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肾癌的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359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肾癌的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物。该化合物为首次报道,是一种结构新颖的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可以从粘毛鼠尾草干燥全草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体外试验证明该化合物对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死亡都有显著地影响,可以用来开发成治疗肾癌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
,具体涉及从粘毛鼠尾草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 有治疗肾癌作用的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粘毛鼠尾草roAororiii Maxim.系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又名野 芝麻、黄花鼠尾草,生长于海拔2500~3700m的山坡草地、沟边阴处、山脚山腰,分布于西 藏、青海、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等地,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有人工引种栽培。 粘毛鼠尾草味微苦、微甘,性凉,具有清肝、明目、止痛之功效。粘毛鼠尾草藏药名 吉子嘎保,在藏民族地区广泛应用,《青藏药鉴》记载全草治肝炎、牙痛,《藏本草》记载全草 治肝炎、肺炎、肺结核、咯血、风火牙痛。《藏药志》记载其味辛,性寒,可治疗黄疸性发烧、肝 热、热性病头痛、眼翳、支气管炎、淋巴结炎、口腔溃疡、感冒咳嗽等。同属植物中同为藏药的 甘西鼠尾草Maxim.的化学成分研究比较深入,主要有砲类(包括单 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酚酸类、木脂素、黄酮、挥发油等。 粘毛鼠尾草化学成分有倍半萜类、二萜类、三萜类、黄类、留类、酚酸、挥发油、脂肪 酸等,其中倍半萜和三萜类是主要成分。倍半萜成分主要为吉玛烷型倍半萜和愈创木烷型 倍半萜,以吉玛烷型倍半萜为主。粘毛鼠尾草中三萜包含乌苏烷型、齐墩果烷型、羽扇烷型 等,以羽扇烷型三萜、乌苏烷型三萜为主。 如前所述,粘毛鼠尾草成分主要为萜类化合物(倍半萜、二萜、三萜),而萜类化合 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细胞毒性、抗肿瘤、抗氧化功能,此外还具有抗寄生虫、抗菌、抗 艾滋病毒活性,因此从粘毛鼠尾草中寻找出具有良好前景的生物活性成分或先导化合物是 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粘毛鼠尾草干燥全草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治疗肾 癌作用的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I ), 所述的化合物(I )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a)将粘毛鼠尾草干燥全草 粉碎,用75~85%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 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 (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脱6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8 个柱体积,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5%乙醇洗脱物浸膏;(c)步骤(b)中75%乙醇 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80:1、50 :1、35:1、15:1和1:1的二氯甲烷-甲 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用正相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 20:1、12:1和5:1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用十八 烷基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0 个柱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I )。 进一步地,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用乙醇热回流提取采用的乙醇浓度为80%。 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所述的化合物(I)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 体。 所述的化合物(I )在制备治疗肾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肾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用作药物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 该药物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化合物(I ),其余为药物学上可接受的、 对人和动物无毒和惰性的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所述的可药用载体或赋形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稀释剂、填料 以及药物制品辅剂。将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以单位体重服用量的形式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可 通过口服或注射的形式施用于需要治疗的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片剂、缓释片、控 释片、胶囊、滴丸、微丸、混悬剂、乳剂、散剂或颗粒剂、口服液等;用于注射时,可制成灭菌的 水性或油性溶液、无菌粉针、脂质体或乳剂等。 说明书附图 图1为化合物(I)结构式; 图2为化合物(I )理论E⑶值与实验E⑶值比较。【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范 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实施例1 :化合物(I )分离制备及结构确证 试剂来源: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二氯甲烷为分析纯,购自上海凌峰化学试 剂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购自江苏汉邦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制备方法:(a )将粘毛鼠尾草干燥全草(8kg )粉碎,用80%乙醇热回流提取 (25LX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3L),依次用石油醚(3LX3次)、乙酸乙酯(3LX3 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3LX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355g)和 正丁醇萃取物;(b)步骤(a)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用AB-8型大孔树脂除杂,先用10%乙醇洗 脱6个柱体积,再用75%乙醇洗脱8个柱体积,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得75%乙醇 洗脱物浸膏(136g) ;(c)步骤(b)中75%乙醇洗脱浸膏用正相硅胶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 80:1 (8个柱体积)、50:1 (8个柱体积)、35:1 (6个柱体积)、15:1 (8个柱体积)和1:1 (5 个柱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d)步骤(c)中组分4 (31g)用正相 硅胶进一步分离,依次用体积比为20:1 (8个柱体积)、12:1 (10个柱体积)和5:1 (6个柱 体积)的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得到3个组分;(e)步骤(d)中组分2 (Ilg)用十八烷基 硅烷键合的反相硅胶分离,用体积百分浓度为70%的甲醇水溶液等度洗脱,收集8-10个柱 体积洗脱液,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纯的化合物(I ) (37mg)。 结构确证:HR-ES頂S显示+为m/z 419. 1704,结合核磁特征可得分子式 为C2qH28O8,不饱和度为7。核磁共振氢谱数据δ η (ppm, DMSO-厶 500MHz) :H-1 (5.78, overlap),H-2 (1.85,m),H-2 (L77,m),H-3 (1.50,m),H-5 (2.88,d,方5·2),Η-6 (6.04, d,方5.2),H-9 (2· 68, overlap),H-Il (4.54, br,s),H-12 (2· 69, overlap),H-12 (2.41, dd,^14.1,5.7),H-14(3.58,d,^10.4),H-14(2.09,d,^10.4),H-15(5.78,overlap), H-17 (5. 70, br,s),H-17 (5. 55, br,s),H-18 (I. 01,s),H-19 (3. 97, d,方8. 7),H-19 (3. 37, d,方8. 7),H-20 (4. 39, d,方8. 8),H-20 (4. 17, d,方8. 8),6-OH (4. 52, s),13-OH (4.77, s),15-OH (7.58, s),19-OH (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具有下述结构式的化合物(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澄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泓呈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