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卷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116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用卷扬机,旋转轴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轴承座上,由驱动电机的驱动力使旋转轴旋转,利用旋转轴的旋转,通过主绳索使轿厢升降,旋转轴与绕挂有主绳索的主绳索绕挂部一体形成,主绳索绕挂部上设置有插入主绳索的多个绳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主绳索使轿厢升降的电梯用卷扬机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电梯用卷扬机中,在由驱动电机旋转的旋转轴上固定着与旋转轴分体构件的驱动绳轮。在驱动绳轮上形成有绳槽,绕挂有悬吊轿厢的主绳索。驱动绳轮始终承受缆绳负载,要求在发生牵引力的同时进行顺利旋转的功能。为此,驱动绳轮必须具有充分的硬度和强度,需要高精度加工。又,为了从驱动电机传递大的卷扬扭矩,驱动绳轮采用热压或键等的方法而牢固地与旋转轴嵌合。因此,传统的驱动绳轮由厚壁的高强度铸造物构成,妨碍了电梯用卷扬机的小型轻量化。又,在采用由钢制缆绳构成的主绳索时,从钢制缆绳的柔软性等角度看,要求D/d(驱动绳轮直径/主绳索直径)在40以上,这一点也会使驱动绳轮大型化。对此,近年来实现了由合成纤维缆绳构成的主绳索。这种合成纤维缆绳因具有高磨擦系数且可挠性优良,故可将D/d减小到25左右,可使驱动绳轮小型化。然而,特别是在使用大型的电梯用卷扬机的大容量的卷扬机时,因旋转轴的直径较粗,故一旦减小驱动绳轮的直径,则驱动绳轮的直径与旋转轴的直径之差缩小。即,若将驱动绳轮的直径减至最小限度时,驱动绳轮成为薄壁,难以进行驱动绳轮的制造,不容易嵌入旋转轴。因此,从制造及其组装的角度来看,有可能会影响驱动绳轮的小型化,进而限制卷扬机的小型轻量化。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零件、容易组装并可实现小型轻量化的电梯用卷扬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用卷扬机具有轴承座、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轴承座上并利用旋转通过主绳索使轿厢升降的旋转轴、使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以及对旋转轴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设置有插入主绳索的绳槽的主绳索绕挂部与旋转轴一体形成。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梯用卷扬机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图1的主绳索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2的电梯用卷扬机的侧视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3的电梯用卷扬机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形态。实施形态1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1的电梯用卷扬机的侧视图。图中,在基座1上固定着一对轴承座2、3。轴承座2、3分别支承轴承4、5,通过这些轴承4、5而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6的两端部。旋转轴6例如由碳素钢构成。在旋转轴6的中间部一体形成有主绳索绕挂部6a,该主绳索绕挂部6a绕挂有悬吊着轿厢及平衡块(均未图示)的主绳索7。在主绳索绕挂部6a上设置有插入主绳索7的多个绳槽6b。主绳索绕挂部6a在旋转轴6制造时锻造。绳槽6b既可车削加工形成,也可由锻造形成。在绳槽6b由锻造形成时,可减少制造工序,也不会产生材料浪费。使旋转轴6旋转的驱动电机8具有固定在基座1上的定子9、以及塔载在旋转轴6的中间部的转子10。旋转轴6不是通过齿轮而通过驱动电机8进行直接旋转。对旋转轴6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11具有与旋转轴6一体旋转的制动盘12、以及对制动盘12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本体13。与旋转轴6的主绳索绕挂部6a邻接部分的直径小于主绳索绕挂部6a的直径,制动盘12与主绳索绕挂部6a的轴向端面接合,被固定在旋转轴6上。又,制动盘12通过平行地向旋转轴6的轴向延伸并与主绳索绕挂部6a的端面螺合的多个螺栓14,被固定在旋转轴6上。其次,图2为表示图1的主绳索7的结构的立体图。图中,在芯线21的周围配置有内部线束层24,该内部线束层24具有多根内部线束22以及配置在这些内部线束22之间的间隙中的充填线束23。