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治疗仪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40875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中频治疗仪固定结构,包括外缘壁上设有螺纹的立柱、夹持盘和固定块,所述夹持盘上开有凹槽和螺纹通孔,夹持盘通过螺纹通孔转动设置在立柱的上端,凹槽两端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移动块,两个移动块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移动块通过弹簧与凹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开有螺纹孔和垂直设置的放置槽,固定块通过螺纹孔转动设置在立柱的下端。夹持盘与固定块通过螺纹孔和螺纹通孔转动设置在立柱上,能够自由旋转而实现上下移动调节的功能,在工作中断时可将夹持盘与固定块旋转合拢至一起,减小空间的占用,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快速调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了中频治疗仪固定结构,包括外缘壁上设有螺纹的立柱、夹持盘和固定块,所述夹持盘上开有凹槽和螺纹通孔,夹持盘通过螺纹通孔转动设置在立柱的上端,凹槽两端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移动块,两个移动块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移动块通过弹簧与凹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开有螺纹孔和垂直设置的放置槽,固定块通过螺纹孔转动设置在立柱的下端。夹持盘与固定块通过螺纹孔和螺纹通孔转动设置在立柱上,能够自由旋转而实现上下移动调节的功能,在工作中断时可将夹持盘与固定块旋转合拢至一起,减小空间的占用,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快速调节。【专利说明】中频治疗仪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工具,具体是指中频治疗仪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治疗各种急慢性伤口时,预防感染、促进愈合一直是医护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有效、快捷、微创或是无创、减痛或是无痛清创是伤口治疗的第一步,也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步骤。目前临床所采取的人工清创方法均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市面上的伤口治疗有的可以携带,有的不能随意携带或是移动,主要是用于急性创面的清理,但是用于伤口治疗的负压治疗机机体体积较大、机身重量大,无法携带;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设备需要固定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进行伤口治疗,且占用的空间较大,另外伤口治疗仪需要连接积液罐来吸收伤口废物,当积液罐盛满需要更换,其更换过程繁杂,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中频治疗仪固定结构,将治疗仪稳定安放,在减少空间占用的同时,能够快速实现治疗仪积液罐的更换。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中频治疗仪固定结构,包括外缘壁上设有螺纹的立柱、夹持盘和固定块,所述夹持盘上开有凹槽和螺纹通孔,夹持盘通过螺纹通孔转动设置在立柱的上端,凹槽两端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移动块,两个移动块之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移动块通过弹簧与凹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块上开有螺纹孔和垂直设置的放置槽,固定块通过螺纹孔转动设置在立柱的下端。本技术工作时,将治疗仪置于凹槽内,人工推动治疗仪进入两个移动块构成的夹持空间内,直至治疗仪与限位块接触,其中,移动块与凹槽壁之间的弹簧始终被压缩;治疗仪随限位块一起继续移动,弹簧被压缩,当限位块的端部彻底退出夹持空间内后,两个移动块在弹簧回复弹力下开始向中间靠拢,即将治疗仪的两侧夹持固定;夹持盘与固定块通过螺纹孔和螺纹通孔转动设置在立柱上,能够自由旋转而实现上下移动调节的功能,在工作中断时可将夹持盘与固定块旋转合拢至一起,减小空间的占用,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快速调节; 固定块上开有放置槽,与治疗仪连接使用的积液罐置于放置槽中,用于收集伤口废物,本技术的放置槽采用自锁式机械固定,当积液罐放入放置槽后实现自锁功能,保证积液罐的稳定固定,方便在积液罐盛满时快速更换。 所述放置槽的槽底为倾斜设置的圆弧面,在固定块上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端部转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一侧上安装有侧挡板,挡板的另一侧底部通过扭转弹簧与固定块连接。