳所述内核于其中,所述通孔内插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抵顶所述内核,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通孔沿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组结构,用于激光准直仪器,包括均外壳和内核,所述外壳与所述内核是形状匹配的圆柱体形状,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核外,所述内核用于发射激光,所述外壳具有中空腔体和通孔,所述中空腔体容纳所述内核于其中,所述通孔内插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抵顶所述内核,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通孔沿所述外壳的径向方向相对的位置,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沿所述径向方向朝外凸出,所述沟槽的边缘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连接于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通过所述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二接触点和所述固定件,将所述内核固定在所述中空腔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瓯费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