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线盘及该电磁线盘所属的电磁炉,包括线盘支架、用于电磁加热的电磁线圈及用于检测所述电磁线圈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电磁线圈设于所述线盘支架,所述线盘支架设有固持件,所述固持件抵压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使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抵靠于所述电磁线圈。如此设计,结构简洁,可较稳定固持温度检测装置于电磁线盘与固持件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线盘及该电磁线盘所属的电磁炉,包括线盘支架、用于电磁加热的电磁线圈及用于检测所述电磁线圈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电磁线圈设于所述线盘支架,所述线盘支架设有固持件,所述固持件抵压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使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抵靠于所述电磁线圈。如此设计,结构简洁,可较稳定固持温度检测装置于电磁线盘与固持件之间。【专利说明】一种电磁线盘及其所属的电磁炉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温度检测装置的电磁线盘及该电磁线盘所属的电磁炉。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电磁炉中使用的电磁线盘,由电磁线圈、线盘支架、磁条等部件组成,电磁线圈及磁条设置于线盘支架的相反两侧,为了防止电磁线圈工作中过热带来器件的损毁,需要对电磁线圈的发热情况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往往会在电磁线圈的底面或顶面贴上温度检测装置(热敏电阻)以检测,然而先前的固持温度检测装置的方式往往不够稳定,业界急需提供一种新的电磁线盘,以克服前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更稳定固持温度检测装置的电磁线盘及具有前述电磁线盘的电磁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用于电磁加热的电磁线圈及用于检测所述电磁线圈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电磁线圈设于所述线盘支架,所述线盘支架设有固持件,所述固持件抵压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使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抵靠于所述电磁线圈。 优选的,所述固持件包括一体成型于线盘支架并呈悬伸状态的抵压部,所述抵压部抵压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使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抵靠于所述电磁线圈。 如此设计,悬伸状态的抵压部弹性性能更好,利于对温度检测装置保持抵压的力道,使温度检测装置与电磁线圈保持稳定的接触,一体成型于线盘支架上使抵压部避免了安装的工序与安装后的松动,利于长久保持对温度检测装置的稳定抵压,且安装的方式也会增加结构复杂度,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线盘支架还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分隔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间隔梁,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皆贯通所述线盘支架的上下两侧,所述抵压部自间隔梁向第一开口所在一侧延伸,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处于所述第一开口中。 如此设计,第一开口提供了让位空间,方便温度检测装置去与电磁线圈抵靠,间隔梁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性能,配合抵压部来使用可利于增进抵压部的弹性性能。 优选的,所述间隔梁与所述固持件一体成型并构成十字形或T字形。 如此设计,十字形或T字形的设计结构简捷,与间隔梁一体成型的固持件相对于安装上去的固持件避免了安装的工序与安装后的松动,利于长久保持对温度检测装置的稳定抵压,且安装的方式也会增加结构复杂度,增加成本。 优选的,所述固持件还包括自间隔梁向第二开口所在一侧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电磁线盘还包括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导线,所述导线束缚于延伸部。 延伸部的设置便于对导线的理线。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盘还包括套管,所述导线自温度检测装置向第二开口延伸穿过所述套管,所述延伸部呈悬臂状,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延伸部与导线的外围从而将所述导线束缚于所述延伸部。 如此设计,悬臂状的延伸部便于套管的套设,由于导线是穿过套管中的,套在延伸部上的套管可使导线束缚于延伸部上,使得导线的理线比较快速方便。 优选的,所述套管为热缩管,当温度检测装置向远离延伸部及套管的方向移动以欲脱离所述抵压部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时,所述套管与延伸部通过导线对温度检测装置产生牵拉,以阻止温度检测装置脱离所述抵压部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 优选的,线盘支架的中心、第一开口、间隔梁、第二开口四者沿着线盘支架的径向依次分布。 如此分布使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处于更加靠近电磁线圈发热相对较强的位置,利于温度检测装置有效的检测电磁线圈温度。 优选的,所述抵压部呈悬臂状并具有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设有向所述电磁线圈突出的倒钩,所述倒钩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位于倒钩的远离温度检测装置的一侧并向靠近电磁线圈及温度检测装置的方向倾斜延伸。 如此设置,可便于温度检测装置的安装,使得温度检测装置可在所述自由端的斜面导引下从自由端所在的那一侧装入所述抵压部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倒钩可以限制温度检测装置脱离所述抵压部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 本实施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磁炉,其采用了前面所述的电磁线盘。 本技术中,线盘支架设有固持件,所述固持件抵压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以使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抵靠于所述电磁线圈,结构简洁,可较稳定固持温度检测装置于电磁线盘与固持件之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电磁线盘的仰视图。 图2为图1中电磁线盘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电磁线盘的分解图。 图4为图1中电磁线盘去掉电磁线圈后的俯视图。 图5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 电磁线盘100 线盘支架2 第一开口22 第二开口23 间隔梁24 抵靠面241 固持件25 抵压部251 延伸部252 倒钩253 斜面254 自由端255 收容空间256 中心孔26 电磁线圈3 温度检测装置4 热敏电阻41 套圈42 磁条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如图1-5所示,为本技术一种电磁线盘100的优选实施方式,电磁线盘100包括线盘支架2、设于线盘支架2并用于电磁加热的电磁线圈3、用于检测电磁线圈3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4、连接温度检测装置4的导线5以及设于线盘支架2的若干磁条6。于本实施方式中,电磁线圈3与磁条6位于线盘支架2的相反两侧,电磁线圈3装设于线盘支架2的上侧,磁条6装设于线盘支架2的下侧,温度检测装置4位于相邻的两个磁条6之间。 线盘支架2呈圆盘状,设有若干磁条凹槽、第一开口 22、第二开口 23、分隔第一开口 22与第二开口 23的间隔梁24、固持件25、套管(未图示)及中心孔26。所述固持件25抵压所述温度检测装置4以使所述温度检测装置4抵靠于所述电磁线圈3。磁条凹槽开设于线盘支架2的下侧,磁条6 —一对应地安装于磁条凹槽。 第一开口 22与第二开口 23皆贯通线盘支架2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开口 22与第二开口 23位于间隔梁24的相反两侧。在线盘支架2的径向方向上,依次是中心孔26 (或是说线盘支架2的中心)、所述第一开口 22、间隔梁24、第二开口 23,所述温度检测装置4处于所述第一开口 22中,所述第一开口 22位于电磁线盘100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开口 23之间,如此设计,第一开口 22的位置相对于第二开口 23更靠近电磁线圈3的中心,电磁线圈3靠近中心的区域发热最大,所述温度检测装置4处于所述第一开口 22中相对于其处于其他位置(比如第二开口 23)有利于温度检测装置4检测到的温度更接近甚至等于电磁线圈3的最高温度,使温度检测装置4对电磁线圈3的温度检测更准确有效。 间隔梁24垂直于线盘支架2的径向方向及轴向方向,呈条状,且一体成型于线盘支架2上。间隔梁24横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磁条6之间,竖向上处于所述固持件25与电磁线圈3之间,其从靠近其中一个磁条6的位置向该磁条6相邻的另一个磁条6延伸。 所述固持件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用于电磁加热的电磁线圈及用于检测所述电磁线圈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电磁线圈设于所述线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支架设有固持件,所述固持件抵压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使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抵靠于所述电磁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徐麟,谢浙锋,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