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建筑用圆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474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建筑用圆柱结构,包括套管、混凝土柱、地基以及石柱基,在石柱基中部开有通孔,套管下部的两侧壁上开有滑槽,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滑槽的末端,调节板下端延伸至通孔上端,在通孔内设置有预埋管,预埋管上端与套管下端接触,预埋管下端与地基连接,混凝土柱由上至下依次贯穿套管、预埋管后与地基连接。预埋管与地基连接形成混凝土柱的支撑部件,石柱基对套管以及预埋管的连接处进行包裹密封,保证成型时混凝土浆的顺利向下浇筑,使得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柱稳定性大大提升,有效避免了传统的圆柱结构在修建时分割成两部分后再进行连接,优化了修建流程,并且使得圆柱体结构更加美观,性能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园林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建筑用圆柱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园林建筑圆柱结构需要绑扎钢筋和制作圆柱模板,待基础、柱和梁结构浇注完成后到装修阶段再安放柱础。因其柱础分两半,故使美感大打折扣,而且安装不能保证其牢固。而且,圆柱模板的制作是一项费工费时的工序,且非常不容易做好,拆除也比较困难,而且耗木材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建筑用圆柱结构,简化施工流程,同时提高园林建筑设计中圆柱体的牢靠性能。本技术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园林建筑用圆柱结构,包括套管、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柱、地基以及置于地面上的石柱基,在所述石柱基中部开有通孔,所述套管下部的两侧壁上开有滑槽,弧形的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滑槽的末端,调节板下端延伸至通孔上端,在通孔内设置有预埋管,所述预埋管上端与调节板下端接触,所述预埋管下端与所述地基连接,混凝土柱由上至下依次贯穿套管、预埋管后与地基连接。施工时,将混凝土浆由套管顶端向套管与预埋管所形成的通道内注入,混凝土浆在与地基连接后开始凝固成型,混凝土浆成型后形成混凝土柱,将位于石柱基上方的套管取出,即可在该混凝土柱上进行雕刻设计或是以该混凝土柱为模板在其外圆周壁上进行装饰物的镶嵌或是涂抹,以完成园林建筑的设计;使用过程中,预埋管与地基连接形成混凝土柱的支撑部件,而石柱基对套管以及预埋管的连接处进行包裹密封,以保证成型时混凝土浆的顺利向下浇筑,通过石柱基、预埋管以及地基三个支撑点,可使得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柱稳定性大大提升,同时一次性的浇筑可减少大量的木模材料,有效避免了传统的圆柱结构在修建时分割成两部分后再进行连接,优化了修建流程,并且使得圆柱体结构更加美观,性能更加稳定。在浇筑过程中,即当混凝土浆上升至预埋管的上端末时,逐渐松开螺栓,使调节板开始在滑槽内向上滑动,此时混凝土浆直接与通孔上端的内壁,即直接与石柱基连接,在位于预埋管与套管之间的混凝土浆凝固后,继续向套管内浇筑,直至完成圆柱结构的浇筑。设置的调节板可使混凝土柱与通孔上部之间实现无缝连接,以避免在后期对套管的取出造成困难,并且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柱外壁的美观。进一步地,在所述通孔圆周壁上设有沿石柱基轴线竖直向下延伸的螺旋槽,且所述预埋管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混凝土柱的侧壁贯穿小孔与螺旋槽连接。使用时,石柱基与套管、预埋管之间为间隙配合,但是在遇到风力较大的天气情况下时圆柱体结构产生的轻微的晃动后会加剧石柱基与混凝土柱以及预埋管之间的松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技术中在石柱基的通孔内壁上设置螺旋槽,利用预埋管上的小孔,使得混凝土浆在浇筑时直接灌注到螺旋槽中,使得石柱基与预埋管、混凝土柱之间形成一个整体,保证圆柱体结构在任何天气条件状况下的稳定性能。进一步地,还包括预埋钢筋网,所述预埋钢筋网固定在地基上方且与预埋管下端接触,且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柱下端与所述预埋钢筋网连接成一个整体。预埋管与地基之间的连接稳定为混凝土柱的竖直伫立的根本,因此,在地基上表面设置预埋钢筋网,使得混凝土浆在浇筑时与预埋钢筋网混合成整体,以在最大程度上加固圆柱体结构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预埋管为抗震铸铁管或是不锈钢管。