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包括豁角型矩形框架,所述豁角型矩形框架的竖向边肋和顶边肋采用异型L型钢;在豁角型矩形框架内部竖直方向上设置多根第一支撑肋;在豁角型矩形框架内部水平方向上设置多根第一加劲肋;在豁角型矩形框架的四角以及豁角型矩形框架与第一支撑肋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支撑加劲板;在第一支撑加劲板的内外两侧焊接第二钢筋网片,且第二钢筋网片与豁角型矩形框架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异型L型钢上预开有螺栓孔;在豁角型矩形框架内部填充隔音保温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装的房屋具体是一种集抗震、抗台风、节能、防火、隔音、耐久、舒适、美观、经济于一体的新型民用普适性建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造领域,具体是一种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
技术介绍
住宅建设中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问题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住宅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涉及到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目前,我国近400亿m2既有建筑中,99%属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的近20亿m2建筑中95%仍属高能耗建筑,其单位面积能耗约占总能耗28%,再加上建材生产的能耗,用于建筑的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0%。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建筑行业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传统建筑存在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繁琐、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及噪音污染、耗费人工水电资源过多、建筑物本身保温隔热作用差、能耗高等缺陷。近年来涌现出的工厂化方式建造的房屋改善了这种状况,但仍然存在众多不足之处。按几种代表性类别进行阐述:1、木制房屋: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木质房屋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同时节省了二次装修的时间和成本,减少了噪音污染和建筑垃圾的产生,现场没有湿作业,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不足之处是:防火性能差,耐腐蚀性差,保温效果差、节能率较低,消耗森林资源。2、钢结构房屋,目前却大多数的生产工业化房屋的企业是采用钢结构建筑体系,最主流的是轻钢框架结构体系和轻钢密檩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房屋,其建造方式是:第一步,在现场搭建钢结构;第二步,结构表面钉、挂维护性板材;第三步现场浇筑或直接填充墙体、楼层、屋面等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隔音材料;最后进行二次装修等,其优点是: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等,但由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加工工艺、建造方式及选用的维护材料的不同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缺陷和不足之处:(1)普遍存在工厂化程度低的缺陷,工厂化率不足30%,70%以上的工序需在施工现场完成,现场材料尺寸小,规格多,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结构误差以及延误工期;(2)采用焊接作业方式施工的房屋会导致结构变形和结构误差增大,同时现场监管不到位造成的防腐处理不严格会严重影响房屋使用寿命;(3)采用彩钢板做维护板的房屋防火性能较差,耐腐蚀性差,寿命短;(4)采用现浇方式填充保温混凝土的增加施工周期,污染环境,水资源浪费;(5)采用聚苯及岩棉材料做填充物方式的材料易老化、耐腐蚀性差,不环保,部分易燃存在安全隐患;(6)轻钢框架结构体系通常把起维护及保温隔热作用的板材包覆在钢结构内外表面,采用这种结构的钢用量较大,板材较厚,大大增加了墙体的厚度,减少了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造成土地的浪费;(7)轻钢密檩结构体系的房屋钢结构非常纤薄、密集,造成加工及施工工序过多,施工周期长,造成人工和时间的浪费。3、集装箱房屋就是用集装箱改装的房屋,优点是:工厂化程度高,可在工厂内一次性完成房屋的整体制作、整体装修,可整体运输,可以实现出厂直接入住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受运输条件制约,单栋房屋长、宽、高的尺寸都有限制,使用空间有限、户型格局比较狭小拥挤,同时外形相对单一、保温隔热性能差、居住舒适度不高、只能用作临建来使用。4.现有的模块化房屋制造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单个房间作为一个建筑单元,在工厂整体制造,到现场再组合,类似于集装箱房屋,因此优点和不足不做赘述;另一类是把构成房屋结构和主体的几个要素:梁、柱、墙板、地板、屋面、楼板单独作为一个建筑单元或把其中的两种及以上能共同作用、相临接触的要素组合为一个建筑单元在工厂预制成建筑模块,现场通过快速拼装的方式建造房屋。