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6469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无线模块、晶振、闪存芯片、内存芯片、延时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微波雷达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无线发送信号从而能远程控制雷达设备,从而方便用户可根据各个不同安装环境及自己的个性需求,远程调整相应参数,包括雷达设备的灵敏度及延时时间等,这样使得雷达设备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安装环境,同时使雷达设备从单一功能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雷达设备调节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 目.ο
技术介绍
目前调节雷达灵敏度及延时时间的技术,主要是调整设备电路硬件来实现,根据设计要求或客户需求统一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参数,最后可提供几种不同规格参数的设备给最终用户选择。然而,这些雷达设备的各种规格参数在出厂时已经设定,用户不能自行调节;或有些设备留出接口给用户手工调节,但雷达设备一般安装的位置较高,需要在前期安装设备时调整好,这无疑增加安装难度,而且不一定能调节到最合适的参数,用户更加不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化要求随时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安装环境,方便调节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无线模块、晶振、闪存芯片、内存芯片、延时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微波雷达感应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无线模块、晶振、闪存芯片、内存芯片和电压比较电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微波雷达感应器的输出端连接。作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晶体管、M0S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晶体管的基极,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电源端,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M0S管的栅极,所述M0S管的漏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至LED电源端,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和M0S管的源极均与地连接。作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比较器,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至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与地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与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连接至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晶体管为NPN晶体管。作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0S管为N沟道耗尽型MOS管。作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通过无线发送信号从而能远程控制雷达设备,从而方便用户可根据各个不同安装环境及自己的个性需求,远程调整相应参数,包括雷达设备的灵敏度及延时时间等,这样使得雷达设备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安装环境,同时使雷达设备从单一功能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原理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中延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中电压比较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3,本技术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无线模块、晶振、闪存芯片、内存芯片、延时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微波雷达感应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无线模块、晶振、闪存芯片、内存芯片和电压比较电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微波雷达感应器的输出端连接。作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晶体管、M0S管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晶体管的基极,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电源端,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M0S管的栅极,所述M0S管的漏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连接至LED电源端,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和M0S管的源极均与地连接。作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压比较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比较器,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连接至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与地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与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连接至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晶体管为NPN晶体管。作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0S管为N沟道耗尽型M0S管。作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模块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本技术实施例中,先是通过智能终端与雷达设备进行无线连接,经过实际环境测试,如部分环境只需要设备在5米范围内可以感应到,例如楼梯间,感应距离过远的话会造成误报,用户还没到楼梯下雷达感应灯就已经开启,所以这个时候用户可自行调整雷达感应灵敏度,超过5米的范围雷达感应不起作用。用户通过发送信号至无线模块,微处理器调整输出至的比较器的基准电压信号,这样当基准电压信号与雷达感应信号相比校,判断基准感应电压值是否大于实时感应电压值,若是,则发出雷达感应灯关闭信号;反之,发出雷达感应灯开启信号;用户可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调整过后的灵敏度是否适合。当测试延时时间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用户可调整延时时间,启动延时电路。用户发送需要的延时时间,比如:装了雷达感应灯的楼梯,如果楼梯比较长,默认30秒的延时时间不够,用户可调整为40秒或更长时间。本实施例中延时电路采用开关电路实现,通过微处理器输出的PWM时钟周期中高低电平的时间,实现后端电路的工作时间。例如,当PWM信号中一个时钟周期内的低电平输入到延时电路时,延时电路中的晶体管截止,输出高电平至M0S管的栅极,M0S管导通,从而发光二极管导通亮起;当PWM信号中一个时钟周期内的高电平输入到延时电路时,延时电路中的晶体管导通,输出低电平至M0S管的栅极,M0S管截止,发光二极管熄灭;因此,通过调节PWM —个脉冲周期内的低电平时间多少即可改变发光二极管的开启时间。从上述内容可知,本技术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通过无线发送信号从而能远程控制雷达设备,从而方便用户可根据各个不同安装环境及自己的个性需求,远程调整相应参数,包括雷达设备的灵敏度及延时时间等,这样使得雷达设备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安装环境,同时使雷达设备从单一功能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无线模块、晶振、闪存芯片、内存芯片、延时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微波雷达感应器,所述微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雷达设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无线模块、晶振、闪存芯片、内存芯片、延时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和微波雷达感应器,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无线模块、晶振、闪存芯片、内存芯片和电压比较电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延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与微波雷达感应器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吉健李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