作为优选,选用抗震铸铁管或是不锈钢管,在保证圆柱体结构的稳定性能的同时,还能提高圆柱体结构支撑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圆柱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倾斜或是倒塌的情况出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石柱基、预埋管以及地基三个支撑点,可使得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柱稳定性大大提升,同时一次性的浇筑可减少大量的木模材料,有效避免了传统的圆柱结构在修建时分割成两部分后再进行连接,优化了修建流程,并且使得圆柱体结构更加美观,性能更加稳定;2、本技术在石柱基的通孔内壁上设置螺旋槽,利用预埋管上的小孔,使得混凝土浆在浇筑时直接灌注到螺旋槽中,使得石柱基与预埋管、混凝土柱之间形成一个整体,保证圆柱体结构在任何天气条件状况下的稳定性能;3、本技术选用抗震铸铁管或是不锈钢管,在保证圆柱体结构的稳定性能的同时,还能提高圆柱体结构支撑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圆柱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倾斜或是倒塌的情况出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套管、2-混凝土柱、3-石柱基、4-螺旋槽、5-预埋管、6-地面、7-预埋钢筋网、8-地基、9-滑槽、10-螺栓、11-调节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套管1、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柱2、地基8以及置于地面6上的石柱基3,在所述石柱基3中部开有通孔,所述套管1下部的两侧壁上开有滑槽9,弧形的调节板11通过螺栓10固定在所述滑槽9的末端,调节板11下端延伸至通孔上端,在通孔内设置有预埋管5,所述预埋管5上端与调节板11下端接触,所述预埋管5下端与所述地基8连接,混凝土柱2由上至下依次贯穿套管1、预埋管5后与地基8连接;在所述通孔圆周壁上设有沿石柱基3轴线竖直向下延伸的螺旋槽4,且所述预埋管5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混凝土柱2的侧壁贯穿小孔与螺旋槽4连接。施工时,将混凝土浆由套管1顶端向套管1与预埋管5所形成的通道内注入,混凝土浆在与地基8连接后开始凝固成型,混凝土浆成型后形成混凝土柱2,将位于石柱基3上方的套管1取出,即可在该混凝土柱2上进行雕刻设计或是以该混凝土柱2为模板在其外圆周壁上进行装饰物的镶嵌或是涂抹,以完成园林建筑的设计;使用过程中,预埋管5与地基8连接形成混凝土柱2的支撑部件,而石柱基3对套管1以及预埋管5的连接处进行包裹密封,以保证成型时混凝土浆的顺利向下浇筑,通过石柱基3、预埋管5以及地基8三个支撑点,可使得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柱2稳定性大大提升,同时一次性的浇筑可减少大量的木模材料,有效避免了传统的圆柱结构在修建时分割成两部分后再进行连接,优化了修建流程,并且使得圆柱体结构更加美观,性能更加稳定。在浇筑过程中,即当混凝土浆上升至预埋管5的上端末时,逐渐松开螺栓10,使调节板11开始在滑槽9内向上滑动,此时混凝土浆直接与通孔上端的内壁,即直接与石柱基3连接,在位于预埋管5与套管1之间的混凝土浆凝固后,继续向套管1内浇筑,直至完成圆柱结构的浇筑。设置的调节板11可使混凝土柱2与通孔上部之间实现无缝连接,以避免在后期对套管1的取出造成困难,并且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柱2外壁的美观。使用时,石柱基3与套管1、预埋管5之间为间隙配合,但是在遇到风力较大的天气情况下时圆柱体结构产生的轻微的晃动后会加剧石柱基3与混凝土柱2以及预埋管5之间的松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技术中在石柱基3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园林建筑用圆柱结构,包括套管(1)、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柱(2)、地基(8)以及置于地面(6)上的石柱基(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石柱基(3)中部开有通孔,所述套管(1)下部的两侧壁上开有滑槽(9),弧形的调节板(11)通过螺栓(10)固定在所述滑槽(9)的末端,调节板(11)下端延伸至通孔上端,在通孔内设置有预埋管(5),所述预埋管(5)上端与调节板(11)下端接触,所述预埋管(5)下端与所述地基(8)连接,混凝土柱(2)由上至下依次贯穿套管(1)、预埋管(5)后与地基(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建筑用圆柱结构,包括套管(1)、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柱(2)、地基(8)以及置于地面(6)上的石柱基(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石柱基(3)中部开有通孔,所述套管(1)下部的两侧壁上开有滑槽(9),弧形的调节板(11)通过螺栓(10)固定在所述滑槽(9)的末端,调节板(11)下端延伸至通孔上端,在通孔内设置有预埋管(5),所述预埋管(5)上端与调节板(11)下端接触,所述预埋管(5)下端与所述地基(8)连接,混凝土柱(2)由上至下依次贯穿套管(1)、预埋管(5)后与地基(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建筑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嘉义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