这一类技术有采用钢筋砼结构模块的、也有采用钢结构模块的。其优点是:工厂化程度高,工厂作业所占比例基本达到80%以上;结构精度高、现场施工误差小、抗震性能好;很少或没有湿作业;现场材料规格少、施工简单、减少污染和浪费;组合灵活、造型多变、外型美观。由于现有技术的在生产及施工中的存在差异,各自的不足之处也各不相同;(1)钢筋砼结构的模块生产过程使用模具浇筑成形的,现场组合连接的方式多为插接再用混凝土灌缝养护固定,因此不足的地方是初期设备投入大,材料本身保温性能差,热能耗高,需要增加节能二次施工的时间和成本;现场避免不了湿作业;材料笨重,构件插接固定过程耗费的机械功和时间成本多;许多预埋件挂件等的制作或安装再砼结构上的过程费时费力;(2)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最重要的也最易出现不足的地方是处理构件连接的问题、冷桥的问题和防火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细节处理不当都会造成工序的重复或增多、工期的延长、结构的耐久性降低、以及安全隐患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用其组装的房屋适用于非地震区及抗震地区、房屋层数在四层以内的,使用寿命50年以上的民用建筑,并且适用于对舒适度及外观要求较高的临时性建筑和可拆移性建筑。该房屋是在模块化房屋建造概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建筑模块的节能问题、加工问题、运输问题以及施工中的连接、便捷和可靠性问题、冷桥的处理问题和模块自身的防火、节能问题等各个细节,从而演化出来的一种采用本技术所独创的、特制的冷弯型钢组合成的立体轻钢框架同轻质保温混凝土、发泡水泥等内填充材料以及饰面材料复合而成的具有结构受力、保温和维护等多重功能的建筑模块像搭积木似得快速装配式建屋的建筑体系,从而构建起更高的工业化程度、更少的施工环节、更快的建造速度、更牢靠的结构连接、彻底地杜绝冷桥、更低的综合造价、更灵活的空间组合;该房屋具体是一种集抗震、抗台风、节能、防火、隔音、耐久、舒适、美观、经济于一体的新型民用普适性建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包括豁角型矩形框架,所述豁角型矩形框架的底边肋采用C型钢,豁角型矩形框架的竖向边肋和顶边肋采用异型L型钢;在豁角型矩形框架内部竖直方向上,每间隔800-1000mm设置一根第一支撑肋;在豁角型矩形框架内部水平方向上,每间隔800-1000mm设置一根第一加劲肋;在豁角型矩形框架的四角以及豁角型矩形框架与第一支撑肋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支撑加劲板;在第一支撑加劲板的内外两侧焊接第二钢筋网片,且第二钢筋网片与豁角型矩形框架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异型L型钢上预开有螺栓孔;在豁角型矩形框架内部填充隔音保温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豁角型矩形框架内部竖直方向上,每间隔900mm设置一根第一支撑肋;在豁角型矩形框架内部水平方向上,每间隔900mm设置一根第一加劲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豁角型矩形框架的底边肋采用C154型钢,第一支撑肋采用C100型钢,第一加劲肋采用C100型钢;第一支撑加劲板采用三角形钢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第一支撑肋之间预留有第一门窗洞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钢筋网片采用规格为Φ30200的冷拔低碳钢筋网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填充隔音保温层的同时预埋线盒和线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朝室外的一侧设置保护层,在保护层外设置饰面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音保温层采用发泡水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层包括玻纤网格布以及玻纤网格布外涂抹的抗裂砂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饰面层采用自流平水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组装房屋,极大地简化了施工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豁角型立体轻钢框架结构复合墙板,包括豁角型矩形框架(31),其特征在于,所述豁角型矩形框架(31)的底边肋采用C型钢,豁角型矩形框架(31)的竖向边肋和顶边肋采用异型L型钢(100);在豁角型矩形框架(31)内部竖直方向上,每间隔800‑1000mm设置一根第一支撑肋(32);在豁角型矩形框架(31)内部水平方向上,每间隔800‑1000mm设置一根第一加劲肋(34);在豁角型矩形框架(31)的四角以及豁角型矩形框架(31)与第一支撑肋(3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支撑加劲板(35),在第一支撑加劲板(35)的内外两侧焊接第二钢筋网片(36),且第二钢筋网片(36)与豁角型矩形框架(31)的周围点焊连接为一个整体;在异型L型钢(100)上预开有螺栓孔(101);在豁角型矩形框架(31)内部填充隔音保温层(10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斌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斌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