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4218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系统,涉及温度的测量装置或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测温装置包括CT供电单元、阻值计算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地址控制单元以及数据收发单元;所述温度测量系统,包括若干温度测量装置和温度管理终端,所述温度测量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温度管理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温度管理终端包括,数据收发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输出单元、数据显示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测量装置和系统采用无线的方式对采集到的温度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稳定可靠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系统,涉及温度的测量装置或系统
。所述测温装置包括CT供电单元、阻值计算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地址控制单元以及数据收发单元;所述温度测量系统,包括若干温度测量装置和温度管理终端,所述温度测量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温度管理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温度管理终端包括,数据收发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输出单元、数据显示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测量装置和系统采用无线的方式对采集到的温度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稳定可靠等特点。【专利说明】温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系统
本技术涉及温度的测量装置或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温度测量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再发电厂、变电站、高压线路、高压电器、风机轴瓦、配电柜、客运列车及玻璃加工、烟叶加工等对温度范围要求严格的、测量环境比较危险的设备和场所内温度测量方法主要有人工测量和有线测量。这些方法的缺点和不足是:首先,人工测量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这些被测的设备和场所都是高压、高空、不易接触的,很容易造成对测量人员的伤害。其次,有线测量虽然避免了对测量人员的伤害,但是由于有线测量的方法是通过线路来传输测量数据,烦冗杂乱的设备线路使安装相当繁琐,测量的灵活性大大降低,线路一旦铺设难以更改,且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及其测量系统,所述测量装置和系统采用无线的方式对采集到的温度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稳定可靠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T供电单元、阻值计算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地址控制单元以及数据收发单元;所述阻值计算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采集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敏电阻阻值变化值;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收发单元双向连接,用于计算阻值计算单元采集的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数据收发单元进行上传;所述地址控制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温度测量装置地址的设置;所述CT供电单元与其他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他单元提供电源;数据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上位机下传的命令并向上位机发送数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存储器U2、时钟U4、单片机Ul以及地址调整插头JP3,所述存储器U2、时钟U4以及唤醒模块JP3分别与单片机Ul相应的外围引脚电连接,所述唤醒模块JP3,用于控制数据收发单元的睡眠和唤醒。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单片机Ul使用STC12C2052型。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阻值计算单元包括热敏电阻RT、三极管Q2-Q3和放大器U5,电阻R9的一端接单片机Ul的第12引脚,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电源VCC,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为三路,第一路经电阻R5和电阻R7接地,第二路与热敏电阻RT的一端连接,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经电容C5接地,第三路与放大器U5的正电源输入端连接,放大器U5的负电源端接地,放大器U5的输出端接单片机Ul的第7引脚,放大器U5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5与电阻R7的结点,放大器U5的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6接热敏电阻RT与电容C5的结点,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热敏电阻RT与电容C5的结点,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8与单片机Ul的第11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与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数据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测量的温度信息。 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温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所述的温度测量装置和温度管理终端,所述温度测量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温度管理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温度管理终端包括,数据收发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输出单元、数据显示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数据收发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温度测量装置发送的温度信息;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处理和管理接收到的若干个温度测量装置测量的温度信息;所述数据输出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数据处理单元输出的数据通过接口传送给数据显示单元;所述数据显示单元与数据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显示若干个温度测量装置测量的温度信息;所述供电单元为温度管理终端中其他需要供电的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具有多功能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无线化的特点,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通过多种可靠的通讯手段,实现的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高性价比的实时监测、装置和系统。本技术采用无线、现场总线、以太网等多种通讯方式相结合,易于系统的扩展,同时无线设备的应用使安装十分方便,而且系统更改也十分便利,成本相对较低。测量点和接收点无直接联系,无绝缘问题,不受日照或其他光照影响,采用分层、分布、分散式结构,简便可靠的报警方式,使用CT (电流互感器)供电方式,不用单独给测温装置再配电源,降低了制造成本,且使用方便,温度管理终端带液晶显示,可查看以往数据,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技术温度测量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技术温度管理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3是阻值计算单元的原理图; 图4是温度测量装置中数据处理单元的原理图; 图5是温度测量装置中数据收发单元的原理图; 图6是温度测量装置中地址控制单元的原理图; 图7是温度测量装置中CT供电单元的原理图; 图8是温度管理终端中数据接收及供电单元的原理图; 图9是温度管理终端中数据处理单元的原理图; 图10是温度管理终端中数据输出单元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包括CT供电单元、阻值计算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地址控制单元、数据收发单元以及数据显示单元。 CT供电单元为测温装置提供电源,阻值计算单元中将热敏电阻RT接入电路,将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阻值变化通过放大器U5的7脚输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内部程序的计算将阻值的变化转化为温度值再经与单片机2、3脚相连的数据收发单元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温度管理终端进行处理,在数据处理单元中,JP3用来控制数据收发单元的睡眠和唤醒,从而大大降低能耗,地址控制单元中SI为8位拨动开关,用于温度测量装置的地址设置,一个温度管理终端可管理256个温度测量装置,通过中继的方式仍可对系统进行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T供电单元、阻值计算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地址控制单元以及数据收发单元;所述阻值计算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用于采集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敏电阻阻值变化值;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收发单元双向连接,用于计算阻值计算单元采集的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数据收发单元进行上传;所述地址控制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温度测量装置地址的设置;所述CT供电单元与其他单元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用于为其他单元提供电源;数据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上位机下传的命令并向上位机发送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邯郸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