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光开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149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光开闭机构,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灯管,在箱体与灯管垂直的一端面的上部固定一动力机构;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分布在灯管两侧的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结构相同的第一转动支架和第二转动支架,其中该第一转动支架和第二转动支架的相对应的非端点处转动连接在箱体的侧面;在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结构相同的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本技术消除了噪声及漏光等缺陷,在长达48小时不间断运作中,仍能保持良好状态,能很好的达到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线自动控制装置
,尤其是一种汞灯开闭装置。
技术介绍
喷绘机是一种大型打印机系列的产品,没有印刷、写真机清晰度高,但是现在推出的喷绘机,清晰度有很大的提高。喷绘机使用溶剂型或UV固化型墨水,其中溶剂型墨水具有强烈的气味和腐蚀性,在打印的过程中墨水通过腐蚀而渗入到打印材质的内部,使得图像不容易掉色,所以具有防水、防紫外线、防刮等特性。喷绘机要使用汞灯,其可根据需要进行透光或者不透光。现有的汞灯通过主板控制电机,驱动同步带直接带动挡板在两个限位开关之间来回运动。信号由左(或者右)限位开关感应后发送给主板,再由主板控制电机正反转,来实现挡板的正向和反向运动。这些现有的汞灯快门部分为单挡板,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置。因自身重力作用,开启闭合时容易刮蹭底板,噪声大,且漏光明显,严重时挡板有卡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灯光开闭机构,其目的是消除灯光在实际使用时出现的噪声大、漏光等问题,保证灯光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特别是针对喷绘机的汞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灯光开闭机构,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灯管;在箱体与灯管垂直的一端面的上部固定一动力机构;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分布在灯管两侧的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结构相同的第一转动支架和第二转动支架,其中该第一转动支架和第二转动支架的相对应的非端点处转动连接在箱体的侧面;在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结构相同的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 当动力机构向上移动时,在第一 /第二连杆和第一 /第二转动支架的拉动下,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向外移动敞开;当动力机构向下移动时,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中间靠拢直至想紧贴实现灯光的遮挡。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水平布置的步进电机;—偏心轮,该偏心轮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第一传动连杆,该第一传动连杆和所述偏心轮转动连接在一起;以及一做直线上下移动的第二传动杆;该第二传动杆穿过所述的箱体的上端面,并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一步的,在第二传动杆和第一传动杆的活动连接处固定一感应探头,该感应探头与设置在壳体内的限位感应装置向对以实现对第二传动杆的上移位移进行检测。进一步的,所述感应装置包括上限位感应装置和下限位感应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 /第二反射板和第一 /第二转动支架之间的夹角小于90°。进一步的,第一 /第二转动支架靠近上端点的位置转动连接在箱体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灯管为汞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 /第二连杆、第一 /第二转动支架等,消除了噪声及漏光等缺陷,在长达48小时不间断运作中,仍能保持良好状态,能很好的达到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灯光开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一种灯光开闭机构的侧视图(打开状态);图3为图1的一种灯光开闭机构的侧视图(关闭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一种灯光开闭机构,包括箱体10和位于箱体10内的灯管20 ;在箱体10与灯管20垂直的一端面的上部固定一动力机构30 ;在动力机构3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分布在灯管20两侧的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401和第二连杆402 ;第一连杆401和第二连杆402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结构相同的第一转动支架501和第二转动支架502,其中该第一转动支架501和第二转动支架502的相对应的非端点处转动连接在箱体10的侧面;在所述的第一连杆401和第二连杆402的下端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结构相同的第一反射板601和第二反射板602 ;当动力机构30向上移动时,在第一 /第二连杆和第一 /第二转动支架的拉动下,第一反射板601和第二反射板602向外移动敞开;当动力机构向下移动时,第一反射板601和第二反射板602中间靠拢直至想紧贴实现灯光的遮挡。具体的,箱体10成立方体结构,当然具体可以根据需求设计成需要的形状。在箱体10内设置灯管20,该灯管20沿着箱体10的左右方向设置。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该灯管20为汞灯。为了能够实现对汞灯的灯光控制,需要在箱体10内灯管20的下方设置可以实现自动开闭的遮挡机构。具体的如下:在箱体10的左侧的上方设置一个动力机构30,该动力机构30的向下输出动力,具体其输出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杆401和第二连杆402,该第一连杆401和第二连杆402位于灯管20的上方且置于该灯管20的两侧。在第一连杆401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支架501,在第二连杆402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支架502,该第一转动支架501和第二转动支架502位于灯管20的两侧,且第一转动支架501和第二转动支架502的上部转动连接在箱体10的左侧面,分别为01点和02点,这样在动力机构30的竖直方向输出的时候会带动第一连杆401和第二连杆402上下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支架501和第二转动支架502绕着01点和02点转动。在第一转动支架501和第二转动支架502下端设置向外延伸的第一反射板601和第二反射板602,所述第一反射板601和第一转动支架501之间的角度小于90°,所述第二反射板602和第二转动支架502之间的角度小于90°,优选的第一反射板601和第一转动支架501之间的角度以及第二反射板602和第二转动支架502之间的角度均为70°。详细的,在动力机构30的输出端向下输出动力的时候,第一 /第二连杆向外运动,进而带动第一专转动支架501和第二转动支架502转动,具体是该第一专转动支架501和第二转动支架502向中间位置转动,因此可以带动第一反射板601和第二反射板602向中间靠拢直至相互紧贴进而防止灯管20的灯光穿过箱体10的底板102。当动力机构3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杆401和第二连杆402向上移动,其下端往中间靠拢,带动第一专转动支架501和第二转动支架502的下部往左、右侧移动,最终实现第一反射板601和第二反射板602敞开,让灯管20的灯光通过箱体10的底板102。更为详细的,动力机构30包括一个壳体301,在该壳体301的外侧固定一个步进电机302,该步进电机302沿着水平设置。该步进电机302的输出端设置在壳体301的内部。步进电机302连接偏心轮303,该偏心轮303转动连接在第一传动连杆304处,第一传动连杆304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第二传动杆305,该第二传动杆305穿过箱体10的上端面,并引入至箱体10内部,该第二传动杆305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401和第二连杆402,且该第二传动杆305绕着做上下的移动运动。具体的,在在第二传动杆305和第一传动杆304的活动连接处固定一感应探头01,该感应探头01与设置在壳体301内的限位感应装置306向对设置以实现对第二传动杆305的上移位移进行检测,该限位感应装置306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感应器3061和第二感应器3062 ;如此当感应探头01上升至第一感应器3061的时候步进电机302停止转动,当感应探头01下降到第二感应器3062的时候步进电机302也停止运动。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光开闭机构,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灯管,其特征在于:在箱体与灯管垂直的一端面的上部固定一动力机构;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分布在灯管两侧的结构相同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结构相同的第一转动支架和第二转动支架,其中该第一转动支架和第二转动支架的相对应的非端点处转动连接在箱体的侧面;在所述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下端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结构相同的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当动力机构向上移动时,在第一/第二连杆和第一/第二转动支架的拉动下,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向外移动敞开;当动力机构向下移动时,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中间靠拢直至想紧贴实现灯光的遮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双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