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料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301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料阀,该排料阀包括阀体(3)、旋转体和第一冷却通路(6),所述阀体为水平放置的圆筒体形状,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31)和出料口(32);所述旋转体包括设置有多个叶片(4)的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贯穿所述阀体,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圆筒体内;所述第一冷却通路包括第一入口(61)、第一出口(62)和第一冷却通道(63),所述第一入口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分布于所述叶片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排料阀的第一冷却通道能充分冷却叶片以及旋转轴,使叶片和旋转轴能够保持较低并且稳定的温度,保证在工作时叶片与阀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在高温条件下排放物料的排料阀
技术介绍
排料阀用于固体颗粒或者粉尘类物料的排出或者用于向其它装置给料,在煤炭、冶金、水泥等多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工作物料具体应用场合的不同,排料阀有时需要在高温下工作,用于高温物料的排料。下面以排料阀在煤炭热解提质方面应用来为例来说明。在中国包括褐煤在内的低阶煤存量丰富,低阶煤含水量高、热值低、挥发分高,不适合长距离运输和利用,使得其开发和利用受到很大限制,为提高包括褐煤在内的低阶煤的利用价值和拓宽其应用市场,对低阶煤进行提质的一种方法是热解,以获得半焦及附加值更高的焦油。热解提质有多种工艺方法,按照加热温度分类有低温(500?600°C)热解、中温(约750°C)热解等,这些工艺方法中存在一个共同的棘手问题,即热解半焦需要热排料,而现有的排料阀却难以适应热排料的要求。目前用于热排料的排料阀在使用中常出现内部组件变形而漏气和卡料的现象,导致运行不畅,而且在卡料过程中部分物料被挤压粉碎,产生粉尘,此外排料阀长期在高温下使用导致其寿命较短。因此,需要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排料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料阀,该排料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运行顺畅并能减少对物料的破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料阀,该排料阀包括:阀体,该阀体形成为水平放置的圆筒体形状,该圆筒体的水平两端封闭,该圆筒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旋转体,该旋转体包括设置有多个叶片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圆筒体同轴设置并可转动地贯穿所述阀体,所述叶片位于所述圆筒体内;和第一冷却通路,该第一冷却通路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和连接该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的第一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入口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分布于所述叶片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排料阀设置有第一冷却通路,该第一冷却通路具有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以及分布于叶片中的第一冷却通道,在工作时冷却介质能充分冷却叶片以及旋转轴,使叶片和旋转轴能够保持较低并且稳定的温度,叶片的热膨胀量较小,在此条件下能够避免叶片与阀体圆筒壁因膨胀而发生抵触的情况,从而保证在工作时叶片与阀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可控,这样既能使排料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又不会因为间隙中卡入物料颗粒而使运行不畅,同时也避免了物料颗粒在间隙中被挤压破碎而产生粉尘。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在每个所述叶片中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在每个所述叶片中沿所述旋转轴径向方向往复折返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在每个所述叶片中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入口且沿所述旋转轴径向方向延伸的入流管道、邻近所述第一出口且沿所述旋转轴径向方向延伸的出流管道以及连通于所述入流管道和出流管道之间的多条橫向管道,所述入流管道与第一入口连通,所述出流管道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在每个所述叶片中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往复折返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通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转轴内的旋转轴冷却通道,该旋转轴冷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冷却通道的流通截面积小于单个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流通截面积。优选地,每个所述叶片由多个叶片组件装配或拼焊而成。优选地,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叶片的外部边缘距离所述圆筒体的内壁的距离为0.15mm至0.3mm。优选地,所述排料阀还包括第二冷却通路,所述第二冷却通路包括第二入口、第二出口和连接该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的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均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壁上,所述第二冷却通道位于所述阀体的壁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阀体的壁的顶部和底部。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在所述阀体的壁中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排料阀还包括泵和冷却液容器,该冷却液容器通过所述泵连通于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连通于所述冷却液容器。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通路和连接该第一冷却通路的所述泵和冷却液容器与所述第二冷却通路和连接该第二冷却通路的所述泵和冷却液容器相互独立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排料阀的主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排料阀阀体部分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排料阀的俯视图。图4是冷却通道的第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图5是冷却通道的第二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图6是冷却通道的第三种优选结构示意图。图7是冷却通道的第一种优选结构设置于四片叶片中的效果示意图。图8是冷却通道的第二种优选结构设置于四片叶片中的效果示意图。图9是冷却通道的第三种优选结构设置于四片叶片中的效果示意图。图10是冷却通道采用第二种优选结构时,排料阀的叶片沿第一冷却通道的延伸方向部分剖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动力装置2传动装置3阀体4叶片5旋转轴6第一冷却通路7第二冷却通路8过滤组件31进料口32出料口61第一入口62第一出口63第一冷却通道64旋转轴冷却通道71第二入口72第二出口73第二冷却通道631入流管道632出流管道633横向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参见图1至图3以及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排料阀包括阀体3、旋转体和第一冷却通路6。阀体3的主体部分形成为水平放置的圆筒体形状,该圆筒体的水平两端封闭,该圆筒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 31和出料口 32,物料可以从顶部进料口 31进入排料阀,从底部的出料口 32排出。所述旋转体包括旋转轴5和设置在该旋转轴5上的多个叶片4,所述旋转轴5与所述圆筒体同轴设置并可转动地贯穿所述阀体3,旋转轴5穿过所述阀体3的两端的方式可以为机械领域常见连接方式,比如通过轴承连接以使旋转轴能够相对阀体3旋转,在连接部位还可以采用一定的密封措施以防止物料泄漏。所述叶片4在所述圆筒体内位于所述进料口 31和出料口 32之间,所述叶片4最好与旋转轴5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阀体3与所述叶片4的旋转周向相对应的内壁形成为相应的圆弧形,与叶片4的旋转面相配合。所述第一冷却通路6包括第一入口 61、第一出口 62和连接该第一入口 61和第一出口 62的第一冷却通道63,所述第一入口 61设置于所述旋转轴5的一端,所述第一出口 62设置于所述旋转轴5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冷却通道63分布于所述叶片4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排料阀设置有第一冷却通路,该第一冷却通路包括设置在旋转轴上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以及分布于叶片中的第一冷却通道,在工作时冷却通路中通入冷却介质,比如可采用水作为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在冷却通道中流通而能够直接对叶片进行冷却,使叶片以及旋转轴保持较低的并且稳定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排料阀

【技术保护点】
排料阀,其特征在于,该排料阀包括:阀体(3),该阀体(3)形成为水平放置的圆筒体形状,该圆筒体的水平两端封闭,该圆筒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31)和出料口(32);旋转体,该旋转体包括设置有多个叶片(4)的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与所述圆筒体同轴设置并可转动地贯穿所述阀体(3),所述叶片(4)位于所述圆筒体内;和第一冷却通路(6),该第一冷却通路(6)包括第一入口(61)、第一出口(62)和连接该第一入口(61)和第一出口(62)的第一冷却通道(63),所述第一入口(61)设置于所述旋转轴(5)的一端,所述第一出口(62)设置于所述旋转轴(5)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冷却通道(63)分布于所述叶片(4)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国陈微吴昌宁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