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2028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根据桃树流胶病的病原特征和发病规律,从栽种地的选择、栽种地土壤的处理、肥料管理、树干创伤处理以及休眠时期的处理几个方面着手,系统的提出了专门针对桃树的流胶病的防治,首先从源头上对土壤进行理化性质的改善以及土壤肥力的提高,其次对病原体侵入源头树干的创伤进行了药剂保护和治疗、最后辅以休眠时期的流胶药剂处理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对流胶病进行防治,有效降低了发病率、桃树枝枯、死亡发生概率大大减少,减少了病害损失,提高了树木的存活率以及果实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木的病虫害防治领域,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桃树是一种比较普遍种植的果树,很多果农大面积的种植桃树以谋求生计。桃树的流胶病主要危害树干和主枝,枝干受害后,发病初期病部稍肿胀,随后陆续分泌出淡黄色透明的柔软树胶,树胶也可以从伤口直接流出,树胶与空气接触后,逐渐变成红褐色、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皮层也逐渐变褐腐烂,并易诱发腐生菌的侵染,随着流胶量的增加,树势日趋衰弱,叶片变黄,影响开花和观赏,严重时引起部分枝枯,甚至全株死亡。诱发此病的因素比较复杂,冻害、霜害、日灼、虫害、土壤黏重或过酸、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重、栽植过深、管理粗放、枝干发育不充实等,目前尚无系统有效的增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桃树流胶病危害大但无系统有效应对措施的问题的一种有效降低桃树枝枯、死亡发生概率的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在以下栽种步骤中进行改进:(a)栽种地的选择:选择沙质壤土、不黏重、酸性小、排水良好的向阳地带进行栽种,避免与易感病的核果类树木进行混栽;(b)栽种地土壤的处理:栽种前一个月挖掘栽种地50-60cm深,配制生石灰、过磷酸钙、磷石膏、硫酸亚铁的复配土壤改良剂,与粗砂混合均匀配制成药土,复配土壤改良剂与粗砂的混合比例为1:30 ;用药土替代1/3挖掘出的土壤,混合均匀后填满栽种地,压实,灌溉;(c)肥料管理:栽种前l-2d,施基肥10_20kg/亩,基肥具体为40%的有机复合肥、20 %的磷肥、20 %的钾肥、10 %的中药添加剂、5 %的微量元素以及5 %的维生素;(d)树干创伤处理:采用涂白措施减少在栽种管理的过程中的枝干创伤,注意防寒防冻防虫伤,具体白涂剂的配方为以质量计算包括以下物质:生石灰5-8份、花生油1-3份、食盐2-4份、抑菌剂3-5份、水18-20份;(e)桃树休眠时期的处理:在桃树休眠期间,将胶质物刮除,伤口处涂沥青,然后用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动物油、硫酸铜、20 %农抗120水剂、冰醋酸的混合药剂对伤口进行间歇性涂布处理,共涂布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2-18h。更进一步的,所述(a)中核果类树木具体为杏、李、梅、樱桃中的一种或多种。更进一步的,所述(b)中复配土壤改良剂中生石灰、过磷酸钙、磷石膏、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3:2:1:2。更进一步的,所述(b)中粗砂的粒径为l_2mm。更进一步的,所述(c)中的中药添加剂具体为侧柏叶、五倍子、磨盘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更进一步的,所述(c)中的维生素具体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3、维生素B2中的至少两种混合。更进一步的,所述(c)中微量元素具体为质量比为3:1:2:1的钼、铜、锌、铁。更进一步的,所述⑷中抑菌剂具体为植物抑菌剂,提炼自银杏叶、甘草、黄芩苷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更进一步的,所述(e)中混合药剂中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动物油、硫酸铜、20%农抗120水剂、冰醋酸的质量比为5:1:2:5: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根据桃树流胶病的病原特征和发病规律,从栽种地的选择、栽种地土壤的处理、肥料管理、树干创伤处理以及休眠时期的处理几个方面着手,系统的提出了专门针对桃树的流胶病的防治,首先从源头上对土壤进行理化性质的改善以及土壤肥力的提高,其次对病原体侵入源头树干的创伤进行了药剂保护和治疗、最后辅以休眠时期的流胶药剂处理