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登楼代步器,它主要由代步器主体、动力导轨、控制和电源系统组成,动力导轨包括上、下导轨,上、下导轨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代步器主体设有的链轮与上导轨上的轨道链条形成动力传动;控制系统由代步器主体控制器、主控制器,楼层控制盒和呼梯照明盒组成,呼梯照明盒通过导线与楼层控制盒相连,楼层控制盒与相邻楼层控制盒用分配器通过同轴电缆串接,再串接至主控制器;主电源采用低压直流、蓄电池浮充,双轨间歇供电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及频分双向同轴多工传输和远红外点对点通讯技术有机结合,使网络结构新颖、实用,可实现低层建筑物的自动登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层建筑物的登楼代步器,属于机电一体化领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登楼代步器,它主要由代步器主体、动力导轨、控制和电源系统组成,动力导轨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导轨安装在楼梯上方,下导轨安装在楼梯扶手底部,上导轨与下导轨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代步器主体由立柱、上扶手和踏板组成,同时上部还设有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直流电机、传动装置和链轮,直流电机带动传动装置与链轮运动,链轮与上导轨中的轨道链条形成动力传动,代步器主体下部固定有定位轮,定位轮在下导轨中,定位轮与代步器主体之间由绝缘支架隔离,直流电机通过电源换向器与定位轮、传动系统的带电部分连接,给直流电机提供动力。所述的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代步器主体控制器以及在每个楼层设有的楼层控制盒及呼梯照明盒组成,楼层控制盒内设有远红外调制器和解调器,代步器主体与之对应设有远红外解调器和调制器;每个楼层控制盒与主控制器和其余的楼层控制盒相连接;主控制器实现上导轨、下导轨的电源通断及接收、发送呼梯信息,代步器主体控制器控制代步器的运行,楼层控制盒在主控制器、代步器主体控制器之间传递信息;楼层控制盒内设有频率调制器和频率解调器及分配器,各楼层控制器的分配器通过同轴电缆串接,同时再通过同轴电缆与主控制器连接,电源线与数据线合一;所述的传动装置为蜗轮、蜗杆传动结构;上扶手和踏板与立柱之间设有复位簧;所述的电源系统为低压直流轨道电源,并同时采用蓄电池浮充供电方式;代步器主体上设有刷卡投币以及控制面板装置;代步器主体控制器的输入端口与环境声检测传感器、超重及水平阻力检测传感器相连接。本专利技术利用安装在楼梯扶手及楼梯上方的导轨形成代步器主体的运行轨道,动力电机及相关的蜗轮、蜗杆等减速和动力传递装置设置在代步器主体之上。代步器主体与轨道之间的联接采用链轮、链条传递动力,链轮负责向前向后传递动力,同时还具有防滑的功能,向下的重力由设置在上导轨槽钢上的上滚轮承载。定位轮与下导轨相联,保证代步器主体的左右平衡,以确保代步器的运行和运行的安全可靠,同时承担向代步器主体供电的任务。主动力电源采用低压直流、蓄电池浮充、双轨(其中一根用绝缘体支撑)间歇供电方式。这样既保证物体的移动用电(有轨电车的供电方式),又能实现停电时的低成本不间断运行(常规登梯须用大功率的不间断电源或发电机实现,而一般住宅楼不可能配套),还能够达到安全节能的目的(代步器不运行或代步器控制电源无须充电时,轨道之间没有直流低压电源,低压直流也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代步器主体是在安装楼梯上下的轨道上进行运动的,其自动控制及网络通讯与系统其它部分如楼层控制盒、主控制器等之间的信号联接就不可能用传统的并行线缆方式进行。本专利技术将现代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之一的PLC编程控制技术与有线电视的频分双向同轴多工传输技术和远红外点对点通讯技术有机结合,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网络结构新颖、实用,并且简单、可靠。登楼代步器的管理也非常简单。它可以由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统一管理,也可以由一个门洞的用户自治管理。总的原则是谁使用谁付费,用多少、付多少。该代步器具有准确记录和按单位时间统计、查询及汇总的功能,具体的单位收费标准(以乘梯层数为单位)由代步器产权所有者和用户协商确定,以保证电费、运行维护及相关成本费的支出为依据,方便地解决乘梯计量难的问题。