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98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双层式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目的在于在不能设定假设层的大楼内,当进行下厢单厢号机、上厢单厢号机混存的单层运转实施时,可在等待时间及乘梯时间等方面提升对利用者的服务。双层式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包括,在只使各双层式电梯的上厢或下厢服务的单层面运转时,根据最上层、最下层的利用状况使上厢服务厢与下厢服务厢各自台数变化的利用状况统计装置1-7。(*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上下方向上连结2厢体的双层式(Double deck)电梯的群管理控制。
技术介绍
双层式电梯是在2厢体紧靠在一起的状态下运行,2厢体需要进行分别服务,所以具有一次运载许多利用者的优点,反之,使一台号机分2台进行服务,厢内照明等的耗电也比单层式(Single deck)电梯大。为此,在利用者较少的时间区段,它具备持有被称为单层运转的其中一单厢处于休止状态、实施相当于单厢式电梯动作的功能的系统。通常,对于群内所有的号机,使之统一地仅服务于下厢或上厢中的任一厢。在设置双层式电梯的大楼内,设假设层为最上层的上一层,下厢可停止在最上层。当下厢停止于最上层时,上厢停止于上一层的假设层,处于闭门待机。同样,对最下层,设假设层为地下层,上厢可停止于最下层。如果是可设置这种假设层的大楼,单厢运转时也可以全层面服务。但是,在空间上,在不能设置这样的假设层的大楼里,在仅实施下厢的单厢运转时,最上层不能服务,在仅实施上厢的单厢运转时,最下层不能服务。为解决这个问题,有时采用让群内的号机的例如半数作下厢服务,剩余的半数作上厢服务,以实现全层面服务的方法。使这些上厢服务的号机,以及使下厢服务的号机并不是预先固定的,而是采用根据条件替换服务厢体的技术。在以往的这种装置中,为抑制单厢运转中某一层厢体的使用频繁度上升,可根据使用频繁度判断让上厢服务还是让下厢服务。作为该项技术的目的,在于不使厢体内的污损偏于某一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许公开公报2001-80830号。考虑到为利用者提升等待时间等方面的服务,上厢单厢号机、下厢单厢号机的各自台数,还需考虑最上层及最下层的利用状况才能决定。例如,当上厢单厢号机与下厢单厢号机的台数相等时,如果是去最上层的利用者多,反之,去最下层的利用者几乎没有的交通流向,则增加上厢单厢号机数,减少下厢单厢号机数,以提高服务。本专利技术是针对前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不能设定前述假设层的大楼里,使下厢单厢号机、上厢单厢号机混存的单厢运转实施时,可判断最上层、最下层的利用状况,决定各单厢号机的台数,使等待时间及乘梯时间等为利用者提供的服务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从前述目的出发考虑,在双层式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中,设置利用状况统计装置,判断单厢运转时最上层及最下层的利用状况,对群内号机决定下厢单厢运转号机、上厢单厢运转号机台数,对各号机实施只用下厢的单厢运转或实施只用上厢的单厢运转。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形态的双层式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构成图。图2表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双层式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例的图。图3表示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的电梯群的形态的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动作的流程图。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2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3的数据库内的数据的概念的一例的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3的动作的流程图。标号说明1-1登梯口呼叫登录检出装置,1-2号机分配装置,1-3运转模式,1-4双层运转实施装置,1-5半双层运转实施装置,1-6单层运转实施装置,1-7利用状况统计装置, 5-4,7-5数据库。具体实施形态实施形态1. 