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428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其包括本体、接线端子、电缆和密封盖;所述本体与电缆的绝缘层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伸入本体内部并与电缆的导体压接;所述密封盖穿过接线端子顶端包覆在本体的顶部,并与接线端子连接,本体外缘与密封盖的连接处设置有伞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线端子与电缆导体的压接位置在终端的本体内部,使得在不降低电气性能(即电缆终端的外部爬电距离)的同时,能保持接线端子的外接线相对于电缆终端底部的高度,从而能满足电缆终端顶部高度受限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附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缆终端。
技术介绍
电缆终端应用场所,一般顶部空间是不受限制的,即接线端子的外接线相对于电缆终端底部的高度是不受限制的。然而,在某些应用场所电缆终端的顶部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即电缆终端的接线端子的外接线相对于电缆终端底部的高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现有的电缆终端的结构来看,接线端子与电缆导体的压接部分均是位于终端本体的顶部,从而增加了电缆终端的整体高度。所以按目前电缆终端的结构设计,会大大影响终端本体的高度,从而导致电缆终端的外部爬电距离满足不了电气性能的要求。综上所述,现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不降低电气性能(电缆终端的外部爬电距离)的同时,能同时有效做到满足顶部高度受限的电缆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在不降低电气性能(即电缆终端的外部爬电距离)的同时,能有效做到满足顶部高度受限要求的电缆终端。本技术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密封防水性能的电缆终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接线端子、电缆和密封盖;所述本体与电缆的绝缘层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伸入本体内部并与电缆的导体压接;所述密封盖穿过接线端子顶端包覆在本体的顶部,并与接线端子连接,本体外缘与密封盖的连接处设置有伞裙。在上述方案中,本技术接线端子与电缆导体的压接位置在终端的本体内部,使得在不降低电气性能(即电缆终端的外部爬电距离)的同时,能保持接线端子的外接线相对于电缆终端底部的高度,从而能满足电缆终端顶部高度受限的要求。所述本体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盖的腔体一和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腔体二;所述腔体一位于腔体二的上方并与腔体二连通。所述接线端子伸入本体内部并与电缆的导体压接是指:所述接线端子伸入腔体二内并与电缆的导体压接。所述密封盖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密封盖穿过接线端子顶端包覆在本体的顶部,并与接线端子连接是指:密封盖穿过接线端子顶端包覆在本体的顶部外缘,密封盖的凹位位于腔体一内并与接线端子连接。所述伞裙的外径0>密封盖的内径d。本技术的终端设计合理巧妙,密封盖的内径d略小于伞裙的外径D,从而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所述接线端子的顶端设置为螺杆。本技术还包括用于压紧密封盖的螺母;所述螺母从接线端子顶端旋入并压紧密封盖。本技术还包括便于外接线的双螺母;所述双螺母设置在接线端子的顶端,并位于螺母上方。目前常用接线端子的顶端是平板结构,通过与母排平面接触来通流。本技术的接线端子顶端设置为螺杆,外连的接线内孔套在接线端子的螺杆上,然后用双螺母拧紧,不仅方便操作,而且连接更加紧密,可成为一种新的通流连接方式。本技术的电缆终端是这样使用的:先将电缆剥切好,接线端子与电缆导体压接好,将本体套装到位;然后将密封盖旋入接线端子的螺杆至抵住本体的顶部;最后拧上螺母压紧密封盖。当使用接线时,外连的接线内孔套在接线端子的螺杆上,与之前螺母(配套平垫圈)接触,再用双螺母拧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接线端子与电缆导体的压接位置在本体的内部,因此在电缆终端高度受限的情况下,能有效保证终端的高度,从而确保外部爬电距离。2、本技术的终端设计合理巧妙,密封盖的内径小于本体顶部伞裙的外径,从而达到密封防水的效果;3、相对于目前常用接线端子采用平板结构的顶端,本技术的接线端子顶端设置为螺杆,外连的接线内孔套在接线端子的螺杆上,然后用双螺母拧紧,不仅方便操作,而且连接更加紧密,可成为一种新的通流连接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电缆终端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缆终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本体、1.1为腔体一、1.2为腔体二、2为接线端子、3为密封盖、3.1为凹位、4为螺母、5为导体、6为绝缘层、7为双螺母、8为伞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的新型电缆终端,包括本体1、接线端子2、电缆和密封盖3,其中,本体1与电缆的绝缘层6连接,接线端子2伸入本体1内部并与电缆的导体5压接,密封盖3穿过接线端子2顶端包覆在本体1的顶部,并与接线端子2连接,本体1外缘与密封盖3的连接处设置有伞裙8。本技术的本体1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盖3的腔体一 1.1和用于安装接线端子2的腔体二 1.2,腔体一 1.1位于腔体二 1.2的上方并与腔体二 1.2连通。接线端子2伸入腔体二 1.2内并与电缆的导体5压接。而密封盖3横截面呈“凹”字形,上述密封盖3穿过接线端子2顶端包覆在本体1的顶部,并与接线端子2连接是指:密封盖3穿过接线端子2顶端包覆在本体1的顶部外缘,密封盖3的凹位3.1位于腔体一 2.1内并与接线端子2连接。为了提高该电缆终端的密封防水性,本技术的伞裙8的外径D >密封盖3的内径d。本技术接线端子2的顶端设置为螺杆。该电缆终端还包括用于压紧密封盖3的螺母4和便于外接线的双螺母7,其中,螺母4从接线端子2顶端旋入并压紧密封盖3,双螺母7设置在接线端子2的顶端,并位于螺母4上方。相对于目前常用接线端子采用平板结构的顶端,本技术的接线端子2顶端设置为螺杆,外连的接线内孔套在接线端子2的螺杆上,然后用双螺母7拧紧,不仅方便操作,而且连接更加紧密,可成为一种新的通流连接方式。本技术的电缆终端是这样使用的:先将电缆剥切好,接线端子2与电缆导体5压接好,将本体1套装到位;然后将密封盖3旋入接线端子2的螺杆至抵住本体1的顶部;最后拧上螺母4压紧密封盖3。当使用接线时,外连的接线内孔套在接线端子2的螺杆上,与之前螺母4 (配套平垫圈)接触,再用双螺母7拧紧。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接线端子、电缆和密封盖;所述本体与电缆的绝缘层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伸入本体内部并与电缆的导体压接;所述密封盖穿过接线端子顶端包覆在本体的顶部,并与接线端子连接,本体外缘与密封盖的连接处设置有伞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盖的腔体一和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腔体二;所述腔体一位于腔体二的上方并与腔体二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伸入本体内部并与电缆的导体压接是指:所述接线端子伸入腔体二内并与电缆的导体压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密封盖穿过接线端子顶端包覆在本体的顶部,并与接线端子连接是指:密封盖穿过接线端子顶端包覆在本体的顶部外缘,密封盖的凹位位于腔体一内并与接线端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伞裙的外径D>密封盖的内径d。6.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接线端子、电缆和密封盖;所述本体与电缆的绝缘层连接;所述接线端子伸入本体内部并与电缆的导体压接;所述密封盖穿过接线端子顶端包覆在本体的顶部,并与接线端子连接,本体外缘与密封盖的连接处设置有伞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晖侯琦付以东曾恕金覃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