各内部线束22由多个芳族聚酰胺纤维和聚氨基等的含浸材料构成。充填线束23例如由聚酰胺构成。在内部线束层24的外周上,配置着具有多根外部线束25的外部线束层26。各外部线束25与内部线束22一样,由多个芳族聚酰胺纤维和聚氨基等的含浸材料构成。在内部线束层24与外部线束层26之间,配置有为了避免因线束22、25相互间磨擦引起的线束22、25磨损用的磨擦减小包覆层27。又,在外部线束层26的外周部,配置有保护包覆层28。与钢制缆绳相比,这些合成纤维缆绳具有高磨擦系数,且可挠性优良。在上述结构的电梯用卷扬机中,不采用另体的驱动绳轮,而是将主绳索绕挂部6a与旋转轴6一体形成,由此可减少零件数,又不需要进行热压或键加工,可容易组装。又,可将主绳索绕挂部6a的直径减至最小限度,实现整体的小型轻量化。这种电梯用卷扬机若能充分确保主绳索绕挂部6a的直径,也可使用由钢制缆绳构成的主绳索,但为了实现小型轻量化,采用由合成纤维缆绳构成的主绳索7则有效果。又,主绳索绕挂部6a因采用了与旋转轴6同样材料的结构,故在使用钢制缆绳时,容易磨损主绳索绕挂部6a。对此,采用合成纤维缆绳时,则不容易磨损主绳索绕挂部6a。并且,采用合成纤维缆绳时,因具有高磨擦系数,故不需要在绳槽6b内设置为提高磨擦力用的下陷槽,从这一角度看对于采用由合成纤维缆绳构成的主绳索7具有效果。又,由于可利用与旋转轴6一体的主绳索绕挂部6a的端面来安装制动盘12,因此,可将制动盘12简单且牢固地固定在旋转轴6上。实施形态2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2的电梯用卷扬机的侧视图。图中,在基座31上固定着轴承座32。轴承33支承在轴承座32上,通过该轴承33而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34的中间部。旋转轴34例如由碳素钢构成。在旋转轴34的一端部一体形成有绕挂着主绳索7的主绳索绕挂部34a。在主绳索绕挂部34a上设置有插入主绳索7的多个绳槽34b。使旋转轴34旋转的驱动电机35具有固定在轴承座32上的壳体36、固定在该壳体36内的定子37、以及搭载在旋转轴34上的转子38。旋转轴34不是通过齿轮而通过驱动电机35进行直接旋转。又,本例采用的是在转子38上使用永久磁铁型的驱动电机35。在壳体36上保持着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34另一端部的轴承39。对旋转轴34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11具有与旋转轴34一体旋转的制动盘12以及对制动盘12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本体13。制动盘12与主绳索绕挂部6a的轴向端面接合而被固定在旋转轴34上。又,制动盘12通过平行地向旋转轴34的轴向延伸并与主绳索绕挂部34a的端面螺合的多个螺栓14而被固定在旋转轴34上。这样,也可在旋转轴34的一端部形成主绳索绕挂部34a,在减少绳槽34b的个数的场合,可有效地使整体小型化。实施形态3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3的电梯用卷扬机的侧视图。图中,在基座41上固定着一对轴承座42、43。轴承座42、43上分别支承有轴承44、45,通过这些轴承44、45而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46。旋转轴46例如由碳素钢构成。在旋转轴46上一体形成有绕挂着主绳索7的主绳索绕挂部46a。在主绳索绕挂部46a上设置有插入主绳索7的多个绳槽46b。使旋转轴46旋转的驱动电机47具有固定在轴承座42上的壳体48、固定在该壳体48内的定子49、以及搭载在旋转轴46的端部上的转子50。旋转轴46不是通过齿轮而通过驱动电机47进行直接旋转。又,本例采用的是转子50使用永久磁铁型的驱动电机47。对旋转轴46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11具有与旋转轴46一体旋转的制动盘12以及对制动盘12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本体13。与旋转轴46的主绳索绕挂部46a邻接部分的直径小于主绳索绕挂部46a的直径,制动盘12与主绳索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用卷扬机,具有: 轴承座; 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所述轴承座上、利用旋转通过主绳索使轿厢升降的旋转轴; 使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 以及对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插入所述主绳索的绳槽的主绳索绕挂部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深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