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瓶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4673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瓶缓冲装置,包括传送网带、以及设置在所述传送网带上的第一轨道栏栅组件,所述第一轨道栏栅组件由多行与所述传送网带输瓶方向平行设置的输瓶通道组成,所述第一轨道栏栅组件中多行输瓶通道的进瓶端连线与传送网带的布置方向呈锐角,位于多行输瓶通道进瓶端的传送网带一侧设置有集瓶缓冲平台,所述集瓶缓冲平台包括与所述传送网带平行设置的缓冲传送网带,所述缓冲传送网带的传输方向与所述传送网带的传输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瓶缓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进料速度快、进料安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瓶缓冲装置,包括传送网带、以及设置在所述传送网带上的第一轨道栏栅组件,所述第一轨道栏栅组件由多行与所述传送网带输瓶方向平行设置的输瓶通道组成,所述第一轨道栏栅组件中多行输瓶通道的进瓶端连线与传送网带的布置方向呈锐角,位于多行输瓶通道进瓶端的传送网带一侧设置有集瓶缓冲平台,所述集瓶缓冲平台包括与所述传送网带平行设置的缓冲传送网带,所述缓冲传送网带的传输方向与所述传送网带的传输方向相反。本技术的输瓶缓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进料速度快、进料安全的优点。【专利说明】输瓶缓冲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输瓶进料
,特指一种输瓶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冻干机自动进出料将半加塞后的西林瓶通过进料集成装置及理瓶装置结合进料推杆送入冻干机箱体,完成冻干工艺周期后由出料推杆结合出料集成装置将西林瓶送出搁板,转入轧盖机及后续工序,整个进出料过程完全由控制系统控制,不需要人工干预,避免了人工接触产品,从而最大限度的防止产品的转运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因此自动进出料的使用越来越受到欢迎。 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冻干制剂的迅猛发展,许多制药企业对冻干产品整体生产周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也就对自动进出料的进料及出料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现有的单行/双行自动进出料设备即便提高传送带与星形轮的运行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升整体的小瓶进料速度,但幅度有限,一般来说40(Γ600瓶/min即为该类单行/双行进出料设备的进料极限速度,很难以再有较大的提升。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有:1、由星形轮数瓶较为单一,一旦该处出现异常故障,如果现场没有操作人员及时干预则会一直停滞,影响整个进料阶段的小瓶输送;2、如果前端星形轮进料速度过慢,或者前端传送带与上游设备对接处小瓶拥挤,上游设备需立即停止。当前的进料方法决定了如果要提速很大程度上需要提高传送带运转速度,而星形轮与推杆联动进料的速度提升有一定的范围限制,如此将不可避免出现上游设备频繁停机或者整体降速运行,如此连续运行与速度提升互相掣肘,这对于制药行业来说是不符合发展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提高进料速度的输瓶缓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瓶缓冲装置,包括传送网带、以及设置在所述传送网带上的第一轨道栏栅组件,所述第一轨道栏栅组件由多行与所述传送网带输瓶方向平行设置的输瓶通道组成,所述第一轨道栏栅组件中多行输瓶通道的进瓶端连线与传送网带的布置方向呈锐角,位于多行输瓶通道进瓶端的传送网带一侧设置有集瓶缓冲平台,所述集瓶缓冲平台包括与所述传送网带平行设置的缓冲传送网带,所述缓冲传送网带的传输方向与所述传送网带的传输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缓冲传送网带的中部设置有隔断栏栅,所述隔断栏栅将缓冲传送网带分隔成第一缓冲传送网带和第二缓冲传送网带,其中第二缓冲传送网带远离所述第一轨道栏栅组件,所述第二缓冲传送网带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第二缓冲传送网带内是否有瓶子的第一检测件。 所述集瓶缓冲平台前端的传送网带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对应传送网带上是否有瓶子的第二检测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本技术的输瓶缓冲装置,第一轨道栏栅组件进瓶端的传送网带一侧设置有集瓶缓冲平台,扩大了进料堆积小瓶的区域,避免进瓶端小瓶的拥挤,进一步提高进料的速度,缓冲传送网带与传输网带的传送方向相反,能够有效的将第一轨道栏栅组件进瓶端的堵塞瓶子传送至上游的传送网带,防止进瓶端瓶子过多而堵塞;第一轨道栏栅组件呈直角梯形状排列,且进瓶端为斜面状,集瓶缓冲平台位于直角梯形短边,瓶子经传送网带传送过来,进入第一轨道栏栅组件,而未进入至第一轨道栏栅组件的则经斜面汇集至缓冲传送网带,直角梯形的设置,有利于多余小瓶的汇集。 