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质育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3562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9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生物质育秧盘,包括秸秆生物质盘体,盘体向下均布有纵横排列的钵体阵列,盘体呈正方形,盘体的四个角处为圆弧形侧面,圆弧形侧面的上沿向下翻折有便于将盘体向上提起的圆环形手提件,相邻四个盘体排列呈田字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秧盘绿色环保,可随秧苗一起插入土壤;秧盘整体对称平稳,转移过程便捷快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秸秆生物质育秧盘
技术介绍
水稻钵苗的机械移栽一直是人们的研究重点,适应于钵苗移栽的插秧机与普通插秧机的最大区别是,需要将钵苗从钵体育秧盘上取下,然后再栽入泥里,如何在不伤苗的前提下准确取秧而且工作可靠,在现有的移栽式钵体秧苗插秧机上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水稻钵苗移栽无需缓苗、分蘖早、高产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采用生物质育秧盘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由于生物质可以提供秧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并且其可以直接和秧苗一起插入泥土中,自然分解。但是,生物质在作为秧盘的同时,由于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变软,加之其上承受了成片的秧苗,其承重能力比普通的秧盘弱,在秧盘转移过程中易发生裂开、散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秸秆生物质育秧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秆生物质育秧盘,包括秸秆生物质盘体,盘体向下均布有纵横排列的钵体阵列,盘体呈正方形,盘体的四个角处为圆弧形侧面,圆弧形侧面的上沿向下翻折有便于将盘体向上提起的圆环形手提件,相邻四个盘体排列呈田字形。进一步地,手提件与圆弧形侧面的弧度相同,手提件与盘体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钵体呈圆锥形或方格式凸锥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秧盘绿色环保,可随秧苗一起插入土壤;秧盘整体对称平稳,转移过程便捷快速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秧盘的排列示意图。其中:1.盘体,2.钵体,3.手提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秸秆生物质育秧盘,包括秸秆生物质盘体1,盘体1向下均布有纵横排列的钵体2阵列,盘体1呈正方形,盘体1的四个角处为圆弧形侧面,圆弧形侧面的上沿向下翻折有便于将盘体1向上提起的圆环形手提件3,相邻四个盘体1排列呈田字形。手提件3与圆弧形侧面的弧度相同,手提件3与盘体1为一体结构。钵体2呈圆锥形或方格式凸锥形。将秸秆打碎,并添加填加肥料和粘合剂搅拌好,经热压复合成一体。不需取土、拌土,不需加入肥料或水稻壮秧剂,也不需装盘,运输方便。简化了育苗程序,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秸秆生物质秧盘本身就是有机质和生物有机肥,既绿色环保,又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了土壤。在秧盘转移时,用手扶住对称的两个手提件3即可将秧盘轻松提起,由于正方形结构,受力对称均匀,不易发生整个盘体1中部散裂等问题,手提件3也是对称设置,因此能方便地转移到插秧机上。同时,正方形结构相对之前的长方形秧盘不用区分长边与短边,秧盘之间摆放快速而整齐,效率大大提高。摆放好的正方形盘体1的圆弧形侧面之间形成空隙,方便人工搬动秧盘,操作简便。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生物质育秧盘,其特征是:包括秸秆生物质盘体(1),盘体(1)向下均布有纵横排列的钵体(2)阵列,盘体(1)呈正方形,盘体(1)的四个角处为圆弧形侧面,圆弧形侧面的上沿向下翻折有便于将盘体(1)向上提起的圆环形手提件(3),相邻四个盘体(1)排列呈田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生物质育秧盘,其特征是:包括秸秆生物质盘体(1),盘体(1)
向下均布有纵横排列的钵体(2)阵列,盘体(1)呈正方形,盘体(1)的四个
角处为圆弧形侧面,圆弧形侧面的上沿向下翻折有便于将盘体(1)向上提起的
圆环形手提件(3),相邻四个盘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乔根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蓝胜秸秆回收利用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