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该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将输出的末级链轮套设在主轴上,当动力通过在主轴和副轴上的齿轮组的传动换挡后,传动到达末级链轮时可以保证末级链轮和主轴为相同的旋转方向,这样输出的旋转方向可以与车轮方向相同,便于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各部分的设置;与原来主轴输入副轴输出的结构相比更加简单,减少了零件的设置,使动力传输更快;减少了故障点,零部件磨损更小有利于传动变速结构的长期使用;减小了整体传动变速结构的空间占用,使摩托车外观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在摩托车上的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摩托车各种各样,与摩托车发动机配合的传动变速结构也是种类繁多。现有的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都是采用两根轴配合不同大小的齿轮,实现挡位即转速的变化,但是其都是通过一轴输入一轴输出的模式,其结构更复杂,占用的空间更大,这对于追求结构紧凑的摩托车来说无疑是一种累赘,而且一轴输入一轴输出的结构增加了故障点,不容易保障传动变速结构的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轴上输入输出,减少零件和空间,整体紧凑耐用的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包括传动箱和变速箱,传动箱包括传动链条,变速箱包括主轴、挡位主齿轮组、末级链轮、副轴、挡位副齿轮组、拨动组件和换挡凸轮;发动机通过传动链条与主轴相连,挡位主齿轮组和末级链轮套设在主轴上,挡位副齿轮组套设在副轴上,挡位主齿轮组和挡位副齿轮组一一对应啮合,挡位主齿轮组和挡位副齿轮组中对应的齿轮一个随轴转动一个空转,拨动组件设置在主轴或/和副轴上与主轴或/和副轴联动,并与挡位主齿轮组或/和挡位副齿轮组配合,拨动组件向外连接换挡凸轮;当操作换挡凸轮改变拨动组件的位置进行换挡时,拨动组件卡入与其配合的挡位主齿轮组或挡位副齿轮组,主轴和副轴配合传动,通过挡位主齿轮组和挡位副齿轮组中齿轮大小的不同变换速率并传动至末级链轮输出。作为一种改进,挡位主齿轮组包括第五挡位主齿轮,第五挡主齿轮与末级链轮连接并联动,拨动组件包括第一拨件;换挡时第一拨件卡入第五挡位主齿轮,主轴直接带动第五挡位主齿轮和末级链轮传动输出。作为一种改进,挡位副齿轮组包括副轴输出齿轮,副轴输出齿轮与第五挡位主齿轮啮合,当挡位位于第五挡主齿轮之外的其他挡位时,主轴将动力传至副轴,由副轴带动副轴输出齿轮向第五挡位主齿轮传动。作为一种改进,挡位主齿轮组还包括有第六挡位主齿轮、第二挡位主齿轮、第一挡位主齿轮、第三挡位主齿轮和第四挡位主齿轮,相对应的挡位副齿轮组还包括有第六挡位副齿轮、第二挡位副齿轮、第一挡位副齿轮、第三挡位副齿轮和第四挡位副齿轮,拨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拨件和第三拨件,六个挡位的齿轮两两设置成为三对,由第一拨件、第二拨件和第三拨件分别与其中一对配合。作为一种改进,挡位主齿轮组在主轴上的排列顺序为第五挡位主齿轮、第六挡位主齿轮、第二挡位主齿轮、第一挡位主齿轮、第三挡位主齿轮和第四挡位主齿轮,挡位副齿轮组在副轴上的排列顺序为副轴输出齿轮、第六挡位副齿轮、第二挡位副齿轮、第一挡位副齿轮、第三挡位副齿轮和第四挡位副齿轮;第一拨件设置在第五挡位主齿轮和第六挡位主齿轮之间的主轴上,第三拨件设置在第三挡位主齿轮和第四挡位主齿轮之间主轴上,第五挡位主齿轮、第六挡位主齿轮、第三挡位主齿轮和第四挡位主齿轮为空转齿轮;第二拨件设置在第二挡位副齿轮和第一挡位副齿轮之间的副轴上,第二挡位副齿轮和第一挡位副齿轮为空转齿轮。作为一种改进,第一拨件、第二拨件和第三拨件均包括有拨叉和拨环,拨叉与换挡凸轮配合换挡,拨叉具有拨抓,拨环具有凹环和凸爪,拨环与主轴和副轴联动,拨抓卡入凹环可带动拨抓轴向移动,拨抓移动时凸爪卡入挡位主齿轮组或挡位副齿轮组的一个齿轮带动其转动。作为一种改进,传动箱还包括传动箱体、设置在发动机轴上的主动链轮和设置在主轴上的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传动链条均设置在传动箱体中,传动链条将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相连接传动。