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包括农业大棚主体,农业大棚主体中设有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和自动浇灌装置,自动温度控制装置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的遮光帘和排气扇,自动湿度控制装置中设有湿度传感器和自动喷淋头,自动浇灌装置中设有自动配料泵站,自动配料泵站的出口再与自动喷淋头及滴灌装置相连,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和自动浇灌装置再连接一个能够在大棚内方便移动操作的智能控制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的智能控制柜方便员工在大棚内作业时操作和监控,还能通过互联网远程操作控制和进行监测,控制方便可靠,节省人力,实现大棚的科学化管理,能够减少大棚运行成本,提高大棚种植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物联网应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较多的温室大棚,温室大棚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温室大棚一般都是采用人工对大棚内的生产设备进行管控操作,通常只能由人工记录和实时观察大棚内生产设备中的参数,再由人工手动操作各种生产设备进行运作,现有技术中的这些大棚,需要一直有人在大棚进行作业,需要较多的操作人员,大棚的运行管理不够自动化及智能化,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大棚的运行管理成本较高,对于种植水平及技术能力较低的农户来说,种植大棚可能很难获利。如何在降低投资的基础上,减少人力资本,完成大棚的增值创收成为当前农户的迫切需求。物联网是指物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或其他方式接入到互联网,最终形成智能网络,通过电脑或手机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和信息采集分析,结合移动互联发展物联网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大棚,可以在有限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实现大棚的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增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智能化操作,能够提高作业效益的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本技术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包括农业大棚主体,所述农业大棚主体中设有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和自动浇灌装置,所述自动温度控制装置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的遮光帘和排气扇,所述自动湿度控制装置中设有湿度传感器和自动喷淋头,所述自动浇灌装置中设有自动配料栗站,所述自动配料栗站的入口与各原料储罐相连,自动配料栗站的出口再与所述自动喷淋头及一个滴灌装置相连,所述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和自动浇灌装置再连接一个能够灵活在农业大棚主体内移动的智能控制柜,所述智能控制柜中设有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内设有人机操作终端、与互联网相连的智能网络设备和安防监控装置。所述农业大棚主体中还设有水回收利用装置,所述水回收利用装置中设有水质监测仪器和自动过滤装置,所述自动过滤装置中设有叠片式过滤器。所述安防监控装置与设于农业大棚主体外的视频监测装置、红外检测装置和警报输出装置相连;监控和报警装置有利于防止外界动物或外人进入大棚,保证大棚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一个能够与互联网相连的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中设置的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自动浇灌装置和水回收利用装置连接一个能够在大棚内方便移动操作的智能控制柜,方便移动的智能控制柜方便员工在大棚内作业时操作和监控,还能通过互联网远程操作控制,能够远程实时进行监测,控制方便可靠,节省人力,而且有利于促进操作人员规范作业,逐步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实现大棚的科学化管理,能够减少大棚运行成本,提高大棚种植收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包括农业大棚主体1,所述农业大棚主体1中设有自动温度控制装置2、自动湿度控制装置3和自动浇灌装置4,所述自动温度控制装置2中设有温度传感器21、自动控制的遮光帘22和排气扇23,所述自动湿度控制装置3中设有湿度传感器31和自动喷淋头32,所述自动浇灌装置4中设有自动配料栗站41,所述自动配料栗站41的入口与各原料储罐42相连,自动配料栗站41的出口再与所述自动喷淋头32及一个滴灌装置43相连,所述自动温度控制装置2、自动湿度控制装置3和自动浇灌装置4再连接一个能够灵活在农业大棚主体1内移动的智能控制柜5,所述智能控制柜5中设有防水壳体51,所述防水壳体内设有人机操作终端52、与互联网相连的智能网络设备53和安防监控装置54。所述农业大棚主体1中还设有水回收利用装置6,所述水回收利用装置6中设有水质监测仪器61和自动过滤装置62,所述自动过滤装置62中设有叠片式过滤器。所述安防监控装置54与设于农业大棚主体1外的视频监测装置55、红外检测装置56和警报输出装置57相连。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农业大棚主体,所述农业大棚主体中设有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和自动浇灌装置,所述自动温度控制装置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的遮光帘和排气扇,所述自动湿度控制装置中设有湿度传感器和自动喷淋头,所述自动浇灌装置中设有自动配料栗站,所述自动配料栗站的入口与各原料储罐相连,自动配料栗站的出口再与所述自动喷淋头及一个滴灌装置相连,所述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和自动浇灌装置再连接一个能够灵活在农业大棚主体内移动的智能控制柜,所述智能控制柜中设有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内设有人机操作终端、与互联网相连的智能网络设备和安防监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大棚主体中还设有水回收利用装置,所述水回收利用装置中设有水质监测仪器和自动过滤装置,所述自动过滤装置中设有叠片式过滤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防监控装置与设于农业大棚主体外的视频监测装置、红外检测装置和警报输出装置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包括农业大棚主体,农业大棚主体中设有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和自动浇灌装置,自动温度控制装置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的遮光帘和排气扇,自动湿度控制装置中设有湿度传感器和自动喷淋头,自动浇灌装置中设有自动配料泵站,自动配料泵站的出口再与自动喷淋头及滴灌装置相连,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和自动浇灌装置再连接一个能够在大棚内方便移动操作的智能控制柜;本技术移动的智能控制柜方便员工在大棚内作业时操作和监控,还能通过互联网远程操作控制和进行监测,控制方便可靠,节省人力,实现大棚的科学化管理,能够减少大棚运行成本,提高大棚种植收入。【IPC分类】A01G9/24【公开号】CN205052354【申请号】CN201520734592【专利技术人】申祁 【申请人】福州众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3月2日【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业大棚种植智能管理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农业大棚主体,所述农业大棚主体中设有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和自动浇灌装置,所述自动温度控制装置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的遮光帘和排气扇,所述自动湿度控制装置中设有湿度传感器和自动喷淋头,所述自动浇灌装置中设有自动配料泵站,所述自动配料泵站的入口与各原料储罐相连,自动配料泵站的出口再与所述自动喷淋头及一个滴灌装置相连,所述自动温度控制装置、自动湿度控制装置和自动浇灌装置再连接一个能够灵活在农业大棚主体内移动的智能控制柜,所述智能控制柜中设有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内设有人机操作终端、与互联网相连的智能网络设备和安防监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祁,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众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