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房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06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能够缩小设置空间、并能够削减成本的无机房电梯装置。该电梯装置包括:轿厢(4)和对重(5);轿厢用导轨(6);对重用导轨(7);悬吊轿厢和对重的绳索(8);曳引机(9),其配置在井道顶部(3),并且具有卷绕有绳索(8)的绳轮(9a)和驱动该绳轮的电动机(9b),该曳引机(9)用于使轿厢和对重升降;该电梯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井道顶部(3)的轿厢反绳轮(19、20);设置于轿厢(4)的下部的轿厢吊轮(13);设置于井道顶部(3)的对重反绳轮(30),以及设置于对重(5)的对重吊轮(15),绳索(8)的一端与轿厢上部的中央部附近连接,并通过轿厢反绳轮(19、20)和轿厢吊轮(13)卷绕在曳引机绳轮(9a)上,然后经由对重吊轮(15)、对重反绳轮(30)下垂,绳索(8)的另一端与对重(5)上部的中央部附近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重量大的大容量的无机房电梯装置的绕绳系统。
技术介绍
图6是表示现有的2∶1绕绳系统的无机房电梯装置的井道平面图,图7是表示上述井道的正视图。在图中,1为井道,2为井道的底坑部,3为井道的顶部,4为在井道1内升降的轿厢,5为在井道1内沿与轿厢4相反的方向升降的对重,6为限制轿厢4沿水平方向的移动的轿厢用导轨,7为限制对重5沿水平方向的移动的对重用导轨,8为悬吊轿厢4和对重5的绳索,9为通过绳索8驱动轿厢4和对重5以使它们升降的薄形的曳引机。该曳引机9包括卷绕有绳索8的绳轮9a;驱动该绳轮的电动机9b;以及减速器9c,该曳引机9配置在井道顶部3的井道壁侧。10为固定曳引机9的曳引机台,11为吊挂曳引机台10的吊件(hanger meta1),12为悬吊吊件11的两根支承梁,这两根支承梁水平且平行地支承在井道1的井道壁或者建筑梁(未图示)上。13为配置在轿厢4下部的左右两端部的两个轿厢吊轮,14为轿厢吊轮支承架,其在轿厢4的下部与轿厢4构成为一体,并且支承左右两个轿厢吊轮13,15为设置在对重5的上部中央的一个对重吊轮,16为配置在曳引机台10的一部分上的对重侧绳索保持部,17为轿厢绳索保持梁,其配置成接近井道1的与曳引机9相反的方向的井道壁,并且与该井道壁平行,18为设置在轿厢绳索保持梁17上的轿厢侧绳索保持部。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当通过电动机9a的起动来驱动曳引机9时,绳轮9b旋转,绳索8通过牵引而移动。绳索8的移动传递给左右两个轿厢吊轮13、中央一个对重吊轮15,与它们为一体的轿厢4与对重5分别以绳索速度的1/2的速度向上下的相反方向进行升降动作。即,构成了21绕绳系统的无机房电梯装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WO01/0421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0-153975号现有的无机房电梯装置,由于具有以上结构,因此,在载重量大的大容量的电梯中,曳引机的容量变大,并且曳引机变得大型化,这样,支承曳引机的部件也变大,因而在井道顶部需要收纳它们的设置空间,导致井道顶部的面积和高度增大,结果,存在井道的顶部比建筑物的屋顶还要突出的情况,损害了建筑物外观的美观性。另外,由于曳引机的大型化以及曳引机支承部件的大型化,存在产品成本和建筑成本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装置,其能够缩小设置空间,并且能够削减建筑成本和产品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无机房电梯装置,包括轿厢,其在井道内升降;对重,其沿与轿厢相反的方向升降;轿厢用导轨,其限制轿厢沿水平方向的移动;对重用导轨,其限制对重沿水平方向的移动;绳索,其悬吊轿厢和对重;以及曳引机,其配置在井道顶部,并具有卷绕有绳索的绳轮和驱动该绳轮的电动机,该曳引机通过使绳轮旋转来通过绳索使轿厢和对重升降,所述无机房电梯装置还包括轿厢反绳轮,其设置在井道顶部;轿厢吊轮,其设置于轿厢的下部;对重反绳轮,其设置于井道顶部;以及对重吊轮,其设置于对重,绳索的一端与轿厢上部的中央部附近连接,并通过井道顶部的轿厢反绳轮、轿厢下部的轿厢吊轮卷绕在井道顶部的曳引机绳轮上,然后经由对重吊轮、井道顶部的对重反绳轮下垂,上述绳索的另一端与对重上部的中央部附近连接,从而构成3∶1绕绳系统。另外,轿厢反绳轮包括轿厢侧轿厢反绳轮,其配置在井道顶部的与轿厢的中央部相当的部分的附近;和井道壁侧轿厢反绳轮,其配置在井道顶部的井道壁侧,轿厢反绳轮配置成轿厢侧轿厢反绳轮悬吊轿厢上部的、在平面上的悬吊位置位于轿厢无负载时或者最大载重量时的轿厢的重心位置。另外,轿厢反绳轮固定在轿厢反绳轮支承梁上,上述轿厢反绳轮支承梁设置在悬吊曳引机台的支承梁上。另外,对重反绳轮固定在对重反绳轮支承梁上,上述对重反绳轮支承梁设置在悬吊曳引机台的支承梁上。另外,轿厢吊轮在轿厢的下部配置在通过轿厢的重心位置的水平线上的左右两个部位。