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吟彬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1582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插头,涉及导电用的连接装置领域,包括底座、盖体以及转子;转子包括转轴、设有插孔的圆盘和设有通孔的环形凸缘,底座设有与通孔配合的顶杆。首先将另一插头的插头插片伸入该插头的插孔并迫使顶杆与通孔分离,让转子可转动;再旋转插头,使插头插片卡于金属弹片的凹部内,让另一插头通电;拔除另一插头后,扭簧可将转子回转至初始位置,并由顶杆固定转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外界物体插入插孔后无法直接与金属弹片接触,可提高插头的安全性;另一插头旋转后才能通电的设计可以很好避免孩童触电受伤。同时顶杆让转子无法随意转动,保证该插头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电用的连接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多功能插头
技术介绍
插头是家庭必备的电连接装置之一,现有插头通常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朝壳体外延伸设置的单相三极插脚或单相二极插脚。现有插头与插座连接后,插座的插孔即无法再为其他插头供电,常常会导致插座的插孔不够用的情况。针对一个插头占用一个插座的插孔的问题,现有专利文献中已公开有各种带插孔的插头,即在插头的背面设置一个用于连接其他插头的插孔,从而让插座的一个插孔可以同时为多个插头供电。但这些带插孔的插头存在以下问题:1.电源组件的铜片位于插孔的正下方,其他细长的导电物插入插孔后可直接与电源组件的铜片接触并通电,从而发生触电事故,存在安全隐患;特点是孩童在玩耍时容易将玩物插入插孔,导致触电受伤的事故。2.插头插片未完全插入插孔即与电源组件的铜片接触并处于通电状态,插头插片仍有一部分裸露于外部,容易与人体接触,造成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插头,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带插孔的插头存在安全性不足,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多功能插头,包括底座、盖体以及转子,底座内设有朝底座下端延伸设置的两相插脚或单相三极插脚,底座与盖体相互扣合;所述盖体设有一镂空部,所述转子包括转轴,该转轴的上端设有一圆盘,转子的下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上端通过圆盘可转动地嵌设于镂空部,所述转轴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阻碍转子转动的扭簧,所述圆盘设有两插孔,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设有一下端面与底座相互接触的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在每个插孔的正下方均设有一通孔,所述底座设有可沿竖直方向活动且与通孔配合用于阻碍转子转动的顶杆,该插头为每个插孔配设有一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固设于底座,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并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转子的凹部,所述凹部与对应插孔在竖直方向的投影相互错开并形成一夹角a,并且旋转插头可将两插头插片同时卡于两金属弹片的凹部内。进一步,上述底座设有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端面的连接部,该连接部设有一朝底座外延伸设置的延伸部,所述盖体设有与连接部相适配的安装槽。进一步,上述底座设有中心轴相互重合的圆柱体和第二管状体,所述转轴呈管状体,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插设于圆柱体与第二管状体之间;所述转轴与圆柱体之间设有所述扭簧,所述转轴与第二管状体之间形成一用于收容插头插片的环形导向槽,两所述插孔位于环形导向槽的正上方,所述环形凸缘的圆周面与第二管体的内侧壁相互接触;所述第二管状体设有缺口,所述金属弹片的自由端通过缺口沿水平方向倾斜地延伸至环形导向槽内,并设有所述凹部。进一步,上述顶杆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从下至上呈收缩状且上端面为一椭圆形平面,该椭圆形平面的最大直径方向与插头插孔的厚度方向相平行,所述底座设有卡槽,所述下部可沿竖直方向活动的卡设于卡槽内,并且卡槽内设有使顶杆向上移动的弹簧。 进一步,上述底座和盖体均呈圆形。进一步,上述圆盘的上端面设有一环形台阶面,并且圆盘的上端面与盖体的上端面相平齐。进一步,上述金属弹片沿竖直方向的宽度为0.3cm?0.5cm,并且金属弹片的下端面与底座相接触。进一步,上述金属弹片除凹部的内表面外均设有一绝缘层。进一步,上述夹角a的大小为60°?120°。进一步,上述夹角a的大小为90°。由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技术,包括带单相二极插脚或单相三极插脚的底座、盖体和转子,转子包括转轴、带两插孔的圆盘和带两通孔的环形凸缘,底座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顶杆;金属弹片的一端固定于底座,另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用于卡住插头插片的凹部。