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伦兴专利>正文

用于手表壳面的磨削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6886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5:42
一种抛磨精度、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且磨削抛光集于一机完成的用于手表壳面的磨削抛光装置。其包括设置在Z向立柱上主磨机构和副磨机构,在主磨机构与副磨机构之间设有工件装卡台,在主磨机构与工件装卡台之间设有工件定位平面相对立的三个装卡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小、精、简、廉的针对手表壳表面进行磨削抛光的专用设备。其只需单机集成多工序磨抛就可完成相关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适应钟表业小批量高精度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不要求工人具有高水平的抛光技术就能高效、高精度生产;充分运用数字控制技术,不同批次生产相同产品时设备可以采用历史数据技术生产,而不依赖人工经验,减少人工技术费用;设备投资成本低、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表壳的磨削抛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手表壳外表面进行精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手表表壳的外表面(包括正面、内面和背面),在装配前均需进行表面磨削抛光,现有技术中对手表壳表面进行磨削抛光操作,通常是在不同功能的设备上分开完成的。采用该种方法对手表表壳进行磨抛存在以下不足:1)采用设备时,抛光表面精度不高;2)单机装夹一次只能磨抛一面或者少数表面;3)多数设备的数字控制技术水平低;4)设备体量大,设备自身的技术集成化程度低;5)手表壳体积小,结构复杂,异形面多,表面光洁要求高,行业产量大但款式多,单件小批生产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抛磨精度、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且磨削抛光集于一机完成的用于手表壳面的磨削抛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用于手表壳面的磨削抛光装置,包括数控系统、由Z向立柱和机座构成的机台,在立柱上部设有主磨机构,在主磨机构下方设有副磨机构,在主磨机构与副磨机构之间设有工件装卡台,在主磨机构与工件装卡台之间设有工件定位平面相对立的三个装卡头。所述主磨机构包括悬挂式垂直方向移动的第一装卡台、设置于第一装卡台下表面上且工件定位平面朝下的第二装卡头和安装在第一装卡台右侧部且能360度回转的磨抛头组件。所述副磨机构包括X和Y方向移动的第二装卡台和设置于第二装卡台前侧面上且能360度回转的磨抛头组件。所述工件装卡台设置于副磨机构中的第二装卡台顶面,在该顶面设有工件定位平面朝上的第一装卡头和第三装卡头。所述磨抛头组件由固定在旋转轴上的电主轴和设置于电主轴两端的磨抛头组成。所述三个装卡头均由回转台和带有自动涨芯卡紧工件的装置构成,回转台能携工件在水平面上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同一 Z向立柱上设置可对手表壳8正面背面进行磨削抛光的主磨机构、副磨机构和工件装卡台,使得本技术成为一种小、精、简、廉的针对手表壳表面进行磨削抛光的专用设备。其只需单机集成多工序磨抛就可完成相关工作。本技术能够适应钟表业小批量高精度生产,自动化程度高,不要求工人具有高水平的抛光技术就能高效、高精度生产;充分运用数字控制技术,不同批次生产相同产品时设备可以采用历史数据技术生产,而不依赖人工经验,减少人工技术费用;设备投资成本低、体积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Z向立柱1、机座2、主磨机构3、第一装卡台31、副磨机构4、第二装卡台41、磨抛头组件5、旋转轴51、电主轴52、磨抛头53、工件装卡台6、装卡头7、第一装卡头71、第二装卡头72、第三装卡头73、回转台74、表壳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用于手表壳8面的磨削抛光装置适用于对金属手表表壳8的正面、背面和内面进行粗精磨抛。本技术包括数控系统和操作主机(以下简称机台),数控系统与机台可以分离设置,也可集成于一体,机台由呈“L”型的Z向立柱1和设置于立柱1底部的机座2构成。