作为一种改进,变速箱还包括下箱体和上箱体,下箱体和上箱体相邻设置,换挡凸轮位于上箱体中,主轴、挡位主齿轮组、副轴、挡位副齿轮组、拨动组件位于下箱体中,拨动组件的部分伸入上箱体与换挡凸轮配合;主轴的一端伸出下箱体,伸入传动箱,主轴下箱体和传动箱之间的伸出部分设置末级链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输出的末级链轮套设在主轴上,当动力通过在主轴和副轴上的齿轮组的传动换挡后,传动到达末级链轮时可以保证末级链轮和主轴为相同的旋转方向,这样输出的旋转方向可以与车轮方向相同,便于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各部分的设置;与原来主轴输入副轴输出的结构相比更加简单,减少了零件的设置,使动力传输更快;减少了故障点,零部件磨损更小有利于传动变速结构的长期使用;减小了整体传动变速结构的空间占用,使摩托车外观更加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的外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除去部分外壳后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除去全部外壳的仰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的变速部分的结构视图。图5是本技术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的拨动组件的零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2、3、4、5所示,为本技术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传动箱I和变速箱2,传动箱I包括传动链条11,变速箱2包括主轴21、挡位主齿轮组22、末级链轮23、副轴24、挡位副齿轮组25、拨动组件26和换挡凸轮27 ;发动机通过传动链条11与主轴21相连,挡位主齿轮组22和末级链轮23套设在主轴21上,挡位副齿轮组25套设在副轴24上,挡位主齿轮组22和挡位副齿轮组25——对应啮合,挡位主齿轮组22和挡位副齿轮组25中对应的齿轮一个随轴转动一个空转,拨动组件26设置在主轴21或/和副轴24上与主轴21或/和副轴24联动,并与挡位主齿轮组22或/和挡位副齿轮组25配合,拨动组件26向外连接换挡凸轮27 ;当操作换挡凸轮27改变拨动组件26的位置进行换挡时,拨动组件26卡入与其配合的挡位主齿轮组22或挡位副齿轮组25,主轴21和副轴24配合传动,通过挡位主齿轮组22和挡位副齿轮组25中齿轮大小的不同变换速率并传动至末级链轮23输出。本技术在工作过程为:发动机将动力输出至传动箱1,传动箱I的传动链条11连接至变速箱2,动力传输至主轴21 ;由驾驶者操作换挡机构,换挡机构连接至换挡凸轮27,换挡凸轮27旋转带动拨动组件26的平移,移动的拨动组件26与挡位主齿轮组22或挡位副齿轮组25中的某一齿轮相卡配合,而使动力从主轴21传至齿轮上,经过主轴21和副轴24上齿轮的变速,由副轴24将动力传回主轴21上的末级链轮23上,由末级链轮23向外连接输出具体挡位的动力。挡位主齿轮组22和挡位副齿轮组25中对应的齿轮一个随轴转动一个空转完成换挡功能,当拨动组件26位于主轴21时卡住空转的主齿轮,实现挡位的换入空转的主齿轮随主轴21转动,另一侧的副齿轮带动其副轴24转动;当拨动组件26位于副轴24时卡住空转的副齿轮,随主轴21转动的主齿轮与副齿轮进而带动副轴24转动。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挡位主齿轮组22包括第五挡位主齿轮22e,第五挡主齿轮22e与末级链轮23连接并联动,拨动组件26包括第一拨件26a ;换挡时第一拨件26a卡入第五挡位主齿轮22e,主轴21直接带动第五挡位主齿轮22e和末级链轮23传动输出。因末级链轮23设置在主轴21处,设计一个挡位不需要经过主副轴的转换,挂入该挡直接实现动力向末级链轮23的传动,结构简单,减少结构间的配合损耗,实现第五挡在变速结构中本级的速比等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传动变速结构,包括传动箱(1)和变速箱(2),所述传动箱(1)包括传动链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2)包括主轴(21)、挡位主齿轮组(22)、末级链轮(23)、副轴(24)、挡位副齿轮组(25)、拨动组件(26)和换挡凸轮(27);发动机通过所述传动链条(11)与主轴(21)相连,所述挡位主齿轮组(22)和末级链轮(23)套设在主轴(21)上,所述挡位副齿轮组(25)套设在副轴(24)上,所述挡位主齿轮组(22)和挡位副齿轮组(25)一一对应啮合,所述挡位主齿轮组(22)和挡位副齿轮组(25)中对应的齿轮一个随轴转动一个空转,所述拨动组件(26)设置在主轴(21)或/和副轴(24)上与主轴(21)或/和副轴(24)联动,并与挡位主齿轮组(22)或/和挡位副齿轮组(25)配合,所述拨动组件(26)向外连接换挡凸轮(27);当操作换挡凸轮(27)改变拨动组件(26)的位置进行换挡时,拨动组件(26)卡入与其配合的挡位主齿轮组(22)或挡位副齿轮组(25),主轴(21)和副轴(24)配合传动,通过挡位主齿轮组(22)和挡位副齿轮组(25)中齿轮大小的不同变换速率并传动至末级链轮(23)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锋,
申请(专利权)人:立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