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涂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479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膜涂抹器,至少包含:一薄膜涂抹器壳体,内部设置有一伸缩结构,该伸缩结构包含有:一框架本体,在该框架本体前端设置有一舌板切刀,末端设置有一前框架与一U型后框架;一止档部,中央设置有穿孔,并在边缘设有复数个固定部,使该止档部可以固定在该薄膜涂抹器壳体内部;一按压部,中央设置有一推杆,该推杆自后方分别穿越该U型后框架与该穿孔,抵住于该前框架上,并于该按压部上缘连接设有一卡掣部,使该按压部可以卡合于该薄膜涂抹器壳体上;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后框架与该止档部之间。此结构在不使用时可保护内部白胶材料带且方便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修正带的
,特别指一种薄膜涂抹器。技术背景现有的薄膜涂抹器(俗称立可带或修正带),已经慢慢取代传统的 由甲基环己烷、钛白粉等有毒物质组成的白色乳状修正液,而市面上 我们所看到的薄膜涂抹器,均是利用至少两带盘面, 一个盘面是用来 存放白胶块,另一盘面则只是负责收回使用过后的立可带带面,透过 最前端设置的舌板切刀,将适量的白胶块涂布于纸张平面上,如此一 来就可以遮盖住误缮之处,再度施力于舌板切刀上,就可以阻断胶块, 此时回收盘面也会顺势带动存放白胶块的盘面,周而复始持续不断地 使用,直到白胶块使用完毕为止。但是,上述传统结构,常常因为立可带带面收带与送带的转速不 一,导致脱带或是无法回归带面的情况产生,非常不利消费者使用, 且舌板面上的白胶涂块,于开封使用后,就会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无 法对部分进行包覆保护的动作,很容易使白胶涂块失去粘性,进而在 每次使用后都需要存放于干燥处,或利用盖子将头段舌板部分盖住, 但该结构仍无法达到现代人凡事讲究方便的标准。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薄膜涂抹器,以解决存在于习知技 术中的上述缺失。实用新缌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涂抹器,以达到在不使 用时保护内部白胶材料带的功效。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涂抹带,以达到方便使 用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薄膜涂抹器壳体,内 部设置有一伸縮结构,该伸縮结构包含有 一框架本体,在该框架本 体前端设置有一舌板切刀,末端设置有一前框架与一U型后框架;一 止档部,中央设置有穿孔,并在边缘设有复数个固定部,使该止档部 可以固定在该薄膜涂抹器壳体内部; 一按压部,中央设置有一推杆, 该推杆自后方分别穿越该u型后框架与该穿孔,抵住于该前框架上,并于该按压部上缘连接设有一卡掣部,使该按压部可以卡合于该薄膜涂抹器壳体上; 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后框架与该止档部之间。 所述的一种薄膜涂抹器在该框架本体上更设有一底座。 所述的一种薄膜涂抹器在该底座上更设置有一供应齿盘与回收齿盘,透过一传动带使供应齿盘带动回收齿盘转动。所述的该供应齿盘上更设置有一白胶材料带,白胶材料带绕过导轮,贴附于舌板切刀上,并透过该回收齿盘回收。所述的一种薄膜涂抹器在该底座上更设置有一防止逆转齿盘,并将该回收齿盘设置于该防止逆转齿盘上。所述的一种薄膜涂抹器在该底座上更设有一固定部,使框架本体可以稳固于该薄膜涂抹器壳体内,而底座上的一定位凸块则卡合回收齿盘。釆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在需要使用薄膜涂抹器时,按压后 方的按压部,此时框架本体与舌板切刀便会凸出壳体外,方便使用; 不需使用时,则收纳于壳体中,所以,可达到在不使用时保护内部白 胶材料带的功效。附闺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框架本体与底座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前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时的实施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薄膜涂抹器壳体10 舌板切刀121 U型后框架123 导轮125 固定部127 止档部14 固定部142 推杆161 弹性元件18 底座22 回收齿盘222框架本体12 前框架122防止逆转齿盘126 定位凸块128 穿孔141 按压部16 卡掣部162 白胶材料带20 供应齿盘221 传动带22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本技术薄膜涂抹器的剖视图,图2所示是 本技术薄膜涂抹器的结构分解图,图3所示是本技术框架本 体12与底座22的结构图。