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装部件安装方法和外装部件装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5852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外装部件安装方法和外装部件装接装置。外装部件装接方法包括四个步骤。在外装部件装载步骤中,在设置在基板上的电线调整销贯穿外装部件孔的状态下,外装部件装载到基板上。在电线装载步骤中,电线沿着电线调整销放置在外装部件上。在外装部件临时粘合步骤中,通过在向所述基板侧推动所述调整销的同时,将所述可动临时粘合部上的所述外装部件的第二半临时粘合到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外装部件的第一半,而夹持所述电线。在外装部件实际粘合步骤中,粘合端缘通过移动粘合辊而粘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装部件安装方法和外装部件装接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在装接外装部件的任务中能够提高效率的一种外装部件装接装置和外装部件装接方法(参见专利文献1)。如图8所示,在使用外装部件装接装置501的外装部件装接方法中,首先,根据线束503中的电线505和作为外装部件的板部件507的尺寸,在转动臂509的多个通孔511中选择适当的通孔511,并且支撑杆513贯穿该选择的通孔511。此后,板部件507由一对支撑杆513,包括支撑装置515的第一支撑部517和第二支撑部519装载并支撑。电线505沿着板部件507的粘附表面安置,并且电线505由电线保持装置521和电线保持装置523保持。接着,在利用转动机构使一对转动臂509转动并且朝着第一支撑部517弯曲板部件507之后,转动臂509返回到初始位置。此后,驱动按压装置525的按压辊527,并且抵接板部件507的按压辊527滚动,并且因此,板部件507的粘附表面互相紧密接触,并且互相粘附。因此,由于按压装置525沿着电线505的附近按压板部件507,并且使得粘附表面互相粘附,所以能够在电线部分附近强力地粘附板部件507,并且能够防止覆盖的电线505露出。专利文献1:JP-2014_26760-A
技术实现思路
在相关技术中使用上述外装部件装接装置501的外装部件装接方法中,当手动地将电线505装载到板部件507上时,存在由于电线松弛的影响而引起电线505的一部分会从主线的一部分突出的可能性。当电线505的突出部531与板部件507的粘合区域529重叠时,存在电线505由于挤压辊527而断裂的担忧。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装部件装接方法和外装部件装接装置,其能够防止电线在粘合到外装部件时断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构造而实现。(1) 一种外装部件装接方法,包括:外装部件装载步骤,在所述电线调整销贯穿外装部件孔的状态下将板状外装部件装载到基板上,在该基板上,多个所述电线调整销设置成在沿着电线的方向上自由前进和后退;电线装载步骤,将所述电线沿着所述电线调整销放置在所述外装部件上,所述电线调整销从所述外装部件突出;外装部件临时粘合步骤,通过摆动可动临时粘合部,并且通过向所述基板侧推动所述电线调整销的同时,将所述可动临时粘合部上的所述外装部件的第二半粘合到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外装部件的第二半,而夹持所述电线,该可动临时粘合部连结到所述基板以通过夹持所述电线而在所述电线调整销的相反侧上自由摆动,;以及外装部件实际粘合步骤,通过沿着所述临时粘合的外装部件之间的所述电线而移动粘合辊,使粘合端缘粘合。(2)根据(1)所述的外装部件装接方法,其中,在所述外装部件临时粘合步骤中,通过移动所述可动临时粘合部的摆动轴,在所述可动临时粘合部上的所述外装部件的所述第二半进给到摆动顶端侧,并且布置所述外装部件之间的所述粘合端缘。(3) 一种外装部件装接装置,包括:基板,在所述多个电线调整销贯穿外装部件孔的状态下,板状外装部件的大致一半装载在该基板上,在该基板上的基体装载表面上,多个电线调整销设置成在沿着电线的方向上突出以自由地前进和后退;可动临时粘合部,通过利用摆动轴可堆叠地连结到所述基板,并且通过在所述外装部件的所述第二半装载到可动装载表面并且利用摆动推动所述电线调整销的同时,利用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外装部件的大致一半和装载到所述可动装载表面上的所述外装部件的第二半,夹持沿着所述电线调整销装载的所述电线,而将所述外装部件互相堆叠;以及粘合辊,沿着由所述基板与所述可动临时粘合部粘合的所述外装部件之间的所述电线,该粘合辊使粘合端缘粘合。(4)根据(3)所述的外装部件装接装置,其中,支撑所述摆动轴以能够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自由移动,以将在所述可动临时粘合部上的所述外装部件的所述第二半进给到摆动顶端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外装部件装接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外装部件装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电线调整销从基体装载表面向上突出到设定位置。