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含铬电镀废水、含氰电镀废水、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和一般电镀废水;步骤2:借助含铬电镀废水中的铬酸分别氧化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中的络合物;步骤3:借助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还原含铬电镀废水剩余的铬酸,得到沉淀物;步骤4:调节ORP值,并加入碱性物质,产生沉淀物;步骤5:过滤上述步骤4中的沉淀物后,得到上清液;步骤6:对上清液进行微波处理,再次得到沉淀物;步骤7:过滤上述步骤6中的沉淀物,完成对综合电镀废水的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处理工艺,提高净化效率,降低投入成本,节约资源浪费,并且实现以废治废,资源化再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的净化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电镀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涉及国防、工业、生活等各个领域, 需求量大的现象同样也造成了电镀行业的过度发展,电镀工厂大量建设。电镀工厂(或车 间)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如镀件漂洗水、废槽液、设备冷却水和冲洗地面水等。由于镀种较 多,工艺繁琐,其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电镀废水主要含有铬、镉、镍、铜、锌、金、银等重 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这些电镀废水属于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 物的生存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电镀废水的净化处理迫在眉睫。 现有技术中,电镀废水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含铬电镀废水,这种电镀废水 中的铬离子浓度偏高;第二类为含氰电镀废水,这样电镀废水中的氰根离子浓度偏高;第 三类为一般电镀废水,一般电镀废水主要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如镍、铜和锌;第四类为前 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等,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中均存有大量的络合 物。目前,通常采用化学沉淀法对电镀废水作净化处理,即先将电镀废水分类分流,再将化 学药剂添加至不同类型的电镀废水中,使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离子转变为不溶于水的 重金属化合物,然后通过沉淀进行去除的方法,该方法工艺存在以下缺陷: 一、工艺复杂,不仅预处理时需要对废水分类分流处理,而且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对 工艺参数和工艺环境的要求较高; 二、净化效率不高,净化效果不佳,难以达到国家电镀废水的排放标准,若处理不 当,污泥中的重金属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投入成本极高,需要较多的处理工艺步骤和处理装置,并且在处理过程中需要 耗费极大的化学药剂,废水中的重金属容易浪费,迄今为止的处理工艺无法实现变废为宝、 资源再生和有效利用的效果;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以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净化效 率,降低投入成本,节约资源浪费,并且实现以废治废,资源化再利用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收集含铬电镀废水、含氰电镀废水、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和 一般电镀废水; 步骤2 :将含铬电镀废水分别导入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中,借助含铬 电镀废水中的铬酸分别氧化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中的络合物,再将反应后的 废水分别导入一般电镀废水中,并在综合废水池中进行混合; 步骤3 :待络合物充分破除后,将含氰电镀废水导入综合废水池中进行混合,得到 综合电镀废水,再借助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还原含铬电镀废水剩余的铬酸,得到沉淀 物; 步骤4 :调节ORP值,并加入碱性物质,产生沉淀物; 步骤5 :过滤上述步骤4中的沉淀物后,得到上清液; 步骤6 :对上清液进行微波处理,再次得到沉淀物; 步骤7 :过滤上述步骤6中的沉淀物,完成对综合电镀废水的处理。 所述步骤5中,将上清液的ORP值调至400-410。 所述步骤6中,微波处理为专利号ZL200910218277. 0所述的物化--微波水处理 方法。 所述步骤4中,碱性物质为熟石灰或氢氧化钠。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优化了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既无需在预处理时需要对废水分类分流 处理,也无需过于考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工艺环境,步骤较少,工艺简单; 二、本专利技术提高了净化效率,加强了净化效果,达到了国家电镀废水的排放标准, 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三、本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不仅无需较多的处理工艺步骤和处理装置,并且 在处理过程中无需耗费过多的化学药剂,用电镀废水作为工艺中的原材料,变废为宝,既保 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是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资源 利用技术的重大创新。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揭示的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收集含铬电镀废水、含氰电镀废水、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和 一般电镀废水; 步骤2 :将含铬电镀废水分别导入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中,借助含 铬电镀废水中的铬酸分别氧化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中的络合物,再将反应后 的废水分别导入一般电镀废水中,并在综合废水池中进行混合; 步骤3 :待络合物充分破除后,将含氰电镀废水导入综合废水池中进行混合,得到 综合电镀废水,再借助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还原含铬电镀废水剩余的铬酸,得到沉淀 物; 步骤4 :调节ORP值,并加入碱性物质,产生沉淀物;碱性物质有多种,可以是熟石 灰,以更加充分地反应,还可以是氢氧化钠,降低投入成本。 步骤5 :过滤上述步骤4中的沉淀物后,得到上清液; 步骤6 :对上清液进行微波处理,再次得到沉淀物; 步骤7 :过滤上述步骤6中的沉淀物,完成对综合电镀废水的处理。 为了进一步优化电镀废水的处理效果,在步骤5中,将ORP值优选调至400-410。 为了充分去除上清液中的氰化物和重金属离子,在步骤6中,微波处理优选为专 利号ZL200910218277.0所述的物化--微波水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加彻底地过滤上清 液中的氰化物和重金属离子。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优化了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既无需在预处理时需要对废水分类分流, 也无需过于考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工艺环境,步骤较少,工艺简单; 二、本专利技术提高了净化效率,加强了净化效果,达到了国家电镀废水的排放标准, 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三、本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不仅无需较多的处理工艺步骤和处理装置,并 且在处理过程中无需耗费过多的化学药剂,用电镀废水作为工艺中的原材料,变废为宝,既 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是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资 源利用技术的重大创新。 通过上述方式处理电镀废水,其按照表1的监测分析依据方法得到相应的监测结 果,详见表2。 表1监测分析依据方法 表2监测结果报告单 上述实施例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 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畴。【主权项】1. 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收集含铬电镀废水、含氰电镀废水、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和一般 电镀废水; 步骤2 :将含铬电镀废水分别导入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中,借助含铬电镀 废水中的铬酸分别氧化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中的络合物,再将反应后的废水 分别导入一般电镀废水中,并在综合废水池中进行混合; 步骤3 :待络合物充分破除后,将含氰电镀废水导入综合废水池中进行混合,得到综合 电镀废水,再借助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还原含铬电镀废水剩余的铬酸,得到沉淀物; 步骤4 :调节ORP值,并加入碱性物质,产生沉淀物; 步骤5 :过滤上述步骤4中的沉淀物后,得到上清液; 步骤6 :对上清液进行微波处理,再次得到沉淀物; 步骤7 :过滤上述步骤6中的沉淀物,完成对综合电镀废水的处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含铬电镀废水、含氰电镀废水、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和一般电镀废水;步骤2:将含铬电镀废水分别导入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中,借助含铬电镀废水中的铬酸分别氧化前处理液、化学镍废水和焦铜废水中的络合物,再将反应后的废水分别导入一般电镀废水中,并在综合废水池中进行混合;步骤3:待络合物充分破除后,将含氰电镀废水导入综合废水池中进行混合,得到综合电镀废水,再借助含氰电镀废水中的氰化物还原含铬电镀废水剩余的铬酸,得到沉淀物;步骤4:调节ORP值,并加入碱性物质,产生沉淀物;步骤5:过滤上述步骤4中的沉淀物后,得到上清液;步骤6:对上清液进行微波处理,再次得到沉淀物;步骤7:过滤上述步骤6中的沉淀物,完成对综合电镀废水的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先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同利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