使用时将另一插头的插头插片的伸入该插头的两插孔内并与顶杆相互抵触,使顶杆与通孔分离,让转子可以转动,此时金属弹片与插头插片未接触,插头处于未通电状态;待顶杆与通孔分离后,克服扭簧阻力,旋转插头和转子,直至插头插片卡于金属弹片的凹部内,此时转子再次无法继续转动,并且金属弹片与插头插片相互接触,另一插头处于通电状态;当拔除另一插头后,转子再次可转动,扭簧的作用力可将圆盘回旋至初始位置,并使顶杆与通孔相互套接,让转子无法转动。可见,外界物体插入该插头的插孔后不会直接与金属弹片接触,并且需旋转另一插头才能通电的设计可以很好避免孩童触电受伤,极大地提高了该插头的安全性;顶杆设计让转子无法随意转动,只有插头插片完全插入插孔,使顶杆与通孔分离时,转子才能转动并让另一插头通电,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插头的安全性。其二、本技术中,转子与底座之间形成一用于收容插头插片的环形导向槽,供插头插片旋转时使用,以限制插头插片的旋转轨迹,让插头插片与顶杆、金属弹片之间的配合更加精确,提尚该插头的可靠性。其三、本技术中,顶杆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从下至上呈收缩状且上端面为一椭圆形平面,该椭圆形平面可以保证顶杆与插头插片的接触面积。该椭圆形平面的最大直径方向与插头插孔的厚度方向相平行,以防止插头插片在插孔中的位置发生细微偏移后无法与顶杆相互抵触,提高该插头的可靠性。其四、本技术中,圆盘的上端面设有一环形台阶面,并且圆盘的上端面与盖体的上端面相平齐。借助环形台阶面更好的将转子装设于底座与盖体之间,并且可防止尘埃通过圆盘与盖体之间的空隙进入插头内部。其五、本技术中,金属弹片沿竖直方向的宽度为0.3cm?0.5cm,并且金属弹片的下端面与底座相接触。这样,插头插片只有几乎完全插入插孔内时才能与金属弹片相接触,提尚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不意图。图3为图2的倒置示意图。图4为底座的俯视图(其中,L-火线、E-地线、N-零线)。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6为插头插片卡于金属弹片的凹部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一种多功能插头,包括盖体1、底座2和转子30,底座2与盖体1以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相互扣合,作为优选方案:底座2和盖体1均呈圆形。盖体1设有至少两螺柱13,底座2设有与螺柱13对应的螺孔26,盖体1和底座2通过穿设于螺孔26和螺柱13的螺丝(图中未画出)相互扣合。底座2设有用于连接导线5的连接件24,该连接件24包括设置于底座2上端面且呈扇形的连接部241,该连接部241设有一朝底座外延伸设置的延伸部242,盖体1设有与连接部241相适配的安装槽12。底座2内设有朝底座下端延伸设置的单相三极插脚25。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底座2内也可设置朝底座下端延伸设置的两相插脚(图中未画出)。参照图1至图6,底座2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中心轴相互重合的圆柱体21和第二管状体22。转子30包括一呈管状体的转轴33,转轴33的上端设有一圆盘3,下端在外侧壁设有一环形凸缘331。盖体1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与圆盘3相适配的镂空部11。转子30的上端通过圆盘3可转动地嵌设于盖体1的镂空部11内,转子30的下端通过转轴33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体以及转子,底座内设有朝底座下端延伸设置的单相三极插脚或单相二极插脚,底座与盖体相互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一镂空部,所述转子包括转轴,该转轴的上端设有一圆盘,转子的下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上端通过圆盘可转动地嵌设于镂空部,所述转轴与底座之间设有用于阻碍转子转动的扭簧,所述圆盘设有两插孔,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设有一下端面与底座相互接触的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在每个插孔的正下方均设有一通孔,所述底座设有可沿竖直方向活动且与通孔配合用于阻碍转子转动的顶杆,该插头为每个插孔配设有一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固设于底座,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并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转子的凹部,所述凹部与对应插孔在竖直方向的投影相互错开并形成一夹角a,并且通过旋转插头可将两插头插片同时卡于两金属弹片的凹部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吟彬
申请(专利权)人:洪吟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