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253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20:42
一种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包括扭扭车壳体,该扭扭车壳体包括一对相互对称设置且彼此相连的踩踏部及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一对踩踏部两端的一对轮毂电机,所述一对踩踏部顶部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对踏板,在所述扭扭车壳体上且位于一对踏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由所述扭扭车壳体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的一对第一内阶面,所述一对第一内阶面中间分别开设有一对透光孔,在所述一对第一内阶面上卡接有一对导光环,所述一对导光环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二内阶面,所述第二内阶面上还卡接有一对防止扭扭车壳体内的光线直接射出用的遮光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成本低廉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
技术介绍
】扭扭车又叫电动平衡车、体感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目前的扭扭车顶部的导光环由于没有遮挡,因此扭扭车内的光线直接由扭扭车内射出,因而会照射到操作者的眼部,使操作者不易看清前方来物,从而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成本低廉的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包括扭扭车壳体,该扭扭车壳体包括一对相互对称设置且彼此相连的踩踏部及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一对踩踏部两端的一对轮毂电机,所述一对踩踏部顶部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对踏板,在所述扭扭车壳体上且位于一对踏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由所述扭扭车壳体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的一对第一内阶面,所述一对第一内阶面中间分别开设有一对透光孔,在所述一对第一内阶面上卡接有一对导光环,所述一对导光环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二内阶面,所述第二内阶面上还卡接有一对防止扭扭车壳体内的光线直接射出用的遮光片。每个第一内阶面上分别设有二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接槽,每个第二内阶面上分别设置有二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卡接槽。每个导光环为与每个第一内阶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半圆形片状体,所述导光环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内阶面的尺寸。每个遮光片为与每个第二内阶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半圆形片状体,所述遮光片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内阶面的尺寸。每个导光环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相对侧的弧形边沿处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卡接用的第一卡接扣,所述导光环的第一卡接扣与所述第一卡接槽相卡接。每个遮光片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相对侧的弧形边沿处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对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卡接用的第二卡接扣,所述遮光片的第二卡接扣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相卡接。所述遮光片为形状与导光环的第二内阶面的形状相对应的黑色片状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扭扭车内的光线直接由扭扭车顶部射出,照射到操作者的眼部使操作者不易看清前方来物,从而容易发生事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在扭扭车顶部的导光环上安装有黑色的遮光片,因此,使导光环中间的光线减弱,使周边的光线更柔和,使扭扭车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包括扭扭车壳体10,该扭扭车壳体包括一对相互对称设置且彼此相连的踩踏部11及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一对踩踏部11两端的一对轮毂电机12。所述一对踩踏部11顶部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对踏板111。在所述扭扭车壳体10上且位于一对踏板111之间分别设置有由所述扭扭车壳体10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的一对第一内阶面13。所述一对第一内阶面13中间分别开设有一对透光孔131,在所述一对第一内阶面13上卡接有一对导光环14。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在于:所述一对导光环14上还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二内阶面141。在所述第二内阶面141上还卡接有一对防止扭扭车壳体内的光线直接射出用的遮光片15。如图1,更具体地,每个第一内阶面13上分别设有二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接槽132。每个第二内阶面141上分别设置有二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卡接槽1411。每个导光环14为与每个第一内阶面13的形状相对应的半圆形片状体,所述导光环14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内阶面13的尺寸。每个遮光片15为与每个第二内阶面141的形状相对应的半圆形片状体。所述遮光片15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内阶面141的尺寸。每个导光环14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32相对侧的弧形边沿处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32卡接用的第一卡接扣142。所述导光环的第一卡接扣142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32相卡接。每个遮光片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411相对侧的弧形边沿处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对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411卡接用的第二卡接扣14111。所述遮光片的第二卡接扣14111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411相卡接。所述遮光片15为形状与导光环的第二内阶面141的形状相对应的黑色片状体。由于在导光环上装有遮光片,因此可有效使导光环中间的光线减弱,使周边的光线更柔和,使扭扭车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揭示,但是本技术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技术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
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主权项】1.一种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包括扭扭车壳体(10),该扭扭车壳体包括一对相互对称设置且彼此相连的踩踏部(11)及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一对踩踏部(11)两端的一对轮毂电机(12),所述一对踩踏部(11)顶部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对踏板(111),在所述扭扭车壳体(10)上且位于一对踏板(111)之间分别设置有由所述扭扭车壳体(10)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的一对第一内阶面(13),所述一对第一内阶面(13)中间分别开设有一对透光孔(131),在所述一对第一内阶面(13)上卡接有一对导光环(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导光环(14)上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二内阶面(141),所述第二内阶面(141)上还卡接有一对防止扭扭车壳体内的光线直接射出用的遮光片(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内阶面(13)上分别设有二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接槽(132),每个第二内阶面(141)上分别设置有二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卡接槽(14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光环(14)为与每个第一内阶面(13)的形状相对应的半圆形片状体,所述导光环(14)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内阶面(13)的尺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遮光片(15)为与每个第二内阶面(141)的形状相对应的半圆形片状体,所述遮光片(15)的外围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内阶面(141)的尺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光环(14)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32)相对侧的弧形边沿处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32)卡接用的第—^接扣(142),所述导光环的第—^接扣(142)与所述第—^接槽(132)相卡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遮光片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411)相对侧的弧形边沿处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对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411)卡接用的第二卡接扣(14111),所述遮光片的第二卡接扣(14111)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411)相卡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15)为形状与导光环的第二内阶面(141)的形状相对应的黑色片状体。【专利摘要】一种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包括扭扭车壳体,该扭扭车壳体包括一对相互对称设置且彼此相连的踩踏部及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一对踩踏部两端的一对轮毂电机,所述一对踩踏部顶部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对踏板,在所述扭扭车壳体上且位于一对踏板之间分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扭车的防透光结构,包括扭扭车壳体(10),该扭扭车壳体包括一对相互对称设置且彼此相连的踩踏部(11)及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一对踩踏部(11)两端的一对轮毂电机(12),所述一对踩踏部(11)顶部分别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对踏板(111),在所述扭扭车壳体(10)上且位于一对踏板(111)之间分别设置有由所述扭扭车壳体(10)顶部向下凹陷形成的一对第一内阶面(13),所述一对第一内阶面(13)中间分别开设有一对透光孔(131),在所述一对第一内阶面(13)上卡接有一对导光环(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导光环(14)上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二内阶面(141),所述第二内阶面(141)上还卡接有一对防止扭扭车壳体内的光线直接射出用的遮光片(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祥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辰多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