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39459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该装置包括蠕动泵和固相萃取柱;所述蠕动泵上设有蠕动泵管,该蠕动泵管的进口端置于储液容器内,其出口端与所述固相萃取柱的上端相连;所述固相萃取柱的下端连接出样管,该出样管接入收集容器中;所述蠕动泵管的进口端连有卡口小管,并设有一个带孔小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农产品残留监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商品检验、化工生产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该装置包括蠕动泵和固相萃取柱;所述蠕动泵上设有蠕动泵管,该蠕动泵管的进口端置于储液容器内,其出口端与所述固相萃取柱的上端相连;所述固相萃取柱的下端连接出样管,该出样管接入收集容器中;所述蠕动泵管的进口端连有卡口小管,并设有一个带孔小球。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农产品残留监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商品检验、化工生产等领域。【专利说明】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固相萃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纯化和浓缩。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固相萃取仪均具有相似的特点,例如,收集试管均需放在缸体内,在经过柱活化、平衡、上样、淋洗、洗脱等复杂过程中,均需要取掉固相萃取装置的面板,反复更换缸体内的试管,反复倾倒液体,其程序繁杂,浪费时间,且收集器皿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简易固相萃取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蠕动泵和固相萃取柱;所述蠕动泵上设有蠕动泵管,该蠕动泵管的进口端置于储液容器内,其出口端与所述固相萃取柱的上端相连;所述固相萃取柱的下端连接出样管,该出样管接入收集容器中;所述蠕动泵管的进口端连有卡口小管,并设有一个带孔小球。 所述带孔小球的直径为0.5?2cm。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技术采用蠕动泵对固相萃取柱进行活化、平衡、上样、淋洗、洗脱的过程,与传统固相萃取装置相比大大减少了手动操作过程,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等特点;同时本技术可控制流速。 2、由于本技术中设有出样管,因此,解决了传统固相萃取装置只能用专用试管收集且收集体积小的问题,实现了任意选择收集容器的目的。 3、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农产品残留监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商品检验、化工生产等领域。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螺动泵 2—固相萃取柱 3—螺动泵管 4一卡口小管5—带孔小球6—储液容器7—出样管8—收集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该装置包括螺动泵I和固相萃取柱2。螺动泵I上设有蠕动泵管3,该蠕动泵管3的进口端置于储液容器6内,其出口端与固相萃取柱2的上端相连;固相萃取柱2的下端连接出样管7,该出样管7接入收集容器8中;蠕动泵管3的进口端连有卡口小管4,并设有一个带孔小球5。 其中:带孔小球5的直径为0.5?2cm,为聚四氟乙烯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蠕动泵(I)和固相萃取柱(2);所述蠕动泵(I)上设有蠕动泵管(3),该蠕动泵管(3)的进口端置于储液容器(6)内,其出口端与所述固相萃取柱(2)的上端相连;所述固相萃取柱(2)的下端连接出样管(7),该出样管(7 )接入收集容器(8 )中;所述蠕动泵管(3 )的进口端连有卡口小管(4),并设有一个带孔小球(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小球(5)的直径为 0.5?2cm。【文档编号】B01D15/10GK204017443SQ201420281758【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专利技术者】于瑞涛, 于瑞雪, 陶燕铎, 梅丽娟, 邵赞, 王启兰, 文怀秀, 岳会兰, 刘增根, 党军, 江磊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北局原生物研究所, 平顶山学院, 青海中科高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蠕动泵(1)和固相萃取柱(2);所述蠕动泵(1)上设有蠕动泵管(3),该蠕动泵管(3)的进口端置于储液容器(6)内,其出口端与所述固相萃取柱(2)的上端相连;所述固相萃取柱(2)的下端连接出样管(7),该出样管(7)接入收集容器(8)中;所述蠕动泵管(3)的进口端连有卡口小管(4),并设有一个带孔小球(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瑞涛于瑞雪陶燕铎梅丽娟邵赟王启兰文怀秀岳会兰刘增根党军江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平顶山学院青海中科高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