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型光源、弯折型光源和线性光源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506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线型光源。所述直线型光源包括多个灯管体和多个对接头,所述多个灯管体呈直线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灯管体之间通过所述对接头连接,所述对接头包括壳体、插孔和导电片,所述插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导电片包括本体及开口,所述本体呈C型柱状,所述本体的边缘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本体的两相对边缘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弯折型光源和一种线性光源阵列。与相关技术相比,灯管体之间连接方式简单,无需外部布线环节即可连接多个所述灯管体组成的不同结构的线性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灯连接
,尤其涉及到一种直线型光源、弯折型光源和线性光源阵列
技术介绍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发展,由于LED灯具有能耗低、环保经济且无辐射的特点,越来越多的LED产品受人们的追捧,如商业超市、办公场所、家庭或公共场所等,均用到LED照明,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LED产品的性能好,且安装方便。目前直线串联或拐角处连接多个LED灯形成线性光源时,需要较繁琐的布线环节,且布线后还存在其他缺陷,一是灯管体之间存在很大间距,难以达到无缝对接LED灯的目的,从而影响线性光源的美观,二是布线后的电路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甚至存在安全隐串■/Ql、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性光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外部布线环节,连接简单且电路连接稳定的直线型光源、弯折型光源和线性光源阵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线型光源,包括多个灯管体和多个对接头,所述多个灯管体呈直线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灯管体之间通过所述对接头连接,所述对接头包括壳体、插孔和导电片,所述插孔贯穿所述壳体的两端面,所述导电片插设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导电片包括本体及开口,所述本体呈C型柱状,所述本体的边缘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本体的两相对边缘之间。优选的,所述开口的间距的调整范围为0_2mm。优选的,所述导电片通过凹槽结构与凸起结构配合固定。优选的,所述导电片为铜片或铝片。优选的,所述壳体长度为19-25m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弯折型光源,包括灯管体和电路连接装置,所述电路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对接头、分别与两个所述对接头连接的连接块和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连接线,两个所述对接头分别连接所述灯管体,每个所述对接头包括壳体、插孔和导电片,所述插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导电片插设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导电片包括本体及开口,所述本体呈C型柱状,所述本体的边缘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本体的两相对边缘之间。优选的,所述电路连接装置分别连接的所述灯管体之间的夹角呈90度。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对接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插孔的深度方向垂直。优选的,所述连接线的长度为20_30c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线性光源阵列,包括多组直线型光源和电路连接装置,所述电路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对接头、分别与两个所述对接头连接的连接块和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连接线,两个所述对接头分别连接相邻两组直线型光源;所述直线型光源包括多个呈直线分布的灯管体和多个所述对接头,相邻两个所述灯管体之间通过所述对接头连接;所述对接头包括壳体、插孔和导电片,所述插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导电片插设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导电片包括本体及开口,所述本体呈C型柱状,所述本体的边缘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本体的两相对边缘之间。相较于相关技术,本技术的线性光源通过对接头或电路连接装置连接灯管体,所述对接头包括插孔和插设于所述插孔内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包括本体及开口,所述本体呈C型柱状,所述本体的边缘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本体的两相对边缘之间。所述对接头具有如下优点:一方面,使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插孔的配合连接牢固,所述导电片不容易滑落;另一方面,所述灯管体的插针与所述对接头的所述导电片卡合连接时,所述导电片可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导电片与所述插针接触紧密,导电性能好;再者,所述灯管体的所述插针与所述导电片卡合连接,使所述灯管体通电,实现相邻所述灯管体的无缝连接。应用所述对接头,将多个呈直线分布的灯管体之间分别通过所述对接头连接,形成直线型光源。当相邻两灯管体之间为非直线分布时,通过所述对接头组合的所述电路连接装置连接所述非直线分布的灯管体,使所述光源呈弯折型。所述直线型光源和所述弯折型光源组合,形成线性光源阵列。本技术提供的线性光源可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组合使用,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直线型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直线型光源中对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对接头中导电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直线型光源的对接头与灯管体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弯折型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弯折型光源中的电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弯折型光源中的电路连接装置与灯管体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线性光源阵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线性光源阵列中对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线性光源阵列中电路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技术直线型光源的结构示意图。直线型光源1包括多个对接头11和多个灯管体12,所述多个灯管体12之间通过所述对接头11连接,所述对接头11连接的多个灯管体12呈直线分布。参照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技术直线型光源中对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对接头中导电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对接头11包括壳体111、插孔112及导电片113。所述壳体111是所述灯管接头11的支架,所述插孔112设于所述壳体111内,并贯穿所述壳体111。所述导电片113收容于所述插孔112内,并抵接所述插孔112内侧表面,所述导电片113的外径相较于所述插孔112内壁可调。所述壳体111是由三个柱状结构呈中心对称围成。其中每一柱体呈圆弧形,且所述圆弧形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所述壳体111包括凹槽结构(未图示),所述凹槽结构位于所述插孔112内壁,所述壳体111的长度为19-25mm,可根据需要选择所述壳体111的长度,所述壳体111使用阻燃等级为94V-0的PC材料,从而使所述灯管接头1具有耐高温,防腐蚀且安全可靠的特点。所述插孔112是形成在所述壳体111每一柱状结构中心的圆形中空柱体,所述插孔112沿纵向贯穿所述壳体111,其中贯穿的方向是所述壳体111的柱状结构延伸的方向。所述插孔112的圆心与所述柱状结构的圆心相重合。所述插孔11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对应设于其中每个柱状结构上,且所述三个插孔112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导电片113是采用导电材料加工而成的类C型柱状结构。所述导电片113收容于所述插孔112,所述导电片113包括本体1131、开口 1132和凸起机构1133,所述本体1131呈C型柱状,所述本体1131的边缘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开口 1132设于所述本体的两相对边缘之间。所述开口 1132沿纵向贯穿所述导电片113,所谓沿纵向即是沿所述导电片113柱状结构的延伸方向。所述凸起结构1133位于所述导电片113,所述凸起结构1133与所述壳体111的所述凹槽结构(未图示)配合连接,限制了所述导电片113相对所述插孔112的转动。所述导电片113的孔径沿垂直于纵向方向可以在设定范围内调整。基于导电片113自身材料的特性,所述导电片113的孔径尺寸可对应调整,当其受垂直于所述导电片113外壁方向的向内的外力作用时,所述导电片113的内径对应缩小,最大缩小范围至所述开口 1132的尺寸等于零,也就是说,所述导电片113形成圆形结构;当其受垂直于所述导电片113外壁方向的向外的外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型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灯管体和多个对接头,所述多个灯管体呈直线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灯管体之间通过所述对接头连接,所述对接头包括壳体、插孔和导电片,所述插孔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导电片插设于所述插孔内,所述导电片包括本体及开口,所述本体呈C型柱状,所述本体的边缘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本体的两相对边缘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