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风道壳体独立构成风道,风道壳体内设置有窝室,窝室具有窝室进口和窝室出口,风道包括窝室进口、窝室和窝室出口。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风道由风道壳体独立围成,摆脱了室内机壳体的束缚,风道组件在空调室内机的装配位置可以改变,也可以根据空调室内机的外壳设计及内部风道布置需求改变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空调器离心风道基本设计为一个单独壳体零件与室内机壳体的后板3配合形成风道蜗壳2,风叶1设置在蜗壳内,室内机壳体还包括底座4,整体风道不具备独立性。图1示出了目前传统空调外观及空调器上的蜗壳的大体分布及结构设计,蜗壳本身为半壳结构,需要固定在室内机的后壳结构上形成一个封闭腔从而形成风道蜗壳,而本身驱动的电机及其风叶为固定在后壳结构上,与蜗壳本身毫无关系,因此蜗壳必须要与后壳组装后才能形成风道,本身结构位置及风道功能不能单独存在,对设计结构比较限制。因此,风道的结构受室内机的壳体影响与约束,其风道结构在空调的装配位置不可变,也不可以根据空调外观壳体设计及内部风道布置需求改变位置。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多为一个蜗壳形成风道,在空调壳体小的情况下,风叶变小,蜗壳也变小,整机风量不满足要求,不能满足更多的产品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道的结构受室内机的壳体影响与约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风道壳体独立构成风道,风道壳体内设置有窝室,窝室具有窝室进口和窝室出口,风道包括窝室进口、窝室和窝室出口。进一步地,窝室为多个。进一步地,每个窝室与相应的窝室进口和相应的窝室出口构成独立的风道。进一步地,多个窝室沿第一方向布置,多个窝室的窝室进口沿第一方向布置在风道壳体的侧壁上。进一步地,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一端的窝室的窝室出口设置风道壳体的第一端的端壁上;和/或,位于第一方向的中部的窝室的窝室出口设置在风道壳体的与窝室进口相对的侧壁上;和/或,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端的窝室的窝室出口朝向风道壳体背对窝室进口的一侧。进一步地,窝室内设置有向窝室出口延伸的弧形导风面。进一步地,分别位于第一方向两端的窝室的导风面相对于第一方向朝相反的方向偏离第一方向。进一步地,风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卡接的第二壳体。进一步地,风道为离心风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包括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室内机包括外壳,夕卜壳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位于外壳的周壁的顶部;第二出风口,位于外壳的周壁的底部。进一步地,窝室为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多个,多个窝室包括:第一窝室,位于风道壳体的顶部,第一窝室的窝室出口与第一出风口相通;和/或,第二窝室,位于风道壳体的底部,第二窝室的窝室出口与第二出风口相通;和/或,第三窝室,位于第一窝室和第二窝室之间,第三窝室的窝室出口与第一出风口相通。进一步地,室内机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出风面板和与出风面板相对设置的进风面板,外壳内设置有换热器,进风面板、换热器和风道组件依次并排设置在外壳内,风道组件与出风面板间隔设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风道由风道壳体独立围成,摆脱了室内机壳体的束缚,风道组件在空调室内机的装配位置可以改变,也可以根据空调室内机的外壳设计及内部风道布置需求改变位置。【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背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3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7示出了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6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风道壳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窝室进口 ;14、窝室;15、窝室出口 ;2、外壳;21、室内机底盘;22、进风面板;23、出风面板;24、顶盖;25、后壳;3、第一出风口 ;4、第二出风口 ;5、风叶;6、电机;7、弹性卡扣;8、凸起;9、出风导向部;10、换热器;20、风道组件;30、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2至5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1,风道壳体1独立构成风道,风道壳体1内设置有窝室14,窝室14具有窝室进口 13和窝室出口 15,风道包括窝室进口 13、窝室14和窝室出口 15。因本实施例的窝室14由独立的风道壳体1构成,而非现有技术中的蜗壳配合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围成窝室14,因此风道组件摆脱了室内机壳体的束缚,风道组件在空调室内机的装配位置可以改变,也可以根据空调室内机的外壳设计及内部风道布置需求改变位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在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变下小的情况下,风叶变小、蜗壳也变小、整机风量不满足要求的问题,本实施例在风道壳体1中形成了多个窝室14。每个窝室14内均设置有风机,多个风机可同时工作,因此提高了空调器室内的出风量,解决了整机风量不足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风道为离心风道。每个窝室14内设置一个风机,风机包括风叶5和驱动风叶5的电机6,风叶5的进口朝向窝室进口 13。可选地,每个窝室14与相应的窝室进口 13和相应的窝室出口 15构成独立的风道。从而形成多个并联设置的独立风道。多个窝室14沿第一方向布置,多个窝室14的窝室进口 13沿第一方向布置在风道壳体1的侧壁上。本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用于柜式室内机时,第一方向为柜式室内机纵向,采用多个窝室构成引风通道,在保证出风量的前提下,有利于缩小柜式室内机的体积。如图8所示,风道组件安装在室内机中时,设置有窝室进口 13的侧壁朝向换热器10,多个多个窝室14的窝室进口 13分别引进经换热器10换热后的空气,并经相应的窝室14排向室内。如图2和4所示,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也即图示的顶端)的窝室14的窝室出口 15设置风道壳体1的第一端的端壁上。位于第一方向的中部的窝室14的窝室出口 15设置在风道壳体1的与窝室进口 13相对的侧壁上。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也即图示的底端)的窝室14的窝室出口 15朝向风道壳体1背对窝室进口 13的一侧。窝室14内设置有向窝室出口延伸的弧形导风面,用以引导出风,避免出现空气涡流,有利于保证出风量。如图2所示,分别位于第一方向两端的窝室14的导风面相对于第一方向朝相反的方向偏离第一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也即图示的顶端)的窝室14绕风道壳体1的中心旋转180度后与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也即图示的底端)的窝室14重合。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端(也即图示的底端)的窝室14通过出风导向部9将出风引导至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壳体(1),所述风道壳体(1)独立构成风道,所述风道壳体(1)内设置有窝室(14),所述窝室(14)具有窝室进口(13)和窝室出口(15),所述风道包括所述窝室进口(13)、所述窝室(14)和所述窝室出口(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诚,朱日荣,陈珠秀,张辉,梁博,叶务占,肖林辉,林金煌,何振健,余丹,陈荣华,余明养,吕千浩,刘明校,王振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