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300159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三七、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血竭、苏木、川芎、地龙、水蛭和牛膝制成。经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药物在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减少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面的抗血栓作用显著(P<0.05),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抗血栓疗效明显(P<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也是脑血管疾病最严重并发症,包括脑血栓、脑出血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动脉硬化是其主要病因,病人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二三十岁年轻患者日益增多,最年轻的病人仅只有7岁,多以脑出血和脑血栓为最终结果,是老年人致死率最高,致残率最多的一种疾病。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加趋势明显,根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中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120万。国内有学者在对临床资料分析后发现,在门诊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25-33%的脑卒中患者将在3-5年内再次发作。一旦发生,往往让患者和家人措手不及。2012年,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脑卒中致死率排名第一,高达22.45%。因此,脑卒中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经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药物在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减少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面的抗血栓作用显著(P<0.05),表明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抗血栓疗效明显(P<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三七、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血竭、苏木、川芎、地龙、水蛭和牛膝制成。本专利技术采用方中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具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可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为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葛根味甘、辛,性凉,具升阳止泻、通经活络之效,用于中风偏瘫,胸痹心痛等症,与三七相伍,共达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效,故为君药。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效;红花味辛而温,入心、肝经,为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桃仁苦甘而平,入心、肝、大肠经,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活血须用;苏木味甘、咸,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效;共奏凉血、和血、调血、活血、祛瘀之力,以上四药相伍,助君药化瘀通络而为臣药。豨莶草味辛、苦,性寒,用于四肢麻痹,半身不遂;血竭味甘、咸,性平,具活血定痛、化瘀止血;川芎味辛,性温,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地龙味咸,性寒,具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以上四味功专活血、定痛、行气,是为佐药。水蛭偏于破血逐瘀、消坚散积,药力较缓,稳而持久;牛膝逐瘀通经,用于头痛、眩晕是为使药。全方配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淤血阻络所致的中风,中经络,舌蹇语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与脑卒中之病机丝丝入扣,故其效弥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取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苏木、川芎、地龙、水蛭、牛膝混合后水提、醇沉,与三七、血竭混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制备方法中所述水提的次数为不少于2次,每次水提的时间为1~4h,每次水提的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6~12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制备方法中所述水提之后、所述醇沉之前还包括收集水提液,过滤后浓缩成50℃时相对密度1.08~1.20的清膏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制备方法中所述醇沉为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80%(w/w),4℃醇沉1~3d,过滤,去除乙醇,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25~1.40的稠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制备方法中所述混合为取所述稠膏干燥粉碎后,与粉碎后的三七、粉碎后的血竭混合。作为优选,三七、血竭的粉碎方法为超微粉碎。本专利技术中生产工艺为将细贵药材三七、血竭超微粉碎的方式加工成超微粉,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降低原料损耗、增加原料利用率;其他药材采用水提醇沉的提取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淤血阻络所致的中风、中经络、舌蹇语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药物,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淤血阻络所致的中风、中经络、舌蹇语涩、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能够治疗脑卒中疾病,其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丸剂、口服液、糖浆剂、冲剂、滴丸剂或汤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辅料及剂型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在此不做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三七、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血竭、苏木、川芎、地龙、水蛭和牛膝制成。经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药物在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减少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面的抗血栓作用显著(P<0.05),表明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抗血栓疗效明显(P<0.05)。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其由如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成:三七1.5~5份;葛根1.2~4.8份;赤芍1~4份;红花1~4份;桃仁1~4份;豨莶草1~4份;血竭0.8~3.2份;苏木1~4份;川芎0.8~3.2份;地龙0.5~2份;水蛭0.5~2份;牛膝0.5~2份。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其由如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成,三七3份;葛根2.4份;赤芍2份;红花2份;桃仁2份;豨莶草2份;血竭1.6份;苏木2份;川芎1.6份;地龙1份;水蛭1份;牛膝1份。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其由如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成,三七5份;葛根4.8份;赤芍4份;红花4份;桃仁4份;豨莶草4份;血竭3.2份;苏木4份;川芎3.2份;地龙2份;水蛭2份;牛膝2份。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其由如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成,三七1.5份;葛根1.2份;赤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5/CN105381170.html" title="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原文来自X技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三七、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血竭、苏木、川芎、地龙、水蛭和牛膝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苏木、川芎、地龙、水蛭、牛膝混合后水提、醇沉,与三七、血竭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的次数为不少于2次,每次水提的时间为1~4h,每次水提的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6~12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之后、所述醇沉之前还包括收集水提液,过滤后浓缩成50℃时相对密度1.08~1.20的清膏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沉具体为:加乙醇后使含醇量为总重的60%~80%,4℃醇沉1~3d,过滤,去除乙醇,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慧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长源药业有限公司曹凤君宋文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