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187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结构,包括太阳齿轮、环齿轮和架体,太阳齿轮套设在输入轴上,环齿轮套设在输出轴上,太阳齿轮与环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同时与太阳齿轮和环齿轮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输出构件无法精确的进行定位的问题,具有改造简单,使用寿命长,降低成本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进行精确定位的齿轮。
技术介绍
齿轮一般作为加速或减速作用,现有齿轮一般都包括太阳齿轮,托架、环齿轮和行星齿轮,但是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和环齿轮的啮合处会产生背隙,由于该背隙的存在,会产生无法正确的控制结合周转齿轮机构上的输出构件,或者是设有周转齿轮机构装置的旋转位置的问题,从而导致输出构件无法精确的进行定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进行精确定位的齿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进行精确定位的齿轮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包括太阳齿轮、环齿轮和架体,太阳齿轮套设在输入轴上,所述环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太阳齿轮与环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同时与太阳齿轮和环齿轮啮合;机架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第一机架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支撑部,第二机架包括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三行星齿轮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行星齿轮支撑部上,第二行星齿轮与第四行星齿轮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和第四螺钉;第一螺钉穿过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并位于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之间;第二螺钉设置在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之间。为了延长架体的使用寿命,架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输出构件无法精确的进行定位的问题,具有改造简单,使用寿命长,降低成本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齿轮结构,包括太阳齿轮20、环齿轮30和架体50,所述太阳齿轮20套设在输入轴2上,所述环齿轮30套设在输出轴4上,太阳齿轮20与环齿轮30之间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41、第二行星齿轮42、第三行星齿轮43和第四行星齿轮44 ;第一行星齿轮41、第二行星齿轮42、第三行星齿轮43和第四行星齿轮44同时与太阳齿轮20和环齿轮30啮合;机架50包括第一机架52和第二机架56,第一机架52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支撑部53,第二机架56包括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54 ;第一行星齿轮41与第三行星齿轮43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一行星齿轮支撑部53上,第二行星齿轮42与第四行星齿轮44可旋转的设置在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54 ;第一行星齿轮支撑部53与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54之间设置有凹陷部55 ;第一机架52和第二机架56位于该凹陷部55内,通过凹陷部55固定,以提高第一机架52和第二机架56的稳固度。机架50上设置有第一螺钉61、第二螺钉62、第三螺钉63和第四螺钉64 ;第一螺钉61穿过第一机架52和第二机架56,并位于第一行星齿轮41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54之间;第二螺钉63设置在第三行星齿轮43和第四行星齿轮44之间。架体5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第一螺钉61、第二螺钉62、第三螺钉63和第四螺钉64组成一个调节构件,利用该调节构件来调整第一机架52和第二机架56,通过第一螺钉61、第二螺钉62、第三螺钉63和第四螺钉64来对第一机架52和第二机架56进行调整,以便于输出构件的旋转位置能够以高精度正确的控制问题,可以加以解决。本专利技术中,太阳齿轮20和环齿轮30可沿着周边方向转动,而架体50则无法在周边方向上转动,也就是说,在所谓的行星齿轮行(环齿轮不会转动的形式)、太阳齿轮(不会转动的形式)以及行星状齿轮(托架不会转动的形式)中。太阳齿轮20是相对于一壳体,以可沿着周边方向转动的方式支撑着,本实施例中,输入轴2是结合至太阳齿轮20上,而使其旋转轴线重合。当输入轴2转动时,太阳齿轮20是与输入轴2 —起旋转。环齿轮30是一个沿着径向方向位于太阳齿轮20外侧的齿轮。该环齿轮30是相对于该壳体可沿周边方向转动的方式支撑着,当环齿轮30转动时,输出轴4是与环齿轮30 —起转动。第一行星齿轮41、第二行星齿轮42、第三行星齿轮43和第四行星齿轮44之间每一个间距为90°,并设置在周边方向上,其等沿着周边方向设置的顺序是行星齿轮41、第二行星齿轮42、第三行星齿轮43和第四行星齿轮44,该行星齿轮41、第二行星齿轮42、第三行星齿轮43和第四行星齿轮44与太阳齿轮30啮合,从而与输出轴2 —起转动的太阳齿轮20的旋转力量会经由行星齿轮传递至输出轴4 一起转动的环齿轮30上。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齿轮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太阳齿轮(20)、环齿轮(30)和架体(50),所述太阳齿轮(20)套设在输入轴(2)上,所述环齿轮(30)套设在所述输出轴(4)上,所述太阳齿轮(20)与所述环齿轮(30)之间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41)、第二行星齿轮(42)、第三行星齿轮(43)和第四行星齿轮(44);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1)、第二行星齿轮(42)、第三行星齿轮(43)和第四行星齿轮(44)同时与所述太阳齿轮(20)和环齿轮(30)啮合; 所述机架(50)包括第一机架(52)和第二机架(56),所述第一机架(52)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支撑部(53),所述第二机架(56)包括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54);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1)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43)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支撑部(53)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42)与第四行星齿轮(44)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54); 所述机架(50)上设置有第一螺钉(61)、第二螺钉(62)、第三螺钉¢3)和第四螺钉(64);所述第一螺钉¢1)穿过所述第一机架(52)和第二机架(56),并位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1)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54)之间;所述第二螺钉¢3)设置在所述第三行星齿轮(43)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44)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结构,其特征是:架体(50)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结构,包括太阳齿轮、环齿轮和架体,太阳齿轮套设在输入轴上,环齿轮套设在输出轴上,太阳齿轮与环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第四行星齿轮同时与太阳齿轮和环齿轮啮合。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输出构件无法精确的进行定位的问题,具有改造简单,使用寿命长,降低成本等有益效果。【IPC分类】F16H57/023, F16H1/28【公开号】CN105402323【申请号】CN201510890608【专利技术人】肖迟容 【申请人】重庆市靳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申请日】2015年12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太阳齿轮(20)、环齿轮(30)和架体(50),所述太阳齿轮(20)套设在输入轴(2)上,所述环齿轮(30)套设在所述输出轴(4)上,所述太阳齿轮(20)与所述环齿轮(30)之间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41)、第二行星齿轮(42)、第三行星齿轮(43)和第四行星齿轮(44);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1)、第二行星齿轮(42)、第三行星齿轮(43)和第四行星齿轮(44)同时与所述太阳齿轮(20)和环齿轮(30)啮合;所述机架(50)包括第一机架(52)和第二机架(56),所述第一机架(52)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支撑部(53),所述第二机架(56)包括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54);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1)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43)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支撑部(53)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42)与第四行星齿轮(44)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54);所述机架(50)上设置有第一螺钉(61)、第二螺钉(62)、第三螺钉(63)和第四螺钉(64);所述第一螺钉(61)穿过所述第一机架(52)和第二机架(56),并位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41)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支撑部(54)之间;所述第二螺钉(63)设置在所述第三行星齿轮(43)和所述第四行星齿轮(44)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迟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靳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