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机加载复合油缸,包括油缸体、外柱塞、内柱塞和锁紧螺母,外柱塞从油缸体下端插进油缸体内,油缸体内孔上端与外柱塞上端径向之间设有环形空腔。内柱塞下端插进外柱塞上端的沉孔内,内柱塞固定在油缸体中,内柱塞固定端内的内柱塞油道与油缸体缸底的高压进油口相通,内柱塞油道还通向内柱塞底部,位于高压进油口下侧的液控单向阀进油口通向油缸体底部内的环形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快速下行的开始速度为现有技术的2.3倍,降低了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降低了液压系统故障发生的几率,提高了折弯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折弯机的加载油缸,尤其是一种上动式液压折弯机的加载油缸,属于锻压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金属板材折弯加工的工作效率,要求折弯机具有较快的空行程速度。传统的提高折弯机加载油缸速度的主要方法为加大液压栗的流量或缩小折弯机加载油缸缸径,这两种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选用大流量的液压栗导致液压系统成本大量增加,减小折弯机加载油缸缸径导致油压增高,液压栗、液压元件和密封元件的成本大大增加,增大了故障发生的几率,加大了维修工作量。同时还存在着由于加载油缸柱塞快速下行而导致速度不可控制产生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隐患,以及加载油缸柱塞快速下行后回程速度无法保证或者回程冲击比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机加载复合油缸,不需要增大液压栗功率和缩小加载油缸缸径,就能实现加载油缸柱塞快速下行,慢速工进和快速回程。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折弯机加载复合油缸,包括油缸体、外柱塞、内柱塞和锁紧螺母,所述外柱塞从油缸体下端插进油缸体内,外柱塞下端与油缸体内孔下端间隙配合,并通过间隔设置的外柱塞径向密封圈和导向带支撑在油缸体内孔中,油缸体内孔上端与外柱塞上端径向之间设有环形空腔;所述外柱塞上端设有沉孔,内柱塞下端插进沉孔内,与沉孔间隙配合;内柱塞上端向上延伸出穿过油缸体底部通孔的内柱塞固定端,所述内柱塞通过拧在内柱塞固定端上的锁紧螺母固定在油缸体中,内柱塞和油缸体底部通孔径向之间设有油缸体底部通孔环形空腔;内柱塞固定端内的内柱塞油道与油缸体缸底的高压进油口相通,内柱塞油道还通向内柱塞底部;位于高压进油口下侧的液控单向阀进油口通向油缸体底部内的环形空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折弯机加载复合油缸,其中油缸体底部横向延伸出油缸体法兰。外柱塞的沉孔底部设有直径大于沉孔的储油池。内柱塞上端与油缸体缸底接触处嵌装轴向密封圈,内柱塞下端径向与沉孔之间嵌装内柱塞径向密封圈。前述的折弯机加载复合油缸,其中外柱塞内储油池面积S1与外柱塞下端端面的面积S的面积比S1/S=0.42?0.44。前述的折弯机加载复合油缸,其中所述内柱塞油道呈T形,包括上水平油道和下垂直油道,所述上水平油道横穿内柱塞固定端,下垂直油道上端与上水平油道垂直相交,下垂直油道下端通储油池。本专利技术的内柱塞嵌装在外柱塞中,采用内柱塞固定不动外柱塞移动的方式来实现折弯机滑块的快速下行,慢速工进和快速回程。由于外柱塞的工作面积仅为储油池底部的平面面积,快速下行开始速度为现有技术的2.3倍,从而不需要加大液压栗的流量,使用常规流量的液压栗就能提高外柱塞移动的速度,降低了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柱塞下行后在柱塞上端端面和油缸体内孔底部之间形成的真空,可以通过液控单向阀从油箱中吸油,从而加快柱塞快速下行的速度。慢速工进时,压力油通过内柱塞油道的下垂直油道直接对外柱塞的储油池底部平面加压,同时,压力油还通过油缸体底部通孔环形空腔对外柱塞顶端环形面对外柱塞加压,储油池底部的平面面积和外柱塞顶端环形面的面积之和为折弯机加载复合油缸的加载面积,由于该加载面积略大于外柱塞下端的横截面积,折弯机作业时,加载复合油缸的加载油压不会升高,降低了液压系统故障发生的几率,提高了折弯机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油缸体1、外柱塞2、内柱塞3和锁紧螺母4,本专利技术用于上动式折弯机,油缸体1底部朝上安装,工作时,外柱塞2上下移动。