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999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23:31
为解决现有技术人工划线存在的生物安全性低、操作不能标准化、人工操作随意性大、人力成本高且效率低下、培养基容易划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固定端、锁紧套、连接端和划线笔,所述固定端为刚性结构,且其顶部与外接的机械运动机构适配;所述锁紧套的顶部为向上开口的套状结构,且与固定端的底部固定配合,锁紧套的底部为向下开口的套状结构,且底部设置向内径方向凸起的平台;所述连接端的顶部为剖面T形定位块,且与平台定位配合,所述锁紧套的底部还与连接端的杆部过盈配合;所述划线笔的顶部设置开孔,所示开孔与连接端的底部卡死;工作效率高、操作流程标准化机械化、不划破培养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
技术介绍
划线机构是在微生物接种、培养、分离和检测中非常重要的器械。目前,微生物接种、培养、分离和检测均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在人工划线时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实验员手持取样环进行人工灭菌;(二)实验员沾取微生物样本,并将少量微生物样本轻轻加注在玻璃培养基的表面;(三)在培养基表面划线,从而将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分区划线稀释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显然,现有的人工划线方法具有以下缺点:(—)在操作时,检测人员根据手的感觉,使接种环的端部刚好触及培养基的表面,不具有稳定性,划线的任意性较高;(二)由于采用手工、凭感觉使接种环刚好触及培养基的表面,但是,时而接触培养基的表面时而离开的现象难以避免,容易交叉感染或者细菌分离效果不佳;(三)由于采用人工的划线方式,造成结果不能标准化,实验结果复认困难,判断不准确;(四)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五)具有潜在的生物污染及危害性,操作人员在开放的实验环境中容易受到伤害。不仅如此,更关键的时,现有技术的划线机构无法通过重力自适应的调节与培养基的接触面,容易划破培养基。因此,现有技术的人工划线存在着生物安全性低、操作不能标准化、人工操作随意性大、人力成本高且效率低下、培养基容易划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人工划线存在的生物安全性低、操作不能标准化、人工操作随意性大、人力成本高且效率低下、培养基容易划破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固定端、锁紧套、连接端和划线笔,所述固定端为刚性结构,且其顶部与外接的机械运动机构适配;所述锁紧套的顶部为向上开口的套状结构,且与固定端的底部固定配合,锁紧套的底部为向下开口的套状结构,且底部设置向内径方向凸起的平台;所述连接端的顶部为剖面T形定位块,且与平台定位配合,所述锁紧套的底部还与连接端的杆部过盈配合;所述划线笔的顶部设置开孔,所示开孔与连接端的底部卡死。或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固定端、锁紧套、连接端和划线笔,所述固定端为刚性结构,且其顶部与外接的机械运动机构适配;所述锁紧套的顶部为向上开口的套状结构,且与固定端的底部过固定配合,锁紧套的底部为向下开口的套状结构,且底部设置向内径方向凸起的平台;所述连接端的顶部剖面为T形定位块,且与平台定位配合,所述锁紧套的底部还与连接端的杆部过盈配合;所述划线笔与连接端为一体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套顶部与固定端底部的固定配合方式为螺纹配合或插销配入口 ο进一步的,所述划线笔的底部划线端的底面即与培养基的接触划线面可为弧面或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划线笔为刚性结构或柔性结构。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生物安全性问题得以解决,保护实验环境及操作人员,操作标准化,人力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增高、操作流程标准化机械化、重力自适应调节不划破培养基。【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为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固定端、2为锁紧套、3为连接端、4为划线笔、5为平台、6为定位块、7为开孔、8为划线端,9为通孔,如图所示,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固定端1、锁紧套2、连接端3和划线笔4,所述固定端1为刚性结构,且其顶部与外接的机械运动机构适配;所述锁紧套2的顶部为向上开口的套状结构,且与固定端1的底部固定配合,锁紧套2的底部为向下开口的套状结构,且底部设置向内径方向凸起的平台5 ;所述连接端3的顶部为剖面Τ形定位块6,且与平台5定位配合,所述锁紧套2的底部还与连接端3的杆部过盈配合;所述划线笔4的顶部设置开孔7,所示开孔7与连接端3的底部卡死。