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气侧间距可调的焊接板式换热器板片机构,包括:若干个板组、水流主管道和定距柱;各个板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两块板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对应相对,环形凹陷部相互抵接并焊接,形成一个具有内部空腔的壳体结构;两块板片上的焊接凹槽相互抵接并焊接,形成若干个分隔槽,把内部空腔分隔为若干水流通道;水流主管道包括进水主管道和出水主管道,进水主管道贯穿进水口,出水主管道贯穿出水口,板组间分别通过定距柱依次连接,板组与板组之间构成气流通道;定距柱由依次连接相通的可伸缩式第一柱体、环形柱和可伸缩式第二柱体构成。此换热器板片气侧间距可调,承压能力强,换热效率高,可实现小温差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板式换热器板片,具体涉及一种气侧间距可调的焊接板式换热器板片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的匮乏经常见报诸端。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要求越来越来高,而能源利用中,换热器是主要的过程设备。现有的废气-水的换热器一般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或是管箱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换热元件为翅片管,容易挂灰及堵塞且翅片不容易清洗;管箱式换热器由于采用光管为换热原件,不易挂灰及堵塞,但是换热效率底。且现有的两种设备一般都是交错流的,不能实现全逆流。而传统的废气-水热交换板片式换热器,当板片与板片间为全焊结构时,间距不可调,容易造成阻力大且不易清洗的问题;当采用一边焊接另外一边间距可调的方式时,气侧间距拉大后板片承压能力差,不适合用在废气-水节能回收上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气侧间距可调的焊接板式换热器板片机构,此板片承压能力强,换热效率高,清洗维护易,气侧阻力小,造价低,可实现小温差换热。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气侧间距可调的焊接板式换热器板片机构,包括:若干个板组、水流主管道和定距柱;每个板组包括两块板片,各个板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各个板片的周沿均向下延伸设置有环形凹陷部,各个板片的板面上均向下延伸设置有若干个焊接凹槽;两块板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对应相对,两块板片的环形凹陷部相互抵接并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内部空腔的壳体结构;两块板片的焊接凹槽相互抵接并焊接在一起,形成若干个分隔槽;由所述若干个分隔槽将所述板组的内部空腔分隔为若干水流通道;所述水流主管道包括进水主管道和出水主管道,所述进水主管道的外径与所述进水口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出水主管道的外径与所述出水口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进水主管道依次贯穿所有板组的进水口,所述出水主管道依次贯穿所有板组的出水口 ;相邻的板组之间分别通过所述定距柱依次连接,相邻的板组之间均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定距柱由依次连接相通的第一柱体、环形柱和第二柱体构成,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均为可伸缩式结构,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以所述环形柱的轴心为对称轴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柱体的端口与水流主管道密封相通,所述第二柱体的端口与所述气流通道一侧的板片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密封焊接,所述环形柱围绕着所述气流通道另一侧的板片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并与其密封焊接。优选地,所述板片为人字形波纹板片。优选地,所述板片为平直形斜波纹板片。优选地,所述焊接凹槽在所述板片上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焊接凹槽为方形凹槽或圆形凹槽。优选地,围绕所述进水口和/或所述出水口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柱相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柱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板片上端的中间位置。优选地,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板片下端的中间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均为伸缩式可拆卸结构。优选地,所述板组的数量为十个。或者,所述板组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其它合适的数量,例如十五个、二十个、二十五个,以满足不同流体的热交换需求。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板片组对后,通过板片环形凹槽部和焊接凹槽对应焊接,密封效果好,且焊接凹槽在板片上均匀分布,提高了板片的承压能力,承压能力达到4.0Mpa。