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建伟专利>正文

蝶式微孔曝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52410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主要是用于生化好氧池的供氧设备。本蝶式微孔曝气器的进气管2位于马鞍座1的上方,进气管2的上方设置有进气止回球15,进气管2的下端伸进马鞍座1中,气流控制下蝶3位于马鞍座1的上方,气流控制下蝶3通过上下加强片6与马鞍座1固定连接为一体;气流控制上蝶9位于气流控制下蝶3的上方,气流控制上蝶9的下面有若干与之连为一体的支撑壁12,支撑壁12支撑在气流控制下蝶3上,气流控制下蝶3的边端与卡固环4连为一体,在连接处有曝气孔5,气流控制上蝶9上方为敞口,下方中心有止回球罩10,止回球罩10罩在进气止回球15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主要是用于生化好氧池的供氧设备。
技术介绍
曝气器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对氧传递效率的高低、对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影响较大。国内对曝气器的开发和应用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按时间顺序代表性的有:穿孔管曝气、刚玉曝气器、盘式膜片微孔曝气器、管式膜微孔曝气器、射流曝气器、散流曝气器、旋混曝气器及相映的改良产品、转盘曝气。下面对国内已公布专利在市场有应用的产品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下:中国专利号CN201220607075.2公开了一种软连接刚玉曝气器,中国专利号200610032366公开了一种石英微孔曝气器,这两种曝气器存在共同缺陷是微孔会被生长的生物膜堵塞,原因是微孔口毛糙生物膜附着力强。中国专利号92205599公开了圆盘式微孔曝气器,中国专利号98226099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膜片式微孔曝气器,中国专利号200620072436.2公开了盘式膜片微孔曝气器,这些曝气器解决了刚玉曝气器微孔易堵塞的问题,但又存在的共同缺陷是膜片曝气抬起时会撕裂,膜片微孔在使用中会慢慢开裂变大最后导致破裂。中国专利号01229706.2公开了污水处理用管式曝气器,中国专利号200620029875.5公开了可变微孔管式曝气器,中国专利号200620113377.9公开了可提升管式微孔曝气器均为管式膜微孔曝气器,这些曝气器降低了膜片曝气抬起时撕裂的频率,但仍然存在膜片微孔在使用中会慢慢开裂变大最后导致破裂的缺陷。中国专利号CN200320107136.X公开了一种高效射流曝气装置,中国专利号200610053616公开了一种深水射流曝气装置,中国专利号200620109750.3公开了脉冲射流曝气反应器,中国专利号200710061374公开了雾状微泡气体射流曝气头,中国专利号201020101101公开了斜下向喷射自耦式安装的碟式射流曝气器,中国专利号201120074149公开了一种锥面式射流曝气器,中国专利号201220181245.5公开了激波传质射流曝气器,以上各种射流曝气器共同的优点是氧传递率高且耐用性强,但存在一个无法推广的关键问题是能耗大,动效率低。因以上射流曝气器采用的是文丘里原理,都需高流速进水才能实践吸气混流,且适合小面积布置。中国专利号89216595公开了双环伞形曝气器,中国专利号CN01265290.3公开了动力扩散旋混曝气器,中国专利号00252987公开了旋流混合扩散曝气器,中国专利号200820083948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筒式旋流曝气器,中国专利号201110041627公开了旋流剪切气泡曝气器,中国专利号01228190公开了组合式旋切曝气器,中国专利号01271959.5公开了伞形曝气器,中国专利号201320477761公开了一种筒式旋混曝气器。以上各种混(旋)流曝气器在工程实践中都存在氧传递效率低的问题,而造成此因是开发设计者忽略了二个关健性问题:当进气流速较高时气体会被倒伞形底面撞飞越过后续破碎锥,即使外层再加倒伞形气流控制罩,气体会从破碎锥尖端流过使破碎不彻底;而当进气流速较低时气泡会变大,破碎效果差。