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设置在本车上,在判断出需要躲避后车和/或后方其它障碍物碰撞时,生成并发送用于控制本车执行避让后车和/或后方其它障碍物操作的第一制动指令;电机控制器,设置在本车上,用于接收第一制动指令并控制电机执行第一制动操作;电机,设置在本车上,用于在第一制动指令的指示下执行第一制动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后车只能主动采取措施以防止撞上前车,而前车无法采取措施避让后车的碰撞,导致无法克服前后车发生碰撞的概率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与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因其方便、快捷的特性,早已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工具,但同时由交通事故所导致的车毁人亡惨剧也时有发生。从各种交通事故的分析来看,汽车前、后端发生碰撞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为了尽量保护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传统的汽车在前、后部都设计有保险杠等防撞缓冲装置。近年来,部分高端车型还配备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使车辆在接近前方车辆或其它障碍物时可以进行自主制动,以避免或减缓车辆与前方车辆或其它障碍物发生碰撞,如在相关技术中提供一种基于车辆之间通信的AEB控制装置及方法,能够在发生碰撞状况下驾驶者处理不当时实施紧急制动,以避免发生碰撞事故或减少受害程度,而且弥补了驾驶者驾驶技术不熟等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中,仅针对本车可能与前方车辆或其它障碍物发生碰撞的情况进行考虑,实施紧急制动以避免发生碰撞事故或减少受害程度;而未考虑前方车辆或后方车辆无法制动停止或未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时,可能撞上本车时的碰撞情况。如本车停止或正常行驶时,后方车辆由于车速过快且制动力不足而导致可能发生两车碰撞事故,以及前方车辆倒车时,由于前方车辆驾驶员分心或存在盲区情况下而导致可能发生两车碰撞事故。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后车只能主动采取措施以防止撞上前车,而前车无法采取措施避让后车的碰撞,导致无法克服前后车发生碰撞的概率大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设置在本车上,在判断出需要躲避后车和/或后方其它障碍物碰撞时,生成并发送用于控制上述本车执行避让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操作的第一制动指令;电机控制器,设置在上述本车上,用于接收上述第一制动指令并控制电机执行第一制动操作;上述电机,设置在上述本车上,用于在上述第一制动指令的指示下执行第一制动操作。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后端雷达,设置在上述本车的后端,用于测量上述本车与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第一相对参数;上述整车控制器还用于依据上述后端雷达测量的第一相对参数生成用于控制上述本车执行避让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操作的第一制动指令。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相对参数包括:上述本车与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相对距离及其相对速度,上述整车控制器在以下情况下判断出需要躲避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的碰撞:当上述本车与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上述本车与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预设相对距离限定值,且上述本车与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相对速度大于上述本车与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预设相对速度限定值时。进一步地,上述电机在上述第一制动指令的指示下执行上述第一制动操作包括:将上述电机的当前状态设置为电动状态;增加上述电机的扭矩;控制上述电机正转。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前端雷达,设置在上述本车的前端,用于测量上述本车与前车和/或前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第二相对参数;上述整车控制器还用于在判断出需要躲避前车和/或前方其它障碍物碰撞时,依据上述前端雷达测量的第二相对参数生成并发送用于控制上述本车执行避让上述前车和/或上述前方其它障碍物操作的第二制动指令。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相对参数包括:上述本车与上述前车和/或上述前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相对距离及其相对速度,上述整车控制器在以下情况下判断出需要躲避上述前车和/或上述前方其它障碍物的碰撞:当上述本车与上述前车和/或上述前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上述本车与上述前车和/或上述前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预设相对距离限定值,且上述本车与上述前车和/或上述前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相对速度大于上述本车与上述前车和/或上述前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预设相对速度限定值时。进一步地,上述整车控制器在以下情况下判断出需要躲避上述前车和/或上述前方其它障碍物的碰撞:当上述本车与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上述本车与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预设相对距离限定值,且上述本车与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相对速度大于上述本车与上述后车和/或上述后方其它障碍物之间的预设相对速度限定值时。进一步地,上述电机在上述第二制动指令的指示下执行第二制动操作包括:将上述电机的当前状态设置为电动状态;增加上述电机的扭矩;控制上述电机反转。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加速踏板和/或制动踏板,设置在上述本车上,用于在上述电机执行上述第一制动操作时,调整自身的开度。进一步地,上述系统还包括:蜂鸣器和/或仪表,设置在上述本车上,用于在上述电机执行上述第一制动操作的同时,提示驾驶员上述本车当前处于避让状态。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本车自动避让其它车辆和/或其它障碍物的方式,通过设置在本车上的整车控制器在判断出需要躲避后车和/或后方其它障碍物碰撞时,生成并发送用于控制本车执行避让后车和/或后方其它障碍物操作的第一制动指令;设置在本车上的电机控制器用于接收第一制动指令并控制电机执行第一制动操作;设置在本车上的电机,用于在第一制动指令的指示下执行第一制动操作,达到了主动避开前方或后方靠近且有可能发生碰撞的车辆,避免发生碰撞事故或减缓碰撞程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前后车发生碰撞的概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后车只能主动采取措施以防止撞上前车,而前车无法采取措施避让后车的碰撞,导致无法克服前后车发生碰撞的概率大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车辆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设置在本车上,在判断出需要躲避后车和/或后方其它障碍物碰撞时,生成并发送用于控制所述本车执行避让所述后车和/或所述后方其它障碍物操作的第一制动指令;电机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车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制动指令并控制电机执行第一制动操作,其中,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本车上,用于在所述第一制动指令的指示下执行第一制动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南极,朱波,饶淼涛,王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