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5944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粘结在一起的上砌块和下砌块;上砌块包括:长方体的保温料,和分别粘结于保温料上下两个表面的水泥层;下砌块为外围呈长方体的水泥壳体,其内部为空腔,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复合自保温砌块以混凝土为壳体,内置保温材料,其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密实性,降低了砌块的吸水率,改善了保温砌块的干燥收缩、抗渗性、抗冻性等性能,直接垒砌成墙体,避免了因二次施工后的砌块墙体收缩开裂、渗漏冻融等质量通病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保温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
技术介绍
为了节省材料、减轻重量,在建筑材料行业出现了空心砌块。目前市场中常见的空心砌其结构大多是四个侧壁,中间形成空腔,有的在空腔内设有加强筋。使用时,砌块皇砌完成,需二次施工将其加工成外护墙体,该方法存在墙体容易收缩开裂、渗漏冻融等通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以解决现有砌块因二次施工后产生的砌块墙体收缩开裂、渗漏冻融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粘结在一起的上砌块和下砌块;上砌块包括:长方体的保温料,和分别粘结于保温料上下两个表面的水泥层;下砌块为外围呈长方体的水泥壳体,其内部为空腔,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空腔呈矩形,贯穿壳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空腔的中间平行设有两个用于支撑壳体的水泥立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保温料为发泡混凝土和挤塑板;或发泡混凝土和聚苯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砌块和下砌块之间错位设置,两者呈台阶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砌块和下砌块的外形和大小均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砌块和下砌块之间错位4-5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复合自保温砌块以混凝土为壳体,内置泡沫混凝土和挤塑板等保温材料,其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密实性,降低了砌块的吸水率,改善了保温砌块的干燥收缩、抗渗性、抗冻性等性能,直接皇砌成墙体,避免了因二次施工后的砌块墙体收缩开裂、渗漏冻融等质量通病的产生;内部的两种轻质材料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墙体的热阻,使砌块自重轻质化,有效减少了建筑物自重,自保温砌块密度< 800kg/m3,抗压强度可达5Mpa ;复合自保温砌块外形简单,尺寸规整,因孔腔内采用两种保温材料的有机结合,有效的阻隔了砌块自身的热桥部分的热量损失,改善了砌块的保温性能、蓄热性能和隔音性能。2、传统空心砌块砌筑时相邻的砌块间存在保温热桥问题,建筑保温节能效果差,与传统砌块相比,本技术的复合自保温砌块错缝皇砌成外围墙体,解决了通缝贯通导致的热桥效应,增强了墙体的密实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中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主视图;图2是实施例中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主视图的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中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侧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复合自保温砌块的侧视图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3所示,为实施例中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结构示意图。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粘结在一起的上砌块I和下砌块2 ;上砌块I包括:长方体的保温料11,和分别粘结于保温料11上下两个表面的水泥层12 ;下砌块2为外围呈长方体的水泥壳体21,其内部为空腔22,空腔22内填充有保温料。为进一步减轻保温砌块的质量,优选地,空腔22呈矩形,贯穿壳体21。如图2和4所示,为实施例中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剖视图。为提高保温砌块的承重能力,优选地,空腔22的中间平行设有两个用于支撑壳体21的水泥立柱23。实施例中保温料11可以是本领域中的常用保温料,优选地,保温料11为发泡混凝土和挤塑板;或发泡混凝土和聚苯板。先用挤塑板或聚苯板填充,再浇注发泡混凝于缝隙中。优选地,上砌块I和下砌块2之间错位设置,两者呈台阶状,以避免墙体材料的热桥效应,增强墙体的密实性。优选地,上砌块I和下砌块2之间错位4-5cm,即台阶的长度为4-5cm。优选地,上砌块I和下砌块2的外形和大小均相同。实施例中复合自保温砌块以高性能混凝土为壳体,内置泡沫混凝土和挤塑板等保温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由高强水泥、粉煤灰、骨料等原材料形成,将泡沫混凝土与挤塑板复合预制成形;复合自保温砌块壳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密实性,降低了砌块的吸水率,改善了保温砌块的干燥收缩、抗渗性、抗冻性等性能,避免了砌块墙体收缩开裂、渗漏冻融等质量通病的产生;在复合自保温砌块孔腔内填充发泡混凝土和挤塑板或聚苯板等保温材料,两种轻质材料的有机结合,使砌块自重达到了轻质化,减少了建筑物自重,自保温砌块密度(800kg/m3,抗压强度可达5Mpa ;复合自保温砌块外形简单,尺寸规整,因孔腔内采用两种保温材料的有机结合,有效的阻隔了砌块自身的热桥部分的热量损失,改善了砌块的保温性能、蓄热性能和隔音性能;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孔腔内填充无机发泡混凝土和阻燃性聚苯板或挤塑板,防火性能优良,无火灾隐患。实施例中自保温砌块砌筑采用专用砂浆薄缝砌筑,自保温砌块围护墙体的热阻可根据设计需求生产,达到了 65%或75%的建筑节能标准设计要求;施工时按传统的砌块砌筑方法施工,无需在做其它保温处理,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保温与建筑同寿命,复合自保温砌块应用于外围护墙体的填充,将梁、柱等热桥部位采用FH复合保温外模板进行现场浇注成型,实现了集建筑保温结构整体的同寿命;降低了工程造价,复合自保温砌块与FH保温模板的结合形成了集建筑与保温功能为一体的自保温结构体系。减少了施工工序,无需另作保温处理,缩短了工期,使开发商不再承担因保温维修及更换外墙保温产生的相应费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粘结在一起的上砌块(1)和下砌块(2); 所述上砌块(1)包括:长方体的保温料(11),和分别粘结于所述保温料(11)上下两个表面的水泥层(12); 所述下砌块(2)为外围呈长方体的水泥壳体(21),其内部为空腔(22),所述空腔(22)内填充有保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2)呈矩形,贯穿所述壳体(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2)的中间平行设有两个用于支撑所述壳体(21)的水泥立柱(23)。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料(11)为发泡混凝土和挤塑板;或发泡混凝土和聚苯板。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砌块(1)和所述下砌块(2)之间错位设置,两者呈台阶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砌块(1)和所述下砌块(2)的外形和大小均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砌块(1)和所述下砌块(2)之间错位4-5c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包括:粘结在一起的上砌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粘结在一起的上砌块(1)和下砌块(2);所述上砌块(1)包括:长方体的保温料(11),和分别粘结于所述保温料(11)上下两个表面的水泥层(12);所述下砌块(2)为外围呈长方体的水泥壳体(21),其内部为空腔(22),所述空腔(22)内填充有保温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红兵梁爱斌宋保兵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市潞鑫源新型墙体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