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的双层式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的构成的图。该控制装置一般由微处理器及程序构成,其中包括登梯口呼叫登录检出装置1-1,号机分配装置1-2,运转模式选择装置1-3,双厢运转实施装置1-4,半双厢运转实施装置1-5,单厢运转实施装置1-6,利用状况统计装置1-7。如果各层面的电梯登梯口有人按登梯口呼叫按钮发生登梯口呼叫,通过登梯口呼叫登录检出装置1-1登录登梯口呼叫。发生的登梯口呼叫登录信息被传输到号机分配装置1-2,从若干台的电梯号机中选择应应答该登梯口呼叫的号机,对登梯口呼叫进行应答。运用运转模式选择装置1-3,决定现在应实施的运转模式。在双层式电梯中,通常具有3种运转模式,根据条件选用各自模式。这3种运转模式是双厢运转,半双厢运转,及单厢运转。所谓双厢运转,上厢、下厢各自分担服务层面,例如,下厢服务于奇数层,上厢服务于偶数层。即亦,如奇数层登录登梯口呼叫,由下厢应答,如在下厢乘梯,则只登录厢内目的地呼叫。所谓半双厢运转,当停靠厅面层时,与前述双厢运转同样,下厢停止在下厢厅面层,上厢停止在上厢厅面层,从各厅面层登梯时,例如,下厢只登录奇数层的厢内目的地呼叫,上厢只登录偶数层的厢内目的地呼叫。且,在途中层,下厢/上厢都可服务于任意层。所谓单厢运转,下厢/上厢中的某一厢体休止、不能提供服务,另一厢体可在任意层提供服务。即亦,与通常单层式电梯同样的运转形态的运转模式,根据预定时刻表实施,混杂时则实施连动。运转模式选择装置1-3,根据前述时间表等的条件选择决定它们的运转模式。以此,当选择双厢运转时可通过双厢运转实施装置1-4,当选择半双厢运转时可通过半双厢运转实施装置1-5,当选择单厢运转时可根据单厢运转实施装置1-6,将电梯号机的各服务层面图传送到号机分配装置1-2,并分配适当号机。通过利用状况统计装置1-7,收取并统计由登梯口呼叫登录检出装置1-1检出的最上层及最下层的登梯口呼叫信息。这里,根据最上层及最下层的各利用状况,决定在单厢运转实施时只可用上厢服务的号机、以及只可用下厢服务的号机。图2表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双层式电梯的群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例的图。双层式电梯,由电梯的上厢2-1与电梯的下厢2-2构成,各层面设置有登梯口呼叫登录装置2-3。各台控制装置2-4,管理各电梯号机的运行,登梯站2-5对所谓登梯口呼叫登录装置2-3的登梯口按钮的按下检出及按钮灯的亮。灭等进行控制。显示装置2-6显示各电梯厢体可服务(可停止)的层面信息。群管理控制装置2-7控制各电梯号机的呼叫分配等。显然,2-3及2-6被设置于各层面。本专利技术被包含在群管理控制装置2-7内。如利用登梯口呼叫登录装置2-3登录登梯口呼叫,该信息被送往群管理控制装置2-7,对置于群管理下的各号机中最适合的号机及上厢/下厢中的任一厢体进行评价、决定,并向应应答的号机的各台控制装置2-4输出指令。接收来自群管理控制装置2-7的指令的各台控制装置2-4使号机向该层面行驶、应答。图3表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群的形象图。在图3中画出了电梯的升降通道3-1,各层面3-2,登梯口呼叫3-3(三角形向上表示上行呼叫,三角形向下表示下行呼叫),各号机名称3-4(在本例中,#1号机~#6号机共6台电梯被置于群管理下),下厢3-5,上厢3-6,厢体内登录的目的地呼叫3-7。本例中,实施单厢运转模式,各号机的涂黑的厢体是不提供服务的厢体(层)。即亦,#1号机只实施提供下厢服务,上厢不提供服务的单厢运转(下厢单厢运转)。又,#4号机只实施提供上厢服务,下厢不提供服务的单厢运转(上厢单厢运转)。如果进行单厢运转模式,就这样分为下厢单厢运转的厢体和上厢单厢运转的厢体。本例中,#1~#3号机的3台进行下厢单厢运转,#4~#6号机的3台进行上厢单厢运转。在本专利技术中,根据最下层(1F)及最上层(10F)的利用状况决定进行下厢单厢运转的号机(台数)和进行上厢单厢运转的号机(台数)。图4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动作的流程图。它表示的处理过程是检出最上层及最下层的呼叫登录状况,将结果代入评价式,计算出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式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将上下连结的2厢体可同时分别停靠于上下连续的层面的双层式电梯、置于分别使最上层只能停靠上厢、最下层只能停靠下厢的制约下进行群管理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状况统计装置,当只可服务各双层式电梯的上厢或下 厢的单层面运转时、可根据最上层、最下层的利用状况使各上厢服务厢及下厢服务厢的台数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櫻井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