本技术的特点是:在Z向立柱1的上部设置主磨机构3,在主磨机构3下方、立柱1的中部设置副磨机构4以及在主磨机构3与副磨机构4之间设置安装表壳8工件的工件装卡台6。在工件装卡台6上设有二个装卡头7分别为安装在该装卡台左边和右边的第一装卡头71和第三装卡头73,第一装卡头71第三装卡头73的工件定位平面朝上。所述主磨机构3包括悬挂式可在Z方向上下移动的第一装卡台31、设置于第一装卡台31下表面上的第二装卡头72和安装在第一装卡台31右侧部(图1中面向图外的一侧为前侧,图的左向为左侧,右向为右侧,下同)且能360度回转的磨抛头组件5。第二装卡头72介于第一装卡头71与第三装卡头73之间,其工件定位平面朝下。所述副磨机构4包括可在X和Y方向移动的第二装卡台41和设置于第二装卡台41前侧面上且能360度回转的磨抛头组件5。所述工件装卡台6即为第二装卡台41的顶面。主磨机构3和副磨机构4中的磨抛头组件5相同均由固定在旋转轴51上的电主轴52和设置于电主轴52两端的磨抛头53组成。第一装卡头71、第二装卡头72和第三装卡头73均由回转台74和带有自动涨芯卡紧工件的装置构成,回转台74可携工件在水平面上旋转。在机座2上设有可使第二装卡台41在X和Y方向上移动的导轨及驱动装置。所述导轨由X轴轨和Y轴轨构成,两轴轨叠置成“十”字型,Y轴轨的底部卡置在X轴轨上的卡槽中并在X向电机的驱动下随X轴轨在X方向上往复移动;Y轴轨的滑轨置于第二装卡台41底面上的滑槽中,在Y向电机的驱动下第二装卡台41在所述滑轨上沿Y方向往复移动。技术特点:1.通过设置于主磨机构3和副磨机构4上的磨抛头组件5,在工件不翻身的条件下,其可完成手表壳8零件里外各表面的磨抛。2.磨抛头组件5中有二个磨抛头53,分别设置在电主轴52的两端,磨抛工作时,分设于电主轴52两端的磨抛头53可通过卡置在电主轴52中部的旋转轴51以180度旋转换位,从而实现自动更换磨头,刀库操作动作较少。3.第一装卡头71为表壳8入位,之后,依次装入第二装卡头72和第三装卡头73,当表壳8卡装在第二装卡头72上时,设置于副磨机构4上的磨抛头53对其下表面(包括内外面)进行磨抛,当表壳8卡装在第三装卡头73上时,设置于主磨机构3上的磨抛头53对其上表面(包括内外面)进行磨抛,由此,在一台设置上对表壳8内外、上下表面的磨抛操作。本技术可实现工件在一次装夹后,数字程序控制系统能控制设备自动夹紧工件,按不同工序自动更换工位安装面,自动选择和更换磨抛头53 (又称磨轮),自动改变磨抛头53转速、进给量和磨抛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依次完成工件几个面上多工序的加工,从而使生广效率大大提尚。本技术的磨削抛光装置由于磨抛工序的集中,自动夹紧工件,自动换磨轮,自动更换工位安装面,减少了工件的装夹、测量和设备调整等时间,使磨抛时间达到设备开动时间的85%以上;同时也减少了工序之间的工件周转、搬运和存放时间,缩短了生产周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该装置适用于零件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产品更换频繁的中小批量生产。由于数字程序的可存储,同一产品在不同批次生产时可以迅速调用已有成熟工艺的数字控制程序,使得磨抛工作的经验复杂性降低,节约人力成本。针对产品体积小,研发小型精密磨抛设备,使设备性价比有较大幅度提高。【具体实施方式】:1.单台装置使用,作为新产品研发的精密加工设备,加速新产品研发速度。2.多台装置组群布置,将需小批量生产的产品组织成并行作业方式,实现批量快速生产的效果。【主权项】1.一种用于手表壳面的磨削抛光装置,包括数控系统、由z向立柱(1)和机座(2)构成的机台,其特征在于:在立柱(1)上部设有主磨机构(3),在主磨机构(3)下方设有副磨机构(4),在主磨机构(3)与副磨机构(4)之间设有工件装卡台(6),在主磨机构(3)与工件装卡台(6)之间设有工件定位平面相对立的三个装卡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表壳面的磨削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磨机构(3)包括悬挂式垂直方向移动的第一装卡台(31)、设置于第一装卡台(31)下表面上且工件定位平面朝下的第二装卡头(72)和安装在第一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手表壳面的磨削抛光装置,包括数控系统、由Z向立柱(1)和机座(2)构成的机台,其特征在于:在立柱(1)上部设有主磨机构(3),在主磨机构(3)下方设有副磨机构(4),在主磨机构(3)与副磨机构(4)之间设有工件装卡台(6),在主磨机构(3)与工件装卡台(6)之间设有工件定位平面相对立的三个装卡头(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曾伦兴
申请(专利权)人:曾伦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