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对流胶病进行防治,有效降低了发病率、桃树枝枯、死亡发生概率大大减少,减少了病害损失,提高了树木的存活率以及果实质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山东省青岛市某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种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具体在以下栽种步骤中进行改进:(a)栽种地的选择:选择沙质壤土、不黏重、酸性小、排水良好的向阳地带进行栽种,避免与易感病的核果类树木进行混栽;(b)栽种地土壤的处理:栽种前一个月挖掘栽种地50cm深,配制生石灰、过磷酸钙、磷石膏、硫酸亚铁质量比为3:2:1:2的复配土壤改良剂,与粗砂混合均匀配制成药土,复配土壤改良剂与粗砂的混合比例为1:30 ;用药土替代1/3挖掘出的土壤,混合均匀后填满栽种地,压实,灌溉;(c)肥料管理:栽种前l-2d,施基肥10kg/亩,基肥具体为40 %的有机复合肥、20 %的磷肥、20 %的钾肥、10 %的中药添加剂、5 %的微量元素以及5 %的维生素;(d)树干创伤处理:采用涂白措施减少在栽种管理的过程中的枝干创伤,注意防寒防冻防虫伤,具体白涂剂的配方为以质量计算包括以下物质:生石灰5份、花生油1份、食盐2份、抑菌剂3份、水18份;(e)桃树休眠时期的处理:在桃树休眠期间,将胶质物刮除,伤口处涂沥青,然后用质量比为5:1:2:5:2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动物油、硫酸铜、20%农抗120水剂、冰醋酸的混合药剂对伤口进行间歇性涂布处理,共涂布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为 12h0(f)其他栽培管理方法与普通的桃树栽种管理方法相同。其中,所述(a)中核果类树木具体为杏、李、梅、樱桃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b)中粗砂的粒径为l_2mm ;所述(c)中的中药添加剂具体为侧柏叶;维生素具体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的混合物;微量元素具体为质量比为3:1:2:1的钼、铜、锌、铁;所述(d)中抑菌剂具体为植物抑菌剂,提炼自银杏叶。试验结果:桃树流胶病的发病率较传统栽培管理方法降低了 15-22个百分点,树木存活率增加了 8-12个百分点。实施例2:在江苏省句容市某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种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具体在以下栽种步骤中进行改进:(a)栽种地的选择:选择沙质壤土、不黏重、酸性小、排水良好的向阳地带进行栽种,避免与易感病的核果类树木进行混栽;(b)栽种地土壤的处理:栽种前一个月挖掘栽种地60cm深,配制生石灰、过磷酸钙、磷石膏、硫酸亚铁质量比为3:2:1:2的复配土壤改良剂,与粗砂混合均匀配制成药土,复配土壤改良剂与粗砂的混合比例为1:30 ;用药土替代1/3挖掘出的土壤,混合均匀后填满栽种地,压实,灌溉;(c)肥料管理:栽种前l-2d,施基肥20kg/亩,基肥具体为40 %的有机复合肥、20 %的磷肥、20 %的钾肥、10 %的中药添加剂、5 %的微量元素以及5 %的维生素;(d)树干创伤处理:采用涂白措施减少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下栽种步骤中进行改进:(a)栽种地的选择:选择沙质壤土、不黏重、酸性小、排水良好的向阳地带进行栽种,避免与易感病的核果类树木进行混栽;(b)栽种地土壤的处理:栽种前一个月挖掘栽种地50‑60cm深,配制生石灰、过磷酸钙、磷石膏、硫酸亚铁的复配土壤改良剂,与粗砂混合均匀配制成药土,复配土壤改良剂与粗砂的混合比例为1:30;用药土替代1/3挖掘出的土壤,混合均匀后填满栽种地,压实,灌溉;(c)肥料管理:栽种前1‑2d,施基肥10‑20kg/亩,基肥具体为40%的有机复合肥、20%的磷肥、20%的钾肥、10%的中药添加剂、5%的微量元素以及5%的维生素;(d)树干创伤处理:采用涂白措施减少在栽种管理的过程中的枝干创伤,注意防寒防冻防虫伤,具体白涂剂的配方为以质量计算包括以下物质:生石灰5‑8份、花生油1‑3份、食盐2‑4份、抑菌剂3‑5份、水18‑20份;(e)桃树休眠时期的处理:在桃树休眠期间,将胶质物刮除,伤口处涂沥青,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动物油、硫酸铜、20%农抗120水剂、冰醋酸的混合药剂对伤口进行间歇性涂布处理,共涂布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2‑18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百瑞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