图3是示出外装部件装载步骤的操作的视图。图4是示出电线装载步骤的操作的视图。图5是示出外装部件临时粘合步骤的操作的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外装部件装接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外装部件临时粘合步骤的操作的视图。图8是现有技术的外装部件装接装置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后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根据图1中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装部件装接装置11是如下装置:其用于在制造线束的步骤期间,将覆盖电线17的板状外装部件19装接到线束中的电线17。外装部件19形成为具有保护层和粘附层的板状,在将粘附表面视作内侧并且将外部表面视作外侧的同时,使外装部件19对折。随着粘附表面互相粘附,外装部件19保护夹在板部件之间的电线17。另外,从外部表面突出的多个夹具21(参考图3)提前装接到外装部件19。随着夹具21与作为固定本体的车体等接合,线束能够装接到车体。另外,在外装部件19中,能够使用自粘板,其能够通过简单地将其粘合表面(后表面)互相匹配而粘合。自粘板能够通过使粘合表面互相匹配而简单地堆叠,而不使用胶或绑带。此外,特殊的粘合层(粘合表面)不粘线束或者手或者操作者,并且自粘带的组装操作性不劣化。在自粘板中,前表面材料层压在由聚丙烯(PP)发泡材料制成的板基材的前表面上,并且特殊的粘合层堆叠在后表面上。牛皮纸板、挂面纸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PP膜或者无纺布能够用作前表面材料。在竖直方向上的拉伸强度为49N/cm宽度,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的拉伸强度为23N/cm宽度(基于JIS K-6767)。在竖直方向上的撕裂强度为7.8N,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的撕裂强度为6.8N(基于JIS K-6767)。湿蒸汽透射率为0.0052g/cm224hrs (FS-101B)。初始粘合力为2.5N/cm宽度(T型剥离试验)。例如,能够使用Cro-nel (注册商标)作为自粘板。另外,外装部件19不限于上述自粘板,并且能够使用自粘板或者已知的粘合板,在自粘板中,特殊的粘合层层压在不包括泡沫材料的普通板基材的一个表面上,在已知的粘合板中,粘性物部分或者完全地覆盖在板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如图1和2所示,根据实施例的外装部件装接装置11包括基板23、可动临时粘合部25和粘合辊27。基板23沿着线束的纵向形成为长的矩形布线板。在基板23中,上表面变为基板装载表面13。用于定位板部件的板部件定位部件29在多个位置处装接到基体装载表面13。另外,在基板23中,设置了用于保持分支线33的多个电线保持部35,该分支线33从由基板23支撑的主线31分支。电线保持部35由能够夹持分支线33的一对柱状体制成。基杆37分别固定到基板23的唯一一对短边部。在每个基杆37中,设置了支撑线束支架在纵向上的两端的电线保持部35。支撑板部39固定到基板23的一对短边部的下表面。支撑板部39支撑可动临时粘合部25的两侧以利用摆动轴41而自由摆动。摆动轴41在由形成在支撑板部39中的长孔43 (参见图6)支撑的同时,支撑为能够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自由移动。在基板装载表面13上,沿着将多条电线17粘合到一起的主线31,冲裁出多个销引出孔45。在每个销引出孔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外装部件安装方法和外装部件装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装部件装接方法,包括:外装部件装载步骤,在电线调整销贯穿外装部件孔的状态下将板状外装部件装载到基板上,在该基板上,多个所述电线调整销设置成在沿着电线的方向上自由前进和后退;电线装载步骤,将所述电线沿着所述电线调整销放置在所述外装部件上,所述电线调整销从所述外装部件突出;外装部件临时粘合步骤,通过摆动可动临时粘合部,并且通过向所述基板侧推动所述电线调整销的同时,将所述可动临时粘合部上的所述外装部件的第二半临时粘合到所述基板上的所述外装部件的第一半,而夹持所述电线,该可动临时粘合部连结到所述基板以通过夹持所述电线而在所述电线调整销的相反侧上自由摆动;以及外装部件实际粘合步骤,通过沿着临时粘合的外装部件之间的所述电线而移动粘合辊,使粘合端缘粘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隆史仁科纮至柳桥孝明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