或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固定端1、锁紧套2、连接端3和划线笔4,所述固定端1为刚性结构,且其顶部与外接的机械运动机构适配;所述锁紧套2的顶部为向上开口的套状结构,且与固定端1的底部固定配合,锁紧套2的底部为向下开口的套状结构,且底部设置向内径方向凸起的平台5 ;所述连接端3的顶部剖面为Τ形定位块6,且与平台5定位配合,所述锁紧套2的底部还与连接端3的杆部过盈配合;所述划线笔4与连接端3为一体的固定连接。为了使固定端1和锁紧套2更好的锁死配合所述锁紧套2顶部与固定端1底部的固定配合方式为螺纹配合或插销配合,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端1底部设置外螺纹,所述锁紧套2的顶部套状的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固定端1的底部外螺纹与锁紧套2的顶部内螺纹齿合。或者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理解的插销方式进行配合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连接端3和划线笔4的连接方式采用活动连接时,为了连接端3能更好的插入划线笔4顶部的开孔中,所述连接端3的底部只要略下于划线笔4顶部的开孔,方便插入即可。为了更好的划线,且使得划线笔能更顺利的接触到培养基表面,同时,在划线时不划破培养基,所述划线笔的底部划线端的底面即与培养基的接触划线面可为弧面或平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弧面,则划线笔的划线端8可以为圆球、半圆球、圆环、椭圆球、碗状态等。平面,则划线笔的划线端8可以为平行于水平面的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形状。在具体实施时,连接端3和划线笔4为固定连接时,所述划线笔4为刚性结构;连接端3和划线笔4为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时,所述划线笔4为柔性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锁紧套2和连接端3过盈配合时,通过设置于连接端3顶部的T形定位块6与设置于锁紧套2底部开口处的平台5进行定位,当接触培养基表面时,由于锁紧套2中部有中空的空腔,所以划线笔可以根据自身重力轻轻接触于培养基而不划破培养基。当培养基表面的水平位置提高时,连接端3自动缩进空腔,当培养基表面的水平位置降低时,连接端3自动滑出一段距离,且由于T形定位块6因此不会掉出锁紧套2。在具体实施时,如果连接端3的顶部直径与锁紧套2底部内径相差很微小,则来回伸缩时,空气不容易排除空腔,空气急剧压缩后不利于连接端3的伸缩,因此可以在所述锁紧套2的中空腔部设置通孔9,用于排气。同时,在实施时,如果连接端3的顶部直径与锁紧套2底部内径的差值增加,则空气可通过缝隙溢出,则此时不需设置通孔9。在操作时,连接端3和划线笔4的连接方式即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活动连接。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不会影响划线端在培养基上的划线。由于划线端8的底部剖面为弧面,因此划线端可以为圆球状或者半球状,从而实现对培养基表面的更好的划线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采用平面时,和培养基表面的接触效果变差,且更容易划破,因此不推荐采用平面的方式。显然,本技术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生物安全性问题得以解决,保护实验环境及操作人员,操作标准化,人力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增高、操作流程标准化机械化、重力自适应调节不划破培养基。【主权项】1.一种重力自适应划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力自适应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固定端(1)、锁紧套(2)、连接端(3)和划线笔(4),所述固定端(1)为刚性结构,且其顶部与外接的机械运动机构适配;所述锁紧套(2)的顶部为向上开口的套状结构,且与固定端(1)的底部固定配合,锁紧套(2)的底部为向下开口的套状结构,且底部设置向内径方向凸起的平台(5);所述连接端(3)的顶部为剖面T形定位块(6),且与平台(5)定位配合,所述锁紧套(2)的底部还与连接端(3)的杆部过盈配合;所述划线笔(4)的顶部设置开孔(7),所示开孔(7)与连接端(3)的底部卡死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林声赵勇刚袁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道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