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346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属于回转支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回转支承包括内滚圈、钢球、隔离块和外滚圈,内滚圈的侧壁底端向外延伸形成飞边结构,在该飞边结构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上述内滚圈的侧壁上开设有堵塞孔,堵塞孔内安装有堵塞,且堵塞的外侧设有半圆形外滚道;外滚圈的侧壁顶端向内延伸形成飞边结构,该外滚圈套设于内滚圈的外侧,且外滚圈的底端卡设于环形凹槽内;在外滚圈的内环面开设有半圆形内滚道,该半圆形内滚道与堵塞外侧的半圆形外滚道相配合构成钢球滚道,钢球和隔离块即安装于钢球滚道内以连接内、外滚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回转支承具有强度和刚度高、结构轻便紧凑,安装便捷,能进行自行密封挡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回转支承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
技术介绍
目前,回转支承在现实工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被人们称作是“机器的关节”,是两物体之间需作相对回转运动,又需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翻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动部件,具有结构紧凑、运动平稳、精度高和承载能力强等特点。随着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回转支承除了应用于各种工程机械外,其应用范围目前正在逐渐扩大,如港口设备、冶金设备、钻井平台、风力发电、矿山挖掘等行业已经开始大范围使用回转支承来代替原始轴承。现有回转支承的结构通常是内外滚圈用矩形截面环件加工而成,轴向高度和径向厚度都很大,因此其自重较大,结构加工复杂,转动不灵活,不适合用于对回转灵活度要求较高的轻工机械,且其制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贵重钢材,制作成本较高,能源消耗大。经检索,关于自重轻且回转灵活的回转支承的专利报道已有相关公开。如,专利申请号:200910027461.7,申请日:2009日05月07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L型回转支承,该申请案中的L型回转支承,包括外滚圈、内滚圈、加油杯、钢球密封带、隔离块、堵塞和锥度销,其内滚圈与外滚圈截面为L型,在外滚圈的下端面装有加油杯,内滚圈和外滚圈之间装有钢球并联接成一体,且内滚圈和外滚圈通过钢球相互转动;两钢球之间装有一个隔离块,钢球和隔离块是通过堵塞孔装入,在堵塞上装有锥度销;上、下密封圈分别装在内、外滚圈的密封沟内。该申请案中通过将回转支承加工为L型,可以大大降低回转支承的自重,减少材料消耗,且转动较灵活,但该申请案中需要在内、外滚圈内开设密封沟,通过密封圈对钢球滚道进行密封,大大增加了回转支承的加工强度,对加工精度要求相对较高,且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传统回转支承重量较大,不能较好地用于对回转灵活度要求较高的轻工机械,且制作成本较高,能源消耗较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通过使用本技术的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可以大大减轻回转支承的自身重量,降低加工成本,且不需使用密封圈即可实现对回转支承钢球滚道的自行密封,使得产品的加工和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回转也更加灵活。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包括内滚圈、钢球、隔离块和外滚圈,所述内滚圈的侧壁底端向外延伸形成飞边结构,在该飞边结构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上述内滚圈的侧壁上开设有堵塞孔,堵塞孔内安装有堵塞,且堵塞的外侧设有半圆形外滚道;所述的外滚圈的侧壁顶端向内延伸形成飞边结构,该外滚圈套设于内滚圈的外侧,且外滚圈的底端卡设于环形凹槽内;在外滚圈的内环面开设有半圆形内滚道,该半圆形内滚道与堵塞外侧的半圆形外滚道相配合构成钢球滚道,所述的钢球和隔离块即安装于钢球滚道内以连接内、外滚圈。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滚圈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入口处安装有油嘴,该注油孔包括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其中,第一注油孔与半圆形内滚道相连通,第二注油孔与钢球的正上方相连通。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内滚圈的飞边结构和外滚圈的飞边结构上均设有安装孔。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内滚圈与堵塞通过一贯穿内滚圈侧壁的圆锥销固定连接。