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采集和接收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0574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采集和接收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将于第一设备上产生的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一数据结构打包生成的数据帧,并按照设定的通信协议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帧,并将若干数据帧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二数据结构打包生成对应的数据包,并予以输出;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第一设备,且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为两线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让不同通道、不同格式的数据都能通过同一个网络通道被快速无误地传递给上位机,通过响应上位机的指令,完成数据采集、打包、传输、丢包重传等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仪表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采集和接收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以太网技术在工业通讯上的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相比于其他RS-232或RS-485等串口通信,以太网更加普及和通用,可以直接与Internet上的其他终端相连,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再结合UDP/IP协议,可以更方便地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如图1,为现有的一种获取智能仪表终端数据和对智能仪表进行控制的系统,如图所示,智能仪表100通过连接工控机200,工控机200通过网络连接上位机300,在上位机300端可以通过工控机200向智能仪表100发送指令来采集智能仪表100上的数据,工控机200对智能仪表100上传的数据进行打包后再通过网络上传至上位机300。通过前述系统来实现数据采集的方式无法实现多种数据的采集,需要采用多个工控机200才能实现多种数据的采集,从而成本较高,且数据采集的效率不高。因此,为了适应工业化互联网的趋势,如何克服在现有仪表数据采集和接收上效率不高及采集成本等问题,就成了本
需要改进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采集和接收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如何克服在现有仪表数据采集和接收上效率不高及采集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种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将于第一设备上产生的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一数据结构打包生成的数据帧,并按照设定的通信协议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帧,并将若干数据帧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二数据结构打包生成对应的数据包,并予以输出;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第一设备,且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为两线制连接。优选地,所述数据帧的结构为:设备ID、数据长度、数据、CRC校验位。优选地,所述数据包的结构为:帧类型、功能码、通道数量、数据总长度、若干所述数据帧、CRC校验位,其中,每一所述数据帧中的CRC校验位经校验后予以删除。优选地,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按照串口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第一设备,适于将其产生的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一数据结构打包生成对应的数据帧,并按照设定的通信协议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适于接收所述数据帧,并将若干数据帧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二数据结构打包生成对应的数据包,并予以输出;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第一设备,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为两线制连接。优选地,所述数据帧的结构为:设备ID、数据长度、数据、CRC校验位。优选地,所述数据包的结构为:帧类型、功能码、通道数量、数据总长度、若干所述数据帧、CRC校验位,其中,每一所述数据帧中的CRC校验位经校验后予以删除。优选地,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按照串口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设备上将通过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包得到对应于第一预设数据结构的数据包;对所述数据包进行验证和拆分得到若干对应于第二预设数据结构的数据帧,并将若干数据帧按照设定的通信协议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第二设备;第二设备适于对应接收所述数据帧,完成数据的接收,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第二设备,且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为两线制连接。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系统,包括:第一设备,适于将通过网络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包得到对应于第一预设数据结构的数据包,对所述数据包进行验证和拆分得到若干对应于第二预设数据结构的数据帧,并将若干数据帧按照设定的通信协议分别发送至对应的第二设备;第二设备适于对应接收所述数据帧,完成数据的接收;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第二设备,且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为两线制连接。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让不同通道、不同格式的数据都能通过同一个网络通道被快速无误地传递给上位机,通过响应上位机的指令,完成数据采集、打包、传输、丢包重传等工作。【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现有的一种获取智能仪表终端数据和对智能仪表进行控制的系统;图2显示为为一种实现智能仪表数据收发的原理图;图3显示为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4显示为第一数据结构的原理图;图5显示为第二数据结构的原理图;图6显示为一种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图;图7显示为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8显示为一种数据接收系统的原理图。附图标号说明100智能仪表200工控机300上位机400网关设备610 第一设备 A620 第二设备 B810 第一设备 A’820 第二设备 B’S101-S103 步骤S201-S205 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请参见图2,为一种实现智能仪表数据收发的原理图,如图所示,通过一网关设备400来分别与不同的智能仪表100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在不同智能仪表100和网关设备400之间形成多通道的数据传输,通过该网关设备400通过网络来与上位机300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在网关设备400上来实现智能仪表的数据以及上位机300的指令的转发。具体的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将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的方式来予以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见图3,为一种数据采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下面对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予以详细说明。步骤101,将于第一设备上产生的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一数据结构打包生成的数据帧,并按照设定的通信协议发送至第二设备。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设备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智能仪表,也可以为未来出现的智能仪表,只要其具备输出数据的功能即可。此外,该设定的通信协议可以根据第一设备上数据输出端口的类型来设计,以现有的智能仪表为例,在其上产生的数据一般都是按照串口通信协议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具体地,该串口协议可以包括RS-232和RS-485等。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在按照设定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设备在数据传输之前需要按照一定的数据格式对该数据进行打包。更为具体地来说,第一设备是按照数据帧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至于该数据帧的结构可以参见图4,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结构的原理图,依次包括设备ID、数据长度、数据、CRC校验位。第一设备将按照这种数据结构的数据帧将其产生的数据发送出去。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解决多通道数据采集打包及拆分机制带来的不可靠的数据错误和缺失问题,本实施例中采用了 CRC算法进行验证,其工作原理为:在第一设备上发送数据时向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道数据添加首部,并利用CRC算法添加校验码;另外,在第一设备上接收数据时,同样要进行CRC校验,对于不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于第一设备上产生的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一数据结构打包生成的数据帧,并按照设定的通信协议发送至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数据帧,并将若干数据帧按照预先设定的第二数据结构打包生成对应的数据包,并予以输出;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分别连接于若干个所述第一设备,且所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为两线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帆王玉军魏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