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9720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制备串珠状载药纤维,将紫杉醇担载于珠粒中,组成药物缓控释系统,有效的控制紫杉醇的缓慢释放,且生物相容性良好,药物包封率高、活性强,是一种毒副作用小、具有缓控释效果的紫杉醇药物的良好剂型,可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药物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缓控释载体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被广泛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其治愈率高。由于其难溶于水,目前临床用药采用紫杉醇注射液,需溶于聚氧乙烯蓖麻油与无水乙醇混合溶媒中增加水溶性,而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降解时释放组胺,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亦可引起神经细胞内颗粒释放及脱髓鞘改变而加重紫杉醇的外周神经毒性。为降低毒性,提高其疗效,近年来临床上陆续开发了紫杉醇的新剂型,如紫杉醇脂质体、纳米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型、紫杉醇前体药物、环糊精包合物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剂型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但这些剂型均无缓释效果或缓释效果较差。静电纺丝制备的担载药物的纳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缓控释制剂。传统的静电纺载药光滑纤维也存在较明显的突释现象,主要是因为药物大多裸露在纤维表面,而不是包入内部。针对突释现象,有学者开发出同轴纺丝载药的方式,这种纺丝方式制备的纤维毒副作用小,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药物突释现象,但药物的释放时间和速率不可控,无法针对担载药物的类型不同改变适合的速率;同时这种方法均未对药物进行预处理,很可能存在药物失活的现象。为避免药物失活,常预处理使药物形成具有保护层的微球结构,处理后的微球药物直径大,纳米纤维不能有效的担载这类药物,缓释效果差,且制备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在形成串珠状纤维时,将药物担载于珠粒中,保证药物生物活性的同时也缓解了药物突释现象。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种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1)配制12?16被%的聚己内酯溶液,所述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8X103?9X 104Da,所用的溶剂由质量比9?11:3?5的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混合而得;2)配制4?8被%的聚乙二醇溶液,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6X103?2X104Da,所用的溶剂由质量比9?11:3?5的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混合而得;3)按照质量比1:1?1:4的比例,将步骤1)的聚己内酯溶液与步骤2)的聚乙二醇溶液混合,再向其中加入紫杉醇并使其终浓度为不高于20wt %,混合均匀,得到紫杉醇溶液;4)将步骤3)的紫杉醇溶液在纺丝电压4?10kV,纺丝流量为0.4?0.9mL/h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喷丝口与接收器的水平距离为10?30cm,在接收器上即可得到所述之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纤维平均直径为0.41?0.87 μm,串珠平均直径为4.17?5.90 μm,串珠在纤维上均匀分布;紫杉醇担载量不高于20%。—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溶剂为N,N_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乙醇、乙酸中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为平板接收器、滚筒接收器或平行板接收器。—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聚己内酯用分子量在8X103?9X10 4Da的聚乳酸、壳聚糖、丝素、明胶中的一种替代;所述步骤2)中,聚乙二醇用分子量在6 X 103?2 X 10 4Da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替代。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根据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上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一种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所述纤维平均直径为0.41?0.87 μm,串珠平均直径为4.17?5.90 μ m,串珠在纤维上均匀分布;紫杉醇担载量不高于20%。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制备了搭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纤维,即在连续纳米尺度的纤维上生成直径相对较大的珠粒,并将药物担载于珠粒中,利用串珠结构提高纳米纤维的载药量和包封率,药物从珠粒中缓慢释放,可以有效的达到药物缓释效果,保证药物生物活性的同时也较好的缓解药物突释现象,提高用药效率。2.药物载体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可在体内降解,减低药物剂型引起的毒副作用。3.本专利技术的静电纺丝制备装置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环境要求低。3.通过各项参数的调整,可以调控串珠形态,尺寸和数量,以适应不同药物的释放速率要求,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采用的静电纺丝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串珠状纳米纤维与对比例1的光滑纤维的紫杉醇释放曲线对比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串珠状纳米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放大倍数为3300倍。图3b为对比例1的光滑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放大倍数为2350倍。图4为紫杉醇(图中曲线A)、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串珠状纳米纤维(图中曲线B)、对比例2的串珠状空白纳米纤维(图中曲线C)的红外图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实施例11)配制14wt%的聚己内酯(PCL,分子量为8X104Da)溶液,所用的溶剂由质量比10:4的第一溶剂二氯甲烷与第二溶剂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而得;2)配制6wt%的聚乙二醇(PEG,分子量为6X103Da)溶液,所用的溶剂由质量比10:4的第一溶剂二氯甲烷与第二溶剂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而得;3)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将步骤1)的聚己内酯溶液与步骤2)的聚乙二醇溶液混合,再向其中加入紫杉醇并使其终浓度为5wt%,搅拌均匀,得到紫杉醇溶液;4)将步骤3)的紫杉醇溶液加入至2.5mL的注射器中,在纺丝电压6kV,纺丝流量为0.5mL/h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静电纺丝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下同),注射器针头即喷丝口与平板接收器的水平距离为15cm,该平板接收器为平板铝箔接地,在接收器上即可得到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纤维平均直径为0.61±0.18 μm,串珠平均直径为5.04±0.82 μ m,串珠在纤维上均匀分布;紫杉醇担载量为5%。扫描电镜照片如图3a所示。5)由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试上述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中紫杉醇的缓释曲线,结果显示,前24h内紫杉醇释放率为15%左右;300h的释放率达50%左右,达到了均匀缓释的目的,可应用于相关抗肿瘤药物的制备。实施例21)配制14wt%的聚己内酯(分子量为8X 104Da)溶液,所用的溶剂由质量比10:4的第一溶剂二氯甲烷与第二溶剂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而得;2)配制6wt%的聚乙二醇(分子量为6X 103Da)溶液,所用的溶剂由质量比10:4的第一溶剂二氯甲烷与第二溶剂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而得;3)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将步骤1)的聚己内酯溶液与步骤2)的聚乙二醇溶液混合,再向其中加入紫杉醇并使其终浓度为3wt%,搅拌均匀,得到紫杉醇溶液;4)将步骤3)的紫杉醇溶液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6/CN105386155.html" title="一种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配制12~16wt%的聚己内酯溶液,所述聚己内酯的分子量为8×103~9×104Da,所用的溶剂由质量比9~11:3~5的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混合而得;2)配制4~8wt%的聚乙二醇溶液,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6×103~2×104Da,所用的溶剂由质量比9~11:3~5的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混合而得;3)按照质量比1:1~1:4的比例,将步骤1)的聚己内酯溶液与步骤2)的聚乙二醇溶液混合,再向其中加入紫杉醇并使其终浓度为不高于20wt%,混合均匀,得到紫杉醇溶液;4)将步骤3)的紫杉醇溶液在纺丝电压4~10kV,纺丝流量为0.4~0.9mL/h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喷丝口与接收器的水平距离为10~30cm,在接收器上即可得到所述之担载紫杉醇的串珠状纳米纤维,纤维平均直径为0.41~0.87μm,串珠平均直径为4.17~5.90μm,串珠在纤维上均匀分布;紫杉醇担载量不高于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须崇徐祥雷廷平肖尚晨寇新月赵雯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