外柱塞2从油缸体1下端插进其内,与油缸体内孔11下端间隙配合,并通过间隔设置的径向密封圈5和导向带6支撑在油缸体内孔11中,油缸体内孔11下端端口内还设置了防尘圈7。油缸体内孔11上端与外柱塞2上端径向之间设有环形空腔12,缩短了柱塞2下端与油缸体内孔11的配合接触长度,从而降低了油缸体1的制造成本。初始位置时,外柱塞2上端端面抵靠在油缸体内孔11底部上。外柱塞2上端设有沉孔21,内柱塞3下端插进沉孔21内,与沉孔21间隙配合。内柱塞3上端向上延伸出穿过油缸体底部通孔13的内柱塞固定端31,内柱塞3通过拧在内柱塞固定端31上的锁紧螺母4固定在油缸体1中,并通过紧定螺钉41锁定锁紧螺母4,防止其转动。本实施例的油缸体1外形为正方体形,油缸体1底部横向延伸出油缸体法兰14,油缸体法兰14亦为正方体形。外柱塞2的沉孔21底部设有储油池22。内柱塞3上端与油缸体缸底17接触处嵌装轴向密封圈7,内柱塞3下端径向与沉孔21之间嵌装内柱塞径向密封圈8,内柱塞径向密封圈9起到封闭储油池22的作用。内柱塞固定端31径向设有内柱塞固定端密封圈311,起到封闭油缸体1的作用。内柱塞3和油缸体底部通孔13径向之间设有油缸体底部通孔环形空腔14。内柱塞固定端31内的内柱塞油道32与油缸体缸底的高压进油口 15相通,内柱塞油道呈T形,包括上水平油道321和下垂直油道322,上水平油道321横穿内柱塞固定端31,下垂直油道322上端与上水平油道321垂直相交,下端通储油池22。位于高压进油口下侧的液控单向阀进油口 16通向油缸体1内的环形空腔12。外柱塞2内储油池22面积S1与外柱塞2下端端面的面积S的面积比S1/S=0.42?0.44。本实施例为0.43,使得外柱塞2快速下行开始速度为现有技术的2.3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1、外柱塞2的快速下行 油栗打出的压力油依次经过高压进油口 15、环形空腔12、内柱塞油道32的上水平油道321和下垂直油道322到外柱塞2的沉孔21底部的储油池22,推动外柱塞2快速下行,使外柱塞2顶端与内柱塞固定端31的之间的环形面与油缸体内孔11底部之间形成真空,从而通过液控单向阀吸油进入油缸体内孔11底部,加快外柱塞2的快速下行速度。2、外柱塞2的慢速工进 液控单向阀关闭,只有油栗打出的压力油依次经过高压进油口 15、环形空腔12作用于外柱塞2顶端与内柱塞固定端31的之间的环形面,同时通过内柱塞油道32的上水平油道321和下垂直油道322作用于外柱塞2的沉孔21底部的储油池22,推动外柱塞2缓慢下降。3、外柱塞2的快速回程 液控单向阀开启,左右副油缸通过折弯机滑块带动外柱塞2快速回程,外柱塞2的沉孔21底部的储油池22和内柱塞3底面之间的液压油通过下垂直油道322和上水平油道321、高压进油口 15通过液压换向阀回到油箱,同时,前述的液压油还依次通过环形空腔12、液控单向阀进油口 16经过液控单向阀后回油箱;与此同时,外柱塞2顶端与内柱塞固定端31的之间的环形面和油缸体内孔11底部之间的液压油也通过通过环形空腔12、液控单向阀进油口 16后再经过液控单向阀回油箱。外柱塞2快速回程,直至外柱塞2顶端碰到油缸体内孔11底部,外柱塞2停止移动。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折弯机加载复合油缸,包括油缸体、外柱塞,所述外柱塞从油缸体下端插进油缸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弯机加载复合油缸,包括油缸体、外柱塞,所述外柱塞从油缸体下端插进油缸体内,外柱塞下端与油缸体内孔下端间隙配合,并通过间隔设置的外柱塞径向密封圈和导向带支撑在油缸体内孔中,油缸体内孔上端与外柱塞上端径向之间设有油缸体环形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柱塞和锁紧螺母,所述外柱塞上端设有沉孔,内柱塞下端插进沉孔内,与沉孔间隙配合;内柱塞上端向上延伸出穿过油缸体底部通孔的内柱塞固定端,所述内柱塞通过拧在内柱塞固定端上的锁紧螺母固定在油缸体中,内柱塞和油缸体底部通孔径向之间设有油缸体底部通孔环形空腔;内柱塞固定端内的内柱塞油道与油缸体缸底的高压进油口相通,内柱塞油道还通向内柱塞底部;位于高压进油口下侧的液控单向阀进油口通向油缸体内的环形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阳阳,周文妹,
申请(专利权)人:沃得精机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