如各图所示, 一薄膜涂抹器壳体IO,内 部设置有一伸縮结构,该伸縮结构包含有 一框架本体12,在该框 架本体12前端设置有一舌板切刀121,末端设置有一前框架122与 一U型后框架123; —止档部14,中央设置有一穿孔141,并在边缘 设有复数个固定部142,使该止档部14可以固定在该薄膜涂抹器壳 体10内部不会随意滑动; 一按压部16,中央设置有一推杆161,该 推杆161自后方分别穿越该U型后框架123与该穿孔141,抵住于该 前框架122上,并于该按压部16上缘连接设有一卡掣部162,使该 按压部16可以卡合于该薄膜涂抹器壳体10上,当用手按压后方的按 压部16时,就会自动透过推杆161推动前框架122,使整个框架本 体12向前移动,进一步使舌板切刀121向前凸出,并利用该卡掣部 162,卡合固定在薄膜涂抹器壳体10内,达到稳固的功效。一弹性元件18,设置于该后框架123与该止档部14之间,使框 架本体12可以被推动在薄膜涂抹器壳体10内滑动归位;其中,在该 框架本体12上更设有一底座22,在该底座22上更设置有一供应齿 盘221与回收齿盘222,透过一传动带223使供应齿盘221可以带动 转动回收齿盘222,达到回收的功效。又在该供应齿盘221上更设置 有一白胶材料带20,该白胶材料带20绕过导轮124、 125,贴附于舌 板切刀121上,并透过该回收齿盘222回收,为防止逆转,在该底座 22上更设置有一防止逆转齿盘126,且并将该回收齿盘222设置于该 防止逆转齿盘126上,防止回收齿盘222产生逆转使白胶材料带20 松脱的状况。在该底座22上更设有一固定部127,使框架本体127 可以稳固于该薄膜涂抹器壳体10内,而一定位凸块128则负责卡合 回收齿盘222,使该回收齿盘222不致松脱。再请同时参见图4是本技术使用前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 新型使用时的实施例图。如图所示,当使用者于使用时,按压后方的 按压部16,此时框架本体12与舌板切刀121便会被推挤凸出于薄膜 涂抹器壳体10外,便可以使用该白胶材料带20进行涂抹修正;使用 完毕后,再按压卡掣部162,舌板切刀121便会收纳于该本体中,此 为一创新方便的设计。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雄想及特点,其目 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之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但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揭示的 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薄膜涂抹器壳体,内部设置有一伸缩结构,该伸缩结构包含有一框架本体,在该框架本体前端设置有一舌板切刀,末端设置有一前框架与一U型后框架;一止档部,中央设置有穿孔,并在边缘设有复数个固定部,使该止档部可以固定在该薄膜涂抹器壳体内部;一按压部,中央设置有一推杆,该推杆自后方分别穿越该U型后框架与该穿孔,抵住于该前框架上,并于该按压部上缘连接设有一卡掣部,使该按压部可以卡合于该薄膜涂抹器壳体上;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后框架与该止档部之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在该框 架本体上更设有一底座。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底 座上更设置有一供应齿盘与回收齿盘,透过一传动带使供应齿盘带动 回收齿盘转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该供应 齿盘上更设置有一白胶材料带,白胶材料带绕过导轮,贴附于舌板切 刀上,并透过该回收齿盘回收。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底 座上更设置有一防止逆转齿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涂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薄膜涂抹器壳体,内部设置有一伸缩结构,该伸缩结构包含有:    一框架本体,在该框架本体前端设置有一舌板切刀,末端设置有一前框架与一U型后框架;    一止档部,中央设置有穿孔,并在边缘设有复数个固定部,使该止档部可以固定在该薄膜涂抹器壳体内部;    一按压部,中央设置有一推杆,该推杆自后方分别穿越该U型后框架与该穿孔,抵住于该前框架上,并于该按压部上缘连接设有一卡掣部,使该按压部可以卡合于该薄膜涂抹器壳体上;    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后框架与该止档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锺
申请(专利权)人:昶邑厦门文具礼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