积液罐的一侧外壁与倾斜的圆弧面接触,使得积液罐的中心降低,挡板的原始位置处于水平状态,挡板的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支撑块的一侧端部,而挡板的通过扭转弹簧与固定块连接,当积液罐沿倾斜的圆弧面向下放置时,积液罐的重力作用到挡板上使得挡板的一端向下移动,同时扭转弹簧被压缩,挡板另一端端部的侧挡板则与积液罐的另一侧外壁接触,防止积液罐发生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当积液罐更换时,积液罐被取出,挡板在扭转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 在所述限位块的两端还设有倾斜面,且两个倾斜面向外延伸相交于一点。由于治疗仪的型号大小不同,在治疗仪放置在凹槽内时,治疗仪随限位块一起移动,移动块与限位块的端部接触,当治疗仪的长度小于限位块的长度时,限位块移动使得移动块开始与倾斜面接触,在移动块与治疗仪接触时,停止移动,即两个移动块将治疗仪固定在凹槽内;依次类推,体积不同的治疗仪在两个移动块之间的夹持通过移动块在倾斜面上拥有不同的接触点来实现,方便治疗仪固定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所述侧挡板为圆弧形。圆弧形的侧挡板能够与积液罐的外壁良好接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积液罐发生侧向偏移,保证积液罐的稳定工作。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I本技术,夹持盘与固定块通过螺纹孔和螺纹通孔转动设置在立柱上,能够自由旋转而实现上下移动调节的功能,在工作中断时可将夹持盘与固定块旋转合拢至一起,减小空间的占用,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快速调节; 2本技术,当积液罐沿倾斜的圆弧面向下放置时,积液罐的重力作用到挡板上使得挡板的一端向下移动,同时扭转弹簧被压缩,挡板另一端端部的侧挡板则与积液罐的另一侧外壁接触,防止积液罐发生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当积液罐更换时,积液罐被取出,挡板在扭转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状; 3本技术,体积不同的治疗仪在两个移动块之间的夹持通过移动块在倾斜面上拥有不同的接触点来实现,方便治疗仪固定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持盘的俯视图; 图3为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块的截面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夹持盘、2-立柱、3-固定块、4-螺纹通孔、5-限位块、6-凹槽、7-倾斜面、8_弹簧、9-放置槽、10-螺纹孔、11-侧挡板、12-圆弧面、13-扭转弹簧、14-挡板、15-支撑块、 16-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外缘壁上设有螺纹的立柱2、夹持盘I和固定块3,所述夹持盘I上开有凹槽6和螺纹通孔4,夹持盘I通过螺纹通孔4转动设置在立柱2的上端,凹槽6两端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移动块16,两个移动块16之间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与移动块16通过弹簧8与凹槽6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块3上开有螺纹孔10和垂直设置的放置槽9,固定块3通过螺纹孔10转动设置在立柱2的下端。本技术工作时,将治疗仪置于凹槽6内,人工推动治疗仪进入两个移动块16构成的夹持空间内,直至治疗仪与限位块5接触,其中,移动块16与凹槽6壁之间的弹簧8始终被压缩;治疗仪随限位块5 —起继续移动,弹簧8被压缩,当限位块5的端部彻底退出夹持空间内后,两个移动块16在弹簧8回复弹力下开始向中间靠拢,即将治疗仪的两侧夹持固定;夹持盘I与固定块3通过螺纹孔10和螺纹通孔4转动设置在立柱2上,能够自由旋转而实现上下移动调节的功能,在工作中断时可将夹持盘I与固定块3旋转合拢至一起,减小空间的占用,方便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快速调节; 所述放置槽9的槽底为倾斜设置的圆弧面12,在固定块3上安装有支撑块15,所述支撑块15的端部转动设置有挡板14,挡板14的一侧上安装有侧挡板11,挡板14的另一侧底部通过扭转弹簧13与固定块3连接。积液罐的一侧外壁与倾斜的圆弧面12接触,使得积液罐的中心降低,挡板14的原始位置处于水平状态,挡板14的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支撑块15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频治疗仪固定结构,包括外缘壁上设有螺纹的立柱(2)、夹持盘(1)和固定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盘(1)上开有凹槽(6)和螺纹通孔(4),夹持盘(1)通过螺纹通孔(4)转动设置在立柱(2)的上端,凹槽(6)两端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移动块(16),两个移动块(16)之间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与移动块(16)通过弹簧(8)与凹槽(6)的内壁连接;所述固定块(3)上开有螺纹孔(10)和垂直设置的放置槽(9),固定块(3)通过螺纹孔(10)转动设置在立柱(2)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千里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