2、本技术的输瓶缓冲装置,在缓冲传送网带的中部设置有隔断栏栅,从而将缓冲传送网带一分为二,而远离第一轨道栏栅进瓶端的缓冲传送网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检测件,当第一检测件检测到瓶子时,则表示集瓶缓冲平台区域的瓶子过多,则降低传送网带的进瓶速度;另外在传送网带的上游设置有第二检测件,当第二检测件检测到传送网带上无瓶子时,表示传送速度过慢,则提高传送网带的输瓶速度;通过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的监控,能够有效的对传送网带的速度进行实时监控及调整,以提高进瓶速度以及保障进瓶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在具体应用实施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冻干机多行进料系统中的进料推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表示:1、传送网带;2、输瓶缓冲装置;21、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1、第一轨道栏栅;22、缓冲传送网带;221、第一缓冲传送网带;222、第二缓冲传送网带;223、隔断栏栅;23、第一检测件;24、第二检测件;3、转接装置;31、第二轨道栏栅组件;311、第二轨道栏栅;32、第一推杆组件;321、第一推杆;322、第一驱动件;33、支架栏栅;34、第一计数元件;4、进料推瓶装置;41、第三轨道栏栅组件;411、第三轨道栏栅;42、第二推杆组件;421、第二推杆;422、第二驱动件;43、滑动平台;44、升降组件;45、第一位置检测件;46、第二位置检测件;5、冻干机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输瓶缓冲装置,包括传送网带1、以及设置在传送网带I上并将传送网带I上游传送来的无序瓶子进行多行排列的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由多行与传送网带I输瓶方向平行设置的输瓶通道组成,此输瓶通道由轨道栏栅所组成,为了区分与以下设备的输瓶通道区分,将此输瓶通道定为第一轨道栏栅211,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中多行输瓶通道的进瓶端连线与传送网带I的布置方向呈锐角a,本实施例中a取值45度,位于多行输瓶通道进瓶端的传送网带I 一侧设置有集瓶缓冲平台,集瓶缓冲平台包括与传送网带I平行设置的缓冲传送网带22,缓冲传送网带22的传输方向与传送网带I的传输方向相反。本装置通过将无序的小瓶进行多行排列,从而提高进料的速度以及保障进料的安全;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进瓶端的传送网带I 一侧设置的集瓶缓冲平台,扩大了进料堆积小瓶的区域,避免进瓶端小瓶的拥挤,进一步提高进料的速度。在本实施例中,多行第一轨道栏栅211排列呈直角梯形状,多行第一轨道栏栅211的进瓶端排列成直角梯形的斜边,缓冲传送网带22设置在直角梯形短底边的一侧。瓶子经传送网带I传送过来,进入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而未进入至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的则经斜面汇集至缓冲传送网带22,直角梯形的设置,有利于多余小瓶的汇集。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缓冲传送网带22的中部设置有隔断栏栅223,隔断栏栅223将缓冲传送网带22分隔成第一缓冲传送网带221和第二缓冲传送网带222,其中第二缓冲传送网带222远离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第二缓冲传送网带222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第二缓冲传送网带222内是否有瓶子的第一检测件23。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瓶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网带(1)、以及设置在所述传送网带(1)上的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所述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由多行与所述传送网带(1)输瓶方向平行设置的输瓶通道组成,所述第一轨道栏栅组件(21)中多行输瓶通道的进瓶端连线与传送网带(1)的布置方向呈锐角,位于多行输瓶通道进瓶端的传送网带(1)一侧设置有集瓶缓冲平台,所述集瓶缓冲平台包括与所述传送网带(1)平行设置的缓冲传送网带(22),所述缓冲传送网带(22)的传输方向与所述传送网带(1)的传输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双好谭亮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