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其内滚圈的侧壁底端向外延伸形成飞边结构,外滚圈的侧壁顶端向内延伸形成飞边结构,外滚圈套设于内滚圈的外侧,并通过钢球相连,从而大大降低了回转支承的自重,减少了材料消耗,降低了制作成本,且回转支承结构紧凑,安装便捷,转动灵活,能够进行自行密封挡尘,而不需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降低了回转支承的加工强度,提高了回转支承的产品性能。本技术中在飞边结构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外滚圈的底端卡设于环形凹槽内,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回转支承的自密封效果Ο(2)本技术的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外滚圈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入口处安装有油嘴,该注油孔包括第一注油孔和第二注油孔,其中,第一注油孔与半圆形内滚道相连通,第二注油孔与钢球的正上方相连通,上述第一注油孔的设置使润滑脂能够直接被加注到钢球滚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内滚圈、外滚圈及钢球得到有效润滑,降低磨损程度;而本技术中第二注油孔的设置使润滑脂能够先被加注到钢球的正上方,然后流入钢球滚道的各个侧面,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润滑脂流动性不好造成的润滑不充分及不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的结构示意图。不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内滚圈;2、环形凹槽;3、油嘴;401、第一注油孔;402、第二注油孔;5、堵塞;6、圆锥销;7、外滚圈;8、钢球。【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包括内滚圈1、钢球8、隔离块和外滚圈7,内滚圈1和外滚圈7的材质均选用42CrMo,内滚圈1的侧壁底端向外延伸形成飞边结构,在该飞边结构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2 ;上述内滚圈1的侧壁上开设有堵塞孔,堵塞孔内安装有堵塞5,且堵塞5的外侧设有半圆形外滚道,本实施例中内滚圈1与堵塞5通过一贯穿内滚圈1侧壁的具有一定锥度的圆锥销6固定连接,从而有利于钢球8和隔离块的安装、固定。上述外滚圈7的侧壁顶端向内延伸形成飞边结构,该外滚圈7套设于内滚圈1的外侧,本实施例通过重新设计回转支承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与装配方式,大大降低了回转支承自身的重量,减少了制作成本,节省了能源消耗,简化了回转支承的生产工艺流程,优化了回转支承的机械结构。且其通过将外滚圈7与内滚圈1进行反装,从而使回转支承在有效提高运转过程中强度、刚度和使用寿命的基础上,还具有结构轻便紧凑,安装便捷,转动灵活等优点,且能够实现自行密封挡尘,不需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降低了回转支承的加工强度,进而提高了回转支承的产品性能。本实施例中外滚圈7的底端卡设于环形凹槽2内,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回转支承的自密封效果,且使外滚圈7与内滚圈1之间的安装更加牢靠和精准。内滚圈1的飞边结构和外滚圈7的飞边结构上均设有安装孔,从而便于回转支承与连接件的固定安装。在外滚圈7的内环面开设有半圆形内滚道,该半圆形内滚道与堵塞5外侧的半圆形外滚道相配合构成钢球滚道,所述的钢球8和隔离块即安装于钢球滚道内以连接内、外滚圈。上述外滚圈7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的入口处安装有油嘴3,可以用于注入固态润滑脂润滑内滚圈1、外滚圈7、钢球8和隔离块。本实施例中的注油孔包括第一注油孔401和第二注油孔402,其中,第一注油孔401与半圆形内滚道相连通,从而可以使润滑脂直接被注入到钢球滚道,润滑脂随着钢球8的转动在钢球滚道内流动,从而对内滚圈1和隔离块进行润滑。上述第二注油孔402与钢球8的正上方相连通,从而可以使润滑脂被加注到钢球8正上方,更加有利于润滑脂对内滚圈1和隔离块的润滑,防止由于润滑脂流动性较差造成的润滑不充分和润滑不及时现象。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便反装式回转支承,包括内滚圈(1)、钢球(8)、隔离块和外滚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滚圈(1)的侧壁底端向外延伸形成飞边结构,在该飞边结构的内侧设有环形凹槽(2);上述内滚圈(1)的侧壁上开设有堵塞孔,堵塞孔内安装有堵塞(5),且堵塞(5)的外侧设有半圆形外滚道;所述的外滚圈(7)的侧壁顶端向内延伸形成飞边结构,该外滚圈(7)套设于内滚圈(1)的外侧,且外滚圈(7)的底端卡设于环形凹槽(2)内;在外滚圈(7)的内环面开设有半圆形内滚道,该半圆形内滚道与堵塞(5)外侧的半圆形外滚道相配合构成钢球滚道,所述的钢球(8)和隔离块即安装于钢球滚道内以连接内、外滚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贺胜陶兆胜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安耐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