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火灾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055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各楼层就火烟蔓延至电梯乘厅的时间进行预先估算并将其作为避难时间,将该避难时间比将轿厢从避难楼层重新进行解救响应所需的时间长的楼层判断为解救对象楼层,比其短的楼层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而且,针对每个解救对象楼层决定进行解救的顺序,依次进行解救运行。因此,可将电梯作为火灾发生时的避难手段救出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另外,决定顺序后进行电梯的解救运行,故可实施与火灾实情对应的解救运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利用电梯救出建筑物内滞留人员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已有的救出建筑物内滞留人员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例如在日本国特开平5-8954号公报所揭示的那样,在将服务楼层分成多个区域、在各个区域用不同的电梯群进行服务的建筑物中,一旦发生火灾,将在包括火灾发生楼层的区域服务的电梯群最优先进行火灾控制运行,然后对在与火灾发生楼层所属的区域相邻的上层区域进行服务的电梯群优先进行火灾控制运行。另外,日本国特开平10-182029号公报中揭示了一旦发生火灾,将轿厢引向发生了火灾的楼层以外的楼层,以使轿厢内的乘客进行避难的技术。但是,建筑物以各规定的地面面积设置防火隔离区,以使火灾不会从各防火隔离区蔓延至其他防火隔离区。电梯的升降井也被防火隔离,与各楼层隔断。另外,一方面火灾会使受害范围增大,另一方面,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动作也往往能够使事态不扩大。而且,滞留人数因建筑物的种类及楼层而异。这样,建筑物的火灾具有多样性,故存在事先将火灾时电梯的服务设定为统一模式会不适应建筑物火灾的实际情况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发生火灾时,能根据建筑物及火灾的实情运行电梯以解救滞留人员。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一旦设置在建筑物中的火灾感应器起动就进行解救运行以将建筑物内的滞留人员救至避难楼层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中,对每个楼层预先估算火烟蔓延至电梯乘厅的时间并将其作为避难时间,将所述避难时间比使所述轿厢对从所述避难楼层来的救援呼叫重新响应所需的时间长的所述楼层判断为解救对象楼层,比其短的楼层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而且,针对每个解救对象楼层决定进行解救的顺序,依次进行解救运行。因此,作为火灾发生时的避难手段可利用电梯,且可避免火烟,救出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另外,决定了顺序进行电梯的解救运行,故可进行适应火灾实情的解救运行。2.另外,本专利技术将解救运行的顺序做成,从火烟蔓延至电梯乘厅的时间即从避难时间短的解救对象楼层开始依次进行解救运行。因此,能对紧急的楼层优先救出滞留人员。3.而且,本专利技术将解救运行的顺序做成,从滞留人员多的解救对象楼层开始依次进行解救运行。因此,随着解救运行的进行,各楼层的滞留人数大致均匀,能大致同时结束解救。4.另外,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方法得到第3项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滞留人数,即,将从各楼层的注册人员名单中事先登记的注册人员减去预估的利用紧急楼梯的避难人员所得的人数作为初始值,从所述初始值减去迄今为止电梯的解救运行所救出的避难人员所得到的人数为滞留人数。因此,能掌握反映解救运行结果的目前的滞留人数。5.另外,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方法得到第3项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滞留人数,即,将从利用电梯进入各楼层的人数减去利用电梯从各楼层离开的人数所得的各楼层的人数差作为滞留人数。因此,即使不根据注册人员名单也能掌握各楼层的滞留人数,即使是外来人员多的建筑也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6.本专利技术从设置在各楼层的电梯乘厅内的摄影手段所摄影的影像检测出滞留人数。因此,能确切地检测出想利用电梯进行避难的实际的滞留人数。7.本专利技术将解救运行手段设定成,按由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所决定的顺序选择解救对象楼层,使所有的轿厢从避难楼层一起起动前往该被选择的解救对象楼层,以解救滞留人员。因此,所有的轿厢在大致同时到达解救对象楼层救出滞留人员,故可抑制避难行动处于恐慌状态。8.本专利技术将解救运行手段设定成,将由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决定的顺序所选择的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输送到避难楼层所需的轿厢台数进行分配,使其从避难楼层一起起动进行解救运行,剩余的轿厢针对此后顺序的解救对象楼层的滞留人员输送至避难楼层所需的轿厢台数按顺序依次进行分配,使它们分别从避难楼层一起起动进行解救运行。因此,不会出现针对1个解救对象楼层分配过多的轿厢情况,可提高解救运行中的输送能力,缩短结束救出滞留人员所需的时间。9.本专利技术在电梯乘厅内设置有显示解救对象楼层判断手段的判断结果的乘厅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因此,电梯乘厅的滞留人员能容易地判断电梯是否做出解救响应。10.本专利技术在轿厢内设置显示解救运行的轿厢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因此,轿厢内的乘客容易知道发生了紧急事态。11.本专利技术在各楼层的电梯乘厅内设置防火门,将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的电梯乘厅用防火门隔离。因此,能将电梯乘厅与居室隔断,阻止火灾扩大,且可阻止滞留人员集中在变为无法进行解救运行的电梯乘厅内。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建筑物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表示向视图2的III-III线截面的横向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电路的方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避难人数表33a的内容的图。图6是表示电梯的运行曲线的说明用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解救响应时间表33b的内容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与电梯相关的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c的内容的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与居室相关的火灾感应器动作表33d的内容的图。图10是表示火灾发生时电梯乘厅Eh的温度上升的说明用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避难时间表33e的内容的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解救运行顺序表33f的内容的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滞留人数表33g的内容的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机械室及升降井的火灾感应器动作检测程序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电梯乘厅的火灾感应器动作检测程序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居室的火灾感应器动作检测程序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避难时间运算程序及解救运行顺序决定程序的流程图。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解救对象楼层判断程序及解救运行指令程序的流程图。图1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1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滞留人数运算程序的流程图。图2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2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解救运行顺序表33h的内容的图。图2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3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滞留人员表33i的内容的图。图2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3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滞留人员人数运算程序的流程图。图2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4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滞留人数运算手段的方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说明。不过,各图中同一或相当的部分标上同一符号,并适当简化或省略其重复说明。实施形态1图1至图19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火灾控制系统的实施形态1。该实施形态1从事先登记在各楼层的注册人员名单中的注册人数对滞留人数进行计算,而且,将解救运行的顺序从避难时间短的解救对象楼层开始依次进行。图1是表示系统整体结构的方框图,轿厢2由卷扬机1升降驱动,出入口由轿厢门3进行开闭。另外,设有轿厢用解救运行显示手段CA,以让乘客8知道发生火灾而切换成了解救运行。建筑物的避难楼层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火灾控制运行系统,一旦设置在建筑物中的火灾感应器起动就进行解救运行以将所述建筑物内的滞留人员救至避难楼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每个楼层预先估算火烟蔓延至电梯乘厅的时间并将其作为避难时间的避难时间运算手段;将所述避难时间比使所述轿厢对从所述避难楼层来的救援呼叫重新响应所需的时间长的所述楼层判断为解救对象楼层,比其短的所述楼层判断为非解救对象楼层的解救对象楼层判断手段;对所述每个解救对象楼层决定进行所述解救的顺序的解救运行顺序决定手段;根据所述顺序进行所述轿厢的解救运行的解救运行手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合清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