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3861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1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包括高压回路模块、高压输出接口、电流输入接口、电流检测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高压回路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的系统地处于悬浮状态,与其他接地互不相连,电路与机壳之间采用环氧玻璃纤维材料进行隔开;机壳与大地相连。由于高压回路模块输出高压大于1kV,为了保证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地处于悬浮状态,机壳安全接入大地,内部测量电路的数据传输通过串口-光纤模块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串口模块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上位机,通过光纤彻底将上位机与测量电路隔离,从而达到整体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包括高压回路模块、高压输出接口、电流输入接口、电流检测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高压回路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的系统地处于悬浮状态,与其他接地互不相连,电路与机壳之间采用环氧玻璃纤维材料进-行隔开;机壳与大地相连。由于高压回路模块输出高压大于lkV,为了保证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的系统地处于悬浮状态,机壳安全接入大地,内部测量电路的数据传输通过串口-光纤模块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串口模块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上位机,通过光纤彻底将上位机与测量电路隔离,从而达到1整体装置的安全性。)5【专利说明】—种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缆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凭借其优异的热、机械特性和电气性能及易安装维护、介质损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配电网中。给电缆试品施加直流电压,此时流过试品的电流为极化电流,维持该直流电压,充电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并短接试品两端,流过试品的电流即为去极化电流。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电缆寿命评估试验方法,可以评估绝缘的老化状况。极化/去极化电流蕴含丰富的绝缘材料微观信息,与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有关。 现有大多数电流测量装置的输入信号都是以大地为参考点,输入电压和电流均很小。由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内部含有直流高压电源(输出电压大于IkV),在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测试的过程中,一旦装置出现故障,测试人员很可能受到高压的危险,人身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包括高压回路模块、高压输出接口、电流输入接口、电流检测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高压输出接口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高压回路模块的输出端,所述高压输出接口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电缆导体线芯;所述电流输入接口的一端通过同轴电缆连接至外部电缆导体金属屏蔽层,所述电流输入接口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外部的上位机,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外部的上位机;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控制端连接至所述高压回路模块的输入端。 其中,还包括供电电源模块,分别连接至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源端、信号采集模块的电源端和控制模块的电源端。 其中,所述高压回路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供电电源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机壳内,所述高压输出接口和所述电流输入接口设置于所述机壳上。 其中,所述高压回路模块、所述电流检测电路、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的系统地处于悬浮状态。 其中,所述高压输出接口和所述电流输入接口通过高阻聚四氟乙烯绝缘材料与所述机壳隔尚。 其中,所述机壳与安全大地相连。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型号为TFlOlC的无源光纤转换器。 由于高压回路模块输出高压大于lkV,为了保证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采用了独特的接地方案,电路的系统地处于悬浮状态,机壳安全接入大地,内部测量电路的数据传输通过串口 -光纤模块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串口模块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上位机,通过光纤彻底将上位机与测量电路隔离,从而达到整体装置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包括:高压回路模块1、高压输出接口 2、电流输入接口 3、电流检测模块4、信号采集模块5、控制模块9、供电电源模块6、数据传输模块7。 在本技术中,装置中存在系统地和大地两个接地点。电路部分的系统地处于悬浮状态,电路部分与机壳之间可以采用环氧玻璃纤维材料进行隔离,不与机壳相连,与其他接地互不相连;高压输出接口、电流输入接口均采用聚四氟乙烯绝缘材料,保证检测装置的高压与机壳隔离,同时机壳与安全大地相连;信号米集模块5与上位机之间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进行通讯,其中数据传输模块7可以采用型号为TFlOlC无源光纤转换器,首先利用无源光纤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为光信号,通过光纤远距离传输,最后再通过该无源光纤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利用光纤实现两部分电气隔离,保证测试人员人身安全。 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结构采用浮地-屏蔽-机壳接地设计,电路部分中的高压回路模块1、电流检测电路4、信号采集模块5和控制模块9的系统地处于悬浮状态,与其他接地互不相连,电路与机壳8之间采用环氧玻璃纤维材料进行隔开;机壳8与安全大地相连;信号采集模块5与上位机之间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进行通讯,将电流数据传送至上位机进行存储。上位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发送命令给控制模块9,控制模块9实现控制整体装置的直流高压输出。 装置在测量的过程中,完全隔离测量装置与测试人员之间的电气联系,保证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测量装置的安全性,非常适合于现场电缆的检测。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采用浮地-屏蔽-机壳接地设计,整体电路部分与机壳隔离,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进行通讯,利用光纤隔离测量装置与测试人员之间的电气联系,保证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测量装置的安全性,非常适合于现场电缆的检测。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其装置的结构包括: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的高压回路模块I用以产生极化和去极化电流,直流高压通过直流高压输出接口 2连接至电缆导体线芯,金属屏蔽层通过同轴电缆连接至电流输入接口 3与电流检测模块4连接。 电流检测模块4与信号采集模块5连接,将检测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7送至上位机。 上位机通过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中压电缆的极化‑去极化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回路模块(1)、高压输出接口(2)、电流输入接口(3)、电流检测模块(4)、信号采集模块(5)、数据传输模块(7)和控制模块(9):所述高压输出接口(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高压回路模块(1)的输出端,所述高压输出接口(2)的另一端连接至外部电缆导体线芯;所述电流输入接口(3)的一端通过同轴电缆连接至外部电缆导体金属屏蔽层,所述电流输入接口(3)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流检测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信号采集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流检测模块(4)的输出端,所述数据传输模块(7)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信号采集模块(5)的输出端,所述数据传输模块(7)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外部的上位机,所述数据传输模块(7)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外部的上位机;所述控制模块(9)的输入控制端连接至所述数据传输模块(7)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9)的输出控制端连接至所述高压回路模块(1)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李化汪进峰叶刚林福昌张钦仝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