另外,轿厢吊轮和对重反绳轮的旋转轴配置成在平面图上大致平行。另外,对重吊轮在对重的上部配置有一个。另外,对重吊轮在对重的下部配置有多个。另外,与轿厢上部的绳索连接的轿厢绳索保持部上设置有秤量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是载重量大的大容量的无机房电梯,也能够减轻作用于曳引机的轴向荷重、转矩,以使曳引机小型化,从而能够缩小井道顶部的设置空间地设置曳引机。所以,可以通过支承在小型的曳引机台上的小型的曳引机来驱动大容量的无机房电梯,能够通过小型化结构的缩小的空间来削减建筑成本和设备成本。另外,能够提供这样一种电梯装置,其通过利用曳引机高度可以抑制轿厢上部和对重上部的绳索的倾斜度,而绳索和绳轮的接合不会出现意外,该电梯装置的乘坐舒适性好,并且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来应对顾客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井道平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井道顶部的正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设于轿厢上梁的秤量装置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电梯装置的从图2中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对重上升时的正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电梯装置的从图2中的箭头A方向看到的对重上升时的正视图。图6是表示现有2∶1绕绳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井道平面图。图7是表示现有2∶1绕绳方式的电梯装置的井道正视图。标号说明1井道;2底坑部;3井道顶部;4轿厢;5对重;6轿厢用导轨;7对重用导轨;8绳索;9曳引机;9a绳轮;9b电动机;9c减速器;10曳引机台;11吊件;12支承梁;13轿厢吊轮;14轿厢吊轮支承架;15对重吊轮;16对重侧绳索保持部;17轿厢绳索保持梁;18轿厢侧绳索保持部;19井道壁侧轿厢反绳轮;20轿厢侧轿厢反绳轮;21轿厢反绳轮支承梁;22轿厢上梁;23轿厢绳索保持部;24悬簧;25弹簧座;26螺母;27轿厢侧绳头;28调整螺母;29秤量装置;29a秤量装置的检测开关;29b第一杆;29c第二杆;29d施力弹簧;30对重反绳轮;31对重反绳轮支承梁;32对重吊架;33对重绳索保持部;34对重悬簧;35对重侧绳头;36两个对重吊轮;37对重绳索保持部;38对重吊轮;39对重绳索保持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根据附图以3∶1绕绳系统的无机房电梯装置为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井道平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井道上部的正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电梯装置的设于轿厢上梁的秤量装置的放大图。在图中,1为井道,2为井道的底坑部,3为井道的顶部,4为在井道1内升降的轿厢;5为在井道1内沿与轿厢4相反的方向升降的对重,6为限制轿厢4沿水平方向的移动的轿厢用导轨,7为限制对重5沿水平方向的移动的对重用导轨,8为悬吊轿厢4和对重5的绳索,9为通过绳索8驱动轿厢4和对重5使它们升降的薄形的曳引机。该曳引机9构成为包括卷绕有绳索8的绳轮9a;驱动该绳轮的电动机9b;以及减速器9c,该曳引机9配置在井道顶部3的井道壁侧。10为固定曳引机9的曳引机台,11为吊挂曳引机台10的吊件;12为悬吊吊件11的两根支承梁,这两根支承梁水平且平行地支承在井道1的井道壁上或建筑梁(未图示)上。13为配置在轿厢4下部的左右两端部的两个轿厢吊轮,这两个轿厢吊轮配置在通过轿厢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机房电梯装置,包括:轿厢,其在井道内升降;对重,其沿与轿厢相反的方向升降;轿厢用导轨,其限制轿厢沿水平方向的移动;对重用导轨,其限制对重沿水平方向的移动;绳索,其悬吊轿厢和对重;以及曳引机,其配置在井道顶部,并具有卷绕有绳索的绳轮和驱动该绳轮的电动机,该曳引机通过使绳轮旋转来通过绳索使轿厢和对重升降,上述无机房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轿厢反绳轮,其设置在井道顶部;轿厢吊轮,其设置于轿厢的下部;对重反绳轮,其设置于井道顶部;以及对重吊轮,其设置于对重,上述绳索的一端与轿厢上部的中央部附近连接,并通过井道顶部的轿厢反绳轮、轿厢下部的轿厢吊轮卷绕在井道顶部的曳引机绳轮上,然后经由对重吊轮、井道顶部的对重反绳轮下垂,上述绳索的另一端与对重上部的中央部附近连接,从而构成3∶1绕绳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口修喜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