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转门的传输机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马达、设于马达输出轴的主动齿轮、传动组件、固定设于壳体内的内齿轮;所述传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一传动齿盘,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盘;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通过第一传动齿盘驱动第二行星齿轮组运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带动第二传动齿盘运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分别与内齿轮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输机构紧凑,整体体积小,传输效率高,并且传输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转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转门的传输机构。
技术介绍
市场上的电转门多数通过交流齿轮箱,交流齿轮箱体积大,其占用空间大,并且工作效率低下,使用寿命低,所以现需设计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的用于电转门的传输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的电转门的传输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转门的传输机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马达、设于马达输出轴的主动齿轮、传动组件、固定设于壳体内的内齿轮;所述传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一传动齿盘,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盘;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通过第一传动齿盘驱动第二行星齿轮组运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带动第二传动齿盘运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分别与内齿轮啮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电转门的传输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后端盖、主壳体和前端盖,所述内齿轮固定设于主壳体内,所述内齿轮的两端分别通过后端盖和前端盖固定。作为本技术电转门的传输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依次贯穿前端盖、主壳体和后端盖的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端部设有相匹配的锁紧螺母。作为本技术电转门的传输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由尼龙和纤维制成。作为本技术电转门的传输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马达固定设于后端盖上,所述马达输出轴贯穿后端盖进入壳体内。作为本技术电转门的传输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齿轮与前端盖以及后端盖之间均设有垫片。作为本技术电转门的传输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均设有固定凸台,所述垫片设有套设固定凸台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和固定凸台为相互配合的D型结构。 作为本技术电转门的传输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第三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传动齿盘和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传动齿盘和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三传动齿盘和第三行星齿轮组,所述主动齿轮和第一行星齿轮组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一传动齿盘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盘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三行星齿轮组分别和内齿轮内啮合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齿盘连接有输出轴。作为本技术电转门的传输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三行星齿轮组均包括两个行星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分别和内齿轮啮合连接。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马达输出轴上设置主动齿轮然后传输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主动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组和内齿轮构成一个行星齿轮系,通过此行星齿轮系降低马达的转速,并提高扭力,第一行星齿轮组通过第一传动齿盘将减速后的运动传输到第二传动组件上,第二传动组件和内齿轮也组成相应的行星齿轮系,第二传动组件对传过来的运动再次减速,依此类推,可以设置更多的第三传动组件、第四传动组件进行减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传动组件,行星齿轮系进行运动传输使得机构紧凑,相应地,减小整体体积,提高传输的效率,并且传输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附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转门的传输机构,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马达1、设于马达1输出轴11的主动齿轮2、传动组件4、固定设于壳体内的内齿轮3。所述传动组件4至少包括第一传动组件41和第二传动组件42,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组41a和第一传动齿盘41b,所述第二传动组件4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行星齿轮组42a和第二传动齿盘42b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41a和主动齿轮2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41a通过第一传动齿盘41b驱动第二行星齿轮组42a运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42a带动第二传动齿盘42b运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41a和第二行星齿轮组42a分别与内齿轮3啮合连接。工作时,马达1的输出轴11转动带动主动齿轮2转动,主动齿轮2带动与其外啮合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组41a转动,第一行星齿轮组41a固定设于第一传动齿盘41b的一端并带动其一起运动,第一传动齿盘41b (—端设有啮合齿轮)带动与其外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组42a运动,并将运动传输到第二传动齿盘42b,随后传输至外部。本技术通过在马达输出轴上设置主动齿轮然后传输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主动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组和内齿轮构成一个行星齿轮系,通过此行星齿轮系降低马达的转速,并提高扭力,第一行星齿轮组通过第一传动齿盘将减速后的运动传输到第二传动组件上,第二传动组件和内齿轮也组成相应的行星齿轮系,第二传动组件对传过来的运动再次减速,依此类推,可以设置更多的第三传动组件、第四传动组件进行减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传动组件,行星齿轮系进行运动传输使得机构紧凑,减小传输机构的整体体积,提高传输的效率,并且传输精度高。[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转门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马达、设于马达输出轴的主动齿轮、传动组件、固定设于壳体内的内齿轮;所述传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一传动齿盘,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行星齿轮组和第二传动齿盘;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通过第一传动齿盘驱动第二行星齿轮组运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带动第二传动齿盘运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分别与内齿轮啮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凯洋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