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套管灌注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842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套管灌注桩结构,包括: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导向筋板;外套管,套设于内套管的外侧;且外套管的内壁下部设有环形挡板;弹性垫层,填充于环形挡板下方的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试桩混凝土,浇筑于内套筒内;以及保护层混凝土,浇筑于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灌注桩试桩增加双套管,使得可能在试桩过程中已经被破坏而不能作为工程桩使用的桩体重新作为工程桩正常使用,减少了施工中的浪费,降低了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把试粧转化为工程粧的双套管灌注粧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的试粧是根据规范规定(有一定比例)进行抗压或者抗拔实验的粧。试粧试验完成后内部破坏的几率很大,不作为正式的工程粧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传统做法就是按照设计及图纸要求按照工程粧施工,施工完成后按照图纸上标明的试粧进行试验,试验完成后粧体可能内部已经破坏不再适合作为工程粧使用。这样是对钢筋、混凝土及人工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增加了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够把试粧转化为工程粧的双套管灌注粧结构,以解决传统试粧造成的成本较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套管灌注粧结构,包括: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导向筋板;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的外侧,且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下部设有环形挡板;弹性垫层,填充于所述环形挡板下方的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试粧混凝土,浇筑于所述内套筒内;以及保护层混凝土,浇筑于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套管的底部向下延伸出所述外套管的底边。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多个所述导向筋板环绕所述内套管的外壁均匀分布于靠近所述内套管的上下口位置。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导向筋板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环形挡板设于距离所述外套管的底边80mm?120mm处的所述外套管的内壁;所述环形挡板与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隔。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的顶部之间通过临时连接板临时固定在一起。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临时连接板为环形钢板,封堵于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的顶部之间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弹性垫层为胶凝垫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内套管和外套管相互套设组合双套管灌注粧结构,利用设置在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又不完全封堵内套管和外套管间的间隙的导向筋板和环形挡板,可以保证内套管和外套管不会发生偏移又能保持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的间距;利用封堵内套管和外套管的间隙顶部的临时连接板和封堵内套管和外套管的间隙底部的弹性垫层,可以保证内套管内的试粧混凝土施工中的水泥砂浆不会进入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而阻碍试粧时内套管和外套管的自由滑动;在试粧完成后,通过在内套管和外套管间的缝隙内灌注保护层混凝土,保证内套管和外套管成为整体从而增加试粧的承载力,保证试粧能够作为工程粧正常使用,从而避免了以前施工中试粧不能作为正式工程粧造成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灌注粧的立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灌注粧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套管灌注粧结构在浇筑混凝土前的立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双套管灌注粧结构在浇筑混凝土前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双套管灌注粧结构主要由内套管11、外套管12、导向筋板13、环形挡板14、临时连接板15及弹性垫层16、饶筑于内套管11内的试粧混凝土和浇筑于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保护层混凝土组成。内套管11的内部用于灌注试粧混凝土以形成试粧,多个导向筋板13环绕着内套管11的外壁均匀分布于靠近内套管11的上下口位置的内套管11的外壁上,起到引导外套管12套至内套管11上。外套管12套设于内套管11的外侧,且内套管11的底部向下延伸出外套管12的底边1000mm左右。外套管12的内壁与导向筋板13之间留有约10mm的间隔,一方面可以保持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间隙宽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隔开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防止外套管12及外套管12外部的结构的变形影响到内套管11内的试粧的检测结果。环形挡板14设置于外套管12的内壁下部,环形挡板14为环形钢板,固定在外套管12的内壁距离外套管12底边约80mm?120mm,优选为100mm左右的位置,环形挡板14与内套管11的外壁之间留有5_左右的间隔,同样一方面可以保持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间隙宽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隔开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防止外套管12及外套管12外部的结构的变形影响到内套管11内的试粧的检测结果。利用设置在内套管11外壁上的导向筋板13和设置在外套管12内壁上的环形挡板14的共同作用,可以保证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不会发生偏移又能保持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间距。弹性垫层16采用胶凝性材料制作而成,如胶凝垫圈,填充于内套管11与外套管12之间,且该弹性垫层16位于环形挡板14至外套管12的底边之间,封堵住外套管12的底部与内套管11之间的间隙,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中的水泥砂浆不会从外套管12的底部进入到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间隙内而阻碍试粧时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自由滑动。同时,由于弹性垫层16是采用胶凝性材料制作而成,如橡胶泥,具有弹性和一定的防水性能,因此,不会阻碍试粧时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自由滑动。临时连接板15连接于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的顶部之间,临时连接板15为环形钢板,可以起到临时封堵住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间隙的顶部的作用,可以保证混凝土施工中的水泥砂浆不会从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的顶部进入到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间隙内而阻碍试粧时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自由滑动。下面是本技术的双套管灌注粧结构在试粧和灌注粧施工中的具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现场按照图纸尺寸制作内套管11、外套管12,将导向筋板13固定于内套管11的外壁上,环形挡板14固定在外套管12的内壁上,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的顶部通过临时连接板15固定成整体,自环形挡板14至外套管12的底边在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用弹性垫层封堵,完成双套管的制作;接着,现场成孔后,双套管入孔,向内套管内浇筑试粧混凝土,现场试粧混凝土浇筑完成,待试粧混凝土强度达到28天设计值的100 %以上,或浇筑混凝土 25天后,且在试粧粧身质量满足要求后即可进行承载力检测,即准备试粧;试粧前将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顶部的临时连接板15切除,保证试粧时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能够自由滑动;试粧后向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之间的间隙内灌注保护层混凝土,使内套管11和外套管12成为一个整体,构成双套管灌注粧结构,利用保护层混凝土提高试粧的承载力,提高整体双套管灌注粧结构的承载能力,使其可以作为工程粧使用。通过在灌注粧试粧增加双套管,使得可能在试粧过程中已经被破坏而不能作为工程粧使用的粧体重新作为工程粧正常使用,减少了施工中的浪费,降低了建设成本。本技术的双套管灌注粧结构正在试粧前,通过临时连接板将内套管和外套管的顶部连接在一起,保证在向内套管内浇筑试粧混凝土时,内套管和外套管不会变形并能防止试粧混凝土进入内套管和外套管间的缝隙内;在试粧时,切除临时连接板,保证外套管及外套管外部不会影响内套管内的试粧结果;在试粧完成后,在内套管和外套管间的缝隙内进行注浆,保证内套管和外套管成为整体从而增加试粧的承载力,保证试粧能够作为工程粧正常使用,从而避免了以前施工中试粧不能作为正式工程粧造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套管灌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导向筋板;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的外侧;且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下部设有环形挡板;弹性垫层,填充于所述环形挡板下方的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试桩混凝土,浇筑于所述内套筒内;以及保护层混凝土,浇筑于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外套管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育坤蔡庆军赫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