图6为本专利技术楼层控制盒与代步器主体之间的点对点通讯示意7为本专利技术呼梯照明盒的结构示意8为本专利技术代步器主体控制和通讯电路图9为本专利技术主控制器控制和通讯电路附图说明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主控制器供电形式图11为本专利技术代步器主体用电形式图1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数据信息及控制网络结构根据图1、图2所示,代步器主体由立柱(3)、上扶手(4)、踏板(5)组成,上扶手(4)与立柱(3),踏板(5)与立柱(3)之间均设有复位簧。当不使用时,上扶手(4)、踏板(5)自动复位,上扶手(4)及踏板(5)复位的水平方向总长度仅为100mm,这丝毫不影响步行登梯人的正常登梯。上扶手(4)及踏板(5)打开后其水平方向所占据的总长度小于400mm,这对于宽度为1m左右的普通楼梯来说还有600mm的空间(交会的瞬间)供步行登梯人使用。代步器主体的上部设有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由直流电机(6)、蜗轮(10)蜗杆(11)组成的传动装置和链轮(7)组成,直流电机(6)带动蜗杆(11)转动,蜗杆(11)带动蜗轮(10)转动,蜗轮(10)与链轮(7)呈传动状态。代步器主体的下部设有与代步器主体绝缘的定位轮(8),由绝缘支架(9)隔离。动力导轨由上导轨(1)、下导轨(2)组成,上导轨(1)固定在楼梯上方,下导轨(2)固定在楼梯扶手底部,上导轨(1)、下导轨(2)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接。上导轨(1)上设有轨道链条,代步器主体上的链轮(7)与轨道链条呈传动状态。代步器主体下部的定位轮(8)在下轨道中运动。代步器主体上与链轮(7)同轴设有上滚轮(12),上滚轮(12)由上导轨(1)槽钢的一条边支承,代步器主体向下的压力由上滚轮(12)承担。直流电机(6)的电源一极从代步器主体上部的传动系统中取得,另一极从代步器主体的定位轮(8)中取得,但直流电机(6)与电源之间设有电源换向器,这样可改变直流电机(6)的转动方向,使代步器主体可向上或向下运动。代步器主体上还设有两个远红外接收解调器和一个远外调制发送器,与楼层控制盒(15)远红外调制发送器和远红外接收解调器相对应,实现数据的接收与控制。载人或物时,直流调速电机(6)的转速为500转/分;蜗轮(10)、蜗杆(11)比为1∶5;链轮(7)直径60mm,这样代步器的运行速度为0.3m/s左右,与人行速度基本相当。招呼时,直流调速电机(6)转速提为1000转/分,代步器的运行速度则为载人或物时的双倍,即0.6m/s。代步器起步后有一个渐加速及停止前有一个渐减速的过程,这可以通过控制直流调速电机(6)的转速来实现,以达到平稳启动和停止的目的。蜗轮(10)、蜗杆(11)传动具有结构紧凑,减速比(即传动比)大,运行平稳和噪声较低的特点。特别是其传动的自锁性,从本质上保证了运行的安全可靠。该代步器的传动结构形式属爬轮式电梯类,利用链轮(7)与链条的相互运动实现代步器的上升与下降一方面可确保可靠的运行和安全,另一方面链轮(7)与链条采用相关摩托车的通用件可大大地节约制造成本。同时还可有效解决拐弯处高度渐变过渡的问题。根据图3、图4所示,登楼代步器的控制系统由代步器主体控制器(13)、主控制器(14),楼层控制盒(15)和呼梯照明盒(16)组成。每层楼在楼梯口设有楼层控制盒(15),居家出入门口设有呼梯照明盒(16),主控制器(14)考虑到布线的原因一般放置在中间的楼层。呼梯照明盒(16)通过导线与楼层控制盒(15)相连,楼层控制盒(15)与相邻楼层控制盒(15)的分配器之间通过同轴电缆串接,再串接至主控制器(14)。根据图5、图6所示,楼层控制盒(15)内设有分配器、地址码发生器、两只频率调制器和一只频率解调器、两只远红外调制器和一只远红外解调器。地址码发生器产生本楼层的地址码,通过远红外调制器不断地发射本楼层的地址码。两只频率调制器的频率分别为90MHz和50MHz,90MHz用于调制传送楼层呼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登楼代步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代步器主体、动力导轨、控制和电源系统组成,动力导轨包括上导轨(1)和下导轨(2),上导轨(1)安装在楼梯上方,下导轨(2)安装在楼梯扶手底部,上导轨(1)与下导轨(2)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代步器主体由立柱(3)、上扶手(4)和踏板(5)组成,同时上部还设有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直流电机(6)、传动装置和链轮(7),直流电机(6)带动传动装置与链轮(7)运动,链轮(7)与上导轨(1)中的轨道链条形成动力传动,代步器主体下部固定有定位轮(8),定位轮(8)在下导轨(2)中,定位轮(8)与代步器主体之间由绝缘支架(9)隔离,直流电机(6)通过电源换向器与定位轮(8)、传动系统的带电部分连接,给直流电机(6)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益建,
申请(专利权)人:顾益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