板组间通过定距柱连接,定距柱的两端分别与气流通道两侧板片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密封焊接,实现了接口密封的目的,且定距柱的高度可调,即气流通道的间距可调,适用于不同流量气体的热回收,能够实现小温差换热;(2)热废气通过该板片时,由于废气进出口温差热应力太大容易造成板片焊接的拉裂,而定距柱由依次连接相通的第一柱体、环形柱和第二柱体构成,这种结构有效的减缓了热应力的导致的问题,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定距柱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为可伸缩式结构,且均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气流通道的清洗维护;(4)本技术能够实现全逆流热交换,气侧阻力小,换热高效,设备构造紧凑体积小,金属耗量少,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单个板片的主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定距柱连接多个板组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定距柱与水流主管道连接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进水口 ;2、出水口 ;3、环形凹陷部;4、焊接凹槽;5、进水口焊接凹槽;6、出水口焊接凹槽;7、第一板片;8、第二板片;9、第三板片;10、第四板片;11、第一板组;12、第二板组;13、第三板组;14、水流通道;15、定距柱;16、第一柱体的端口 ;17、第二柱体的端口 ;18、第一柱体;19、第二柱体;20、环形柱;21、水流主管道;22、气流通道。此处的附图并列入说明书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气侧间距可调的焊接板式换热器板片机构,包括:若干个板组、水流主管道21和定距柱15 ;每个板组包括两块板片,各个板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 1和出水口 2,各个板片的周沿均向下延伸设置有环形凹陷部3,各个板片的板面上均向下延伸设置有若干个焊接凹槽4 ;两块板片的进水口 1和出水口 2分别对应相对,两块板片的环形凹陷部3相互抵接并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内部空腔的壳体结构;两块板片的焊接凹槽4相互抵接并焊接在一起,形成若干个分隔槽;由所述的若干个分隔槽将所述板组的内部空腔分隔为若干水流通道14。如图2所示,第一板片7和第二板片8焊接构成第一板组11,第一板片7和第二板片8之间形成水流通道14,第三板片9和第四板片10焊接构成第二板组12,第二板组12内为水流通道14。第一板组11和第二板组12之间为气流通道22,同样的,第二板组12与第三板组13之间也为气流通道22。即板组内部为水流通道14,相邻板组之间的间距为气流通道22。板组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可以设计10个板组,也可以设计20个板组,或者设计其它合适数量的板组,以满足不同流体的热交换需求。水流主管道21包括进水主管道和出水主管道,所述进水主管道的外径与进水口 1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出水主管道的外径与出水口 2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进水主管道依次贯穿所有板组的进水口 1,所述出水主管道依次贯穿所有板组的出水口 2,所述板组间依次通过定距柱15依次连接,相邻板组之间构成气流通道22 ;定距柱15由依次连接相通的第一柱体18、环形柱20和第二柱体19构成,第一柱体18和第二柱体19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气侧间距可调的焊接板式换热器板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板组、水流主管道和定距柱;每个板组包括两块板片,各个板片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各个板片的周沿均向下延伸设置有环形凹陷部,各个板片的板面上均向下延伸设置有若干个焊接凹槽;两块板片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对应相对,两块板片的环形凹陷部相互抵接并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内部空腔的壳体结构;两块板片的焊接凹槽相互抵接并焊接在一起,形成若干个分隔槽;由所述若干个分隔槽将所述板组的内部空腔分隔为若干水流通道;所述水流主管道包括进水主管道和出水主管道,所述进水主管道的外径与所述进水口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出水主管道的外径与所述出水口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进水主管道依次贯穿所有板组的进水口,所述出水主管道依次贯穿所有板组的出水口;相邻的板组之间分别通过所述定距柱依次连接,相邻的板组之间均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定距柱由依次连接相通的第一柱体、环形柱和第二柱体构成,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均为可伸缩式结构,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以所述环形柱的轴心为对称轴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柱体的端口与水流主管道密封相通,所述第二柱体的端口与所述气流通道一侧的板片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密封焊接,所述环形柱围绕着所述气流通道另一侧的板片的进水口或出水口,并与其密封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旖,何光文,石新武,庞秋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赛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