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实时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8994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实时监测方法,通过对手机定位数据的处理分析,实现对综合客运枢纽的乘客总数量、乘客进出数量等的实时监测。其具体步骤为:统计综合客运枢纽物理边界内部及物理边界外小于50米范围内的手机基站连接用户数量一日内变化情况;建立时空聚类方法,确定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识别并排除综合客运枢纽内的工作人员;计算出综合客运枢纽的实时乘客总数量和进出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确定了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以一种成本较低的方法实现了对综合客运枢纽客流的实时监测,对综合客运枢纽的日常管理及安全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与管理
,特别是一种客流实时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高速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综合客运枢纽逐步发展为高速铁路、航空、公路、水运与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小汽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立体交叉衔接的重要交通节点。同时,综合客运枢纽也成为了大规模客流的集散场所,事故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对于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进行实时监测是提升枢纽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风险的必要手段。视频监测作为传统的监测手段能够有效地对综合客运枢纽的重点区域进行监测(如中央通道、楼梯走廊等),但由于成本和覆盖范围的限制,视频监测无法对综合客运枢纽整体的客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与服务水平的提升,手机的拥有率和使用率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手机移动终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由于各类事件的发生(比如收、发短信,开、关机等)持续地生成位置数据。无线通信网络的高覆盖率使得利用手机定位数据对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进行实时监测成为可能。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实时监测方法不仅有助于综合客运枢纽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预警,同时也进一步探索了手机定位数据潜在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实时监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利用视频检测手段对客流进行检测的局限性。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实时监测方法,包括顺序执行的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综合客运枢纽所在城市的多日手机定位数据和手机基站经纬度坐标的位置信息,统计综合客运枢纽物理边界内部及物理边界外小于50米范围内的手机基站连接用户数量在一日内的变化情况;步骤2、建立时空聚类方法,对综合客运枢纽内部及物理边界外[50,D]米范围内的手机基站进行时空聚类,确定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步骤3、通过对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内的用户的手机定位数据的时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并排除综合客运枢纽内的工作人员,获得在综合客运枢纽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内的剩余用户;步骤4、根据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内的剩余用户数量及变化情况,计算出综合客运枢纽的实时乘客总数量和进出数量。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1中,按照下列步骤统计出手机基站连接用户数量在一日内的变化情况:步骤1.1、将综合客运枢纽物理边界内部及物理边界外小于50米范围内的手机基站的集合记为集合{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实时监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执行的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综合客运枢纽所在城市的多日手机定位数据和手机基站经纬度坐标的位置信息,统计综合客运枢纽物理边界内部及物理边界外小于50米范围内的手机基站连接用户数量在一日内的变化情况;步骤2、建立时空聚类方法,对综合客运枢纽内部及物理边界外[50,D]米范围内的手机基站进行时空聚类,确定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步骤3、通过对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内的用户的手机定位数据的时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并排除综合客运枢纽内的工作人员,获得在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内的剩余用户数;步骤4、根据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内的剩余用户数及变化情况,计算出综合客运枢纽的实时乘客总数量和进出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实时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顺序执行的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综合客运枢纽所在城市的多日手机定位数据和手机基站经纬度坐标的
位置信息,统计综合客运枢纽物理边界内部及物理边界外小于50米范围内的手机基站
连接用户数量在一日内的变化情况;
步骤2、建立时空聚类方法,对综合客运枢纽内部及物理边界外[50,D]米范围内的
手机基站进行时空聚类,确定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
步骤3、通过对综合客运枢纽在通信空间中的覆盖范围内的用户的手机定位数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斌钟罡张健尹婷婷万震李锐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