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又兰专利>正文

炙疗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909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炙疗器具,其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及下盖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机构,用于将所述上盖及下盖卡扣在一起,所述下盖上设有出气孔,所述炙疗器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燃烧筒,所述燃烧筒的表面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燃烧筒内设有用于收容待燃烧药物的收容腔。上述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燃烧筒,使得炙疗药物的放置变得更加方便,而且燃烧筒本身也可以阻止药物燃烧后的灰泄露至外部,更加的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理疗保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炙疗器具
技术介绍
艾炙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灸疗是一种在人体某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疗方法,施灸点皮肤外温度上升高达130°C左右,皮肤内温度最高在56°C左右。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变化和表皮不同,灸刺激不仅涉及浅层,也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斑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研究发现艾灸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人体既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又是一个良好的红外吸收体,艾灸的近红外辐射为肌体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艾灸所发出的近红外光量子能为肌体所调控。在艾灸疗法过程中,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是一种有利于刺激穴位的信息照射,在“产生受激共振”的基础上,借助于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状态,调控肌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恢复正常机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方便患者进行艾炙治疗的专用器具,方便施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炙疗器具,其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及下盖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机构,用于将所述上盖及下盖卡扣在一起,所述下盖上设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炙疗器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燃烧筒,所述燃烧筒的表面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燃烧筒内设有用于收容待燃烧药物的收容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筒包括筒体以及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筒体开口一端的筒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筒还包括设于所述筒体底部的筒座,所述筒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上,所述筒体由一个长方形的带有网孔的金属片卷制而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透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燃烧筒的表面,所述透气孔的直径小于3毫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炙疗器具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盖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一个悬空设置的支撑杆;所述燃烧筒的两端形成有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通孔从而将所述燃烧筒支撑在所述壳体内的中间部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燃烧筒的长度,且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设有防止所述燃烧筒滑动的阻止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下盖上具有多个冲孔,而被冲切形成所述冲孔的冲孔部的一端仍与所述下盖的主体一体连接,并形成夹持部,所述支撑座被所述夹持部固定于所述下盖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由一金属丝弯曲形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的侧壁上设有侧壁进气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上设有多个顶部进气孔,所述炙疗器具还包括进气调节盖,所述进气调节盖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顶部进气孔相对应的调节孔,所述进气调节盖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上盖上,通过所述进气调节盖相对所述上盖的旋转调节所述顶部进气孔的进气量。上述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燃烧筒,使得炙疗药物的放置变得更加方便,而且燃烧筒本身也可以阻止药物燃烧后的灰泄露至外部,更加的卫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炙疗器具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炙疗器具100,其包括一个壳体10,壳体10包括上盖11及下盖12,上盖11及下盖1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机构,用于将上盖11及下盖12卡扣在一起。如图1所示,在下盖12侧壁的内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包括二个相互对称的)凸点121,而在上盖11底部设有与凸点121对应的缺口 111,而且缺口 111处还设有阻止部112,将上盖11与下盖12相互对准,使得凸点121正好对应缺口 111,然后将上盖11与下盖12相互扣后再将上盖与下盖相互旋转,使得凸点121恰好被缺口 111所阻挡,则上盖11就被固定于下盖12上。下盖12上设有出气孔122,用于让炙疗时产生的烟雾能够经过出气孔到达患者的治疗部位。上盖11大体呈筒状,其侧壁上设有侧壁进气孔113,侧壁朝气孔113可具有多个,且可以分组设置。上盖11的顶面上设有多个顶部进气孔114。顶部进气孔114可具有多个,且可以分组设置。炙疗器具100还可包括进气调节盖20,进气调节盖20上设有多个与顶部进气孔114相对应的调节孔22,进气调节盖20通过螺丝202固定于上盖11的顶面上,通过进气调节盖20相对上盖11的旋转调节顶部进气孔114的进气量,例如完合露出顶部进气孔114或者完全封闭顶部进气孔114。由于进气调节盖20的设置,使得炙疗器具100的进气量能够调节,从而调节燃烧速度。炙疗器具100还包括设于壳体10内的燃烧筒30,燃烧筒30的表面上设有多个透气孔302,燃烧筒30内设有用于收容待燃烧药物的收容腔。燃烧筒30包括筒体31以及可拆卸地设于筒体31开口一端的筒盖32。燃烧筒30还包括设于筒体31底部的筒座33,筒座33固定连接于筒体31上,筒体31由一个长方形的带有网孔的金属片卷制而成,大体上呈圆柱状。多个透气孔302均匀分布于所述燃烧筒的表面,透气孔的直径可小于3毫米。通过设置燃烧筒30,使得炙疗药物的放置变得更加方便,而且燃烧筒30本身也可以阻止药物燃烧后的灰泄露至外部,更加的卫生。下盖12上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下盖12上的支撑座40,支撑座40包括一个悬空设置的支撑杆41 ;燃烧筒30的两端形成有通孔304,支撑杆41穿过通孔304从而将燃烧筒30支撑在壳体10内的中间部位。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40由一金属丝弯曲形成。支撑杆41的长度大于燃烧筒30的长度,且支撑杆41的末端设有防止燃烧筒30滑动的阻止部412。所述阻止部,例如是一段翘曲的结构。通过设置阻止部412,可以防止燃烧筒30固定于支撑杆41上时从支撑杆41上滑落,提升稳定性。下盖12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且下盖12上具有多个冲孔123,而被冲切形成所述冲孔123的冲孔部的一端仍与所述下盖12的主体一体连接,并形成夹持部124,支撑座40被夹持部124固定于下盖12上。例如,形成支撑座的金属丝被夹持部124夹持在下盖12上。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夹持部124,可以采用冲压工艺,成本低,制作方便,效率高。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炙疗器具,其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上盖及下盖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机构,用于将所述上盖及下盖卡扣在一起,所述下盖上设有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炙疗器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燃烧筒,所述燃烧筒的表面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燃烧筒内设有用于收容待燃烧药物的收容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又兰
申请(专利权)人:龚又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