因此在工程实践中氧传递效率往往不如初期的穿孔曝气管,但穿孔曝气管存在气泡大氧利用率低、停曝回水问题。综上所述,刚玉曝气器缺陷是微孔易生膜堵塞、膜式曝气器耐用性差、射流曝气器能耗大、混(旋)流曝气器氧传递率低等问题。目前膜式曝气器在大中型污水处理工程中使用较广,一般运行一年左右,膜孔就会变大或撕裂造成局部区域曝气不均匀,如增加按装密度减少单个曝气量,使用期限可延长到二至三年。常现膜式曝气器单个服务面积为0.5m2,但为了能延长使用期,实际应用时单个服务面积为0.2?0.25 m2。由于曝气器的耐用性技术瓶颈无法突破,在工程应用上常采用二套好氧池,一套备用便于维修更换曝气器和填料。虽然转盘曝气、表曝器氧传递效率较低,同时还需配潜水推流防止污泥沉淀,但由于耐用、维修方便,因此在大中型污水处理的氧化沟工艺中只能无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膜式曝气器耐用性差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稳定、高效、耐用、低能耗的蝶式微孔曝气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蝶式微孔曝气器主要由马鞍座、进气管、气流控制下蝶、卡固环、上下加强片、气流控制上蝶、止回球罩、进气止回球和供气支管箍固件组成,进气管位于马鞍座的上方,进气管的上方设置有进气止回球,进气管的下端伸进马鞍座中,与马鞍座的空腔连通,气流控制下蝶位于马鞍座的上方,气流控制下蝶通过上下加强片与马鞍座固定连接为一体;气流控制上蝶位于气流控制下蝶的上方,气流控制上蝶的下面有若干与之连为一体的支撑壁,支撑壁支撑在气流控制下蝶上,气流控制下蝶的边端与卡固环连为一体,在连接处有曝气孔,曝气孔的位置与支撑壁的间隙相对应;气流控制下蝶与气流控制上蝶通过卡固环无间隙配合,气流控制上蝶上方为敞口,下方中心有与气流控制上蝶连为一体的止回球罩,止回球罩罩在进气止回球上,罩内上方有定位支撑;供气支管箍固件与马鞍座通过螺丝孔连接。所述的进气管与马鞍座连接处内壁有凹槽,用于放置“0”形密封圈。所述的进气管出口带倾角,在所述的进气管出口与气流控制下蝶的连接处有防缩槽。工作原理:曝气器工作时供气支管压力空气通过进气管冲击止回球,止回球罩内污水受止回球挤压通过定位支撑间隙向下排出,使止回球置于球罩中心从而确保进气管出口间隙一致,进气通过气流控制上下蝶向周边均匀扩散。然后通过支撑壁之间隔缝,经对应曝气孔分流扩散。本专利技术所述曝气器可用PP(聚丙烯)或UPVC(硬质聚氯乙烯)材料,为了实现耐用性可配制改性聚丙烯铸模。进气止回球材质以玻璃为首选,因为其表面光滑,球形灵活不易故障。虽然玻璃球止回时与进气管出口是硬接触,由于是短距(5?6mm左右)向上下运动,故降低了接触磨损,从而大大提高了曝气器的耐用性。由于进气管出口与气流控制下蝶的连接处有铸模防缩槽,从而保证了止回球接触的密封性。由于止回球罩中心设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蝶式微孔曝气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马鞍座(1)、进气管(2)、气流控制下蝶(3)、卡固环(4)、上下加强片(6)、气流控制上蝶(9)、止回球罩(10)、进气止回球(15)和供气支管箍固件(13)组成,进气管(2)位于马鞍座(1)的上方,进气管(2)的上方设置有进气止回球(15),进气管(2)的下端伸进马鞍座(1)中,与马鞍座(1)的空腔连通,气流控制下蝶(3)位于马鞍座(1)的上方,气流控制下蝶(3)通过上下加强片(6)与马鞍座(1)固定连接为一体;气流控制上蝶(9)位于气流控制下蝶(3)的上方,气流控制上蝶(9)的下面有若干与之连为一体的支撑壁(12),支撑壁(12)支撑在气流控制下蝶(3)上,气流控制下蝶(3)的边端与卡固环(4)连为一体,在连接处有曝气孔(5),曝气孔(5)的位置与支撑壁(12)的间隙相对应;气流控制下蝶(3)与气流控制上蝶(9)通过卡固环(4)无间隙配合,气流控制上蝶(9)上方为敞口,下方中心有与气流控制上蝶(9)连为一体的止回球罩(10),止回球罩(10)罩在进气止回球(15)上,罩内上方有定位支撑(11);供气支管箍固件(13)与马鞍座(1)通过螺丝孔(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伟周梦漪
申请(专利权)人:周建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