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涉及充电技术领域。装置包括: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该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包括用于连接非车载充电机的非车载充电机接口、全桥式DC/DC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和用于连接电网的馈网接口;该装置还包括交流输入侧电压感应器、交流输入侧电流感应器、直流输出侧电压感应器、直流输出侧电流感应器以及通过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接口与非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电池管理仪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当前的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时,会产生大量的电能损耗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我国已经把发展电动汽车作为解决城市大气污染和能源问题的有效手段。当前电动汽车的电能补充方式有整车充电和电池更换两种,整车充电方式是电动汽车在充电站内通过充电机以交流或直流的方式为电动汽车的车辆动力电池进行电能补给;电池更换方式是电动汽车在电池更换站内用专用更换装置将用尽的可更换电池组换下并将另一组已经充满电的电池组换上,之后将用尽的电池组运送到电池充电架上,用充电机进行分箱充电。目前,电网公司为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大规模建设了充电站和电池更换站,配备了大量的整车充电机和非车载充电机,其原理主要是将电网侧交流电压通过整流为车辆动力电池或可更换的电池组充电所需的直流电压,从而为车辆动力电池或可更换的电池组进行充电。当前充电设施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是目前各供电公司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对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时一般需要应用电阻负载或电子负载,由于电阻负载或电子负载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非车载充电机在被检测时会造成大量的电能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以解决当前的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时,会产生大量的电能损耗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包括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所述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包括用于连接非车载充电机的非车载充电机接口、全桥式DC/DC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和用于连接电网的馈网接口;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接口、全桥式DC/DC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和所述馈网接口串接;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还包括交流输入侧电压感应器、交流输入侧电流感应器、直流输出侧电压感应器、直流输出侧电流感应器;所述交流输入侧电压感应器和交流输入侧电流感应器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交流输入侧;所述直流输出侧电压感应器和直流输出侧电流感应器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直流输出侧;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还包括通过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接口与非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电池管理仪器。具体的,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接口设置有直流电接口和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口;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直流侧输出端通过所述直流电接口与所述全桥式DC/DC变换器连接;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通信端通过所述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口与所述电池管理仪器连接,以使得所述非车载充电机与所述电池管理仪器通信。具体的,所述馈网接口为电磁兼容性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包括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所述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包括用于连接非车载充电机的非车载充电机接口、全桥式DC/DC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和用于连接电网的馈网接口;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接口、全桥式DC/DC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和所述馈网接口串接。在本技术中的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中设置的是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而并非使用的电阻负载或电子负载,从而使得非车载充电机接口接收到直流电流后,能够经过全桥式DC/DC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转换为交流电流,进而通过馈网接口能够向电网回馈电能,而避免了应用电阻负载或电子负载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非车载充电机在被检测时会造成大量的电能损耗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非车载充电机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10,包括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11,该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11包括用于连接非车载充电机的非车载充电机接口12、全桥式DC/DC变换器13、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14和用于连接电网的馈网接口15。该非车载充电机接口12、全桥式DC/DC变换器13、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14和馈网接口15串接。该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10还包括交流输入侧电压感应器16、交流输入侧电流感应器17、直流输出侧电压感应器18、直流输出侧电流感应器19。该交流输入侧电压感应器16和交流输入侧电流感应器17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非车载充电机的交流输入侧。交流输入侧电压感应器16可以感应检测出非车载充电机的交流输入侧的电压,交流输入侧电流感应器17可以感应检测出非车载充电机的交流输入侧的电流。直流输出侧电压感应器18和直流输出侧电流感应器19的一端分别连接在非车载充电机的直流输出侧。直流输出侧电压感应器18可以感应检测出非车载充电机的直流输出侧的电压,直流输出侧电流感应器19可以感应检测出非车载充电机的直流输出侧的电流。该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10还包括通过非车载充电机接口与非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电池管理仪器20。具体的,如图2所示,非车载充电机接口12设置有直流电接口21和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口22。上述的非车载充电机的直流侧输出端通过直流电接口21与全桥式DC/DC变换器13连接。上述的非车载充电机的通信端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口22与电池管理仪器20连接,以使得非车载充电机与电池管理仪器20通信。该电池管理仪器可以包括直流特性综合测试仪和内阻测试仪等,具体的型号可以是例如BMS.EV01、BMS.EV02、BMS.EV03。对于非车载充电机接口12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了直流电接口21和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口22,直流电接口21包括了直流电接口正极211和直流电接口负极212,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口22包括了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口H221和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口L222。该非车载充电机接口12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所述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包括用于连接非车载充电机的非车载充电机接口、全桥式DC/DC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和用于连接电网的馈网接口;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接口、全桥式DC/DC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和所述馈网接口串接;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还包括交流输入侧电压感应器、交流输入侧电流感应器、直流输出侧电压感应器、直流输出侧电流感应器;所述交流输入侧电压感应器和交流输入侧电流感应器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交流输入侧;所述直流输出侧电压感应器和直流输出侧电流感应器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直流输出侧;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还包括通过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接口与非车载充电机连接的电池管理仪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
所述馈网功率电子负载电路包括用于连接非车载充电机的非车载充电机接口、全桥式
DC/DC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和用于连接电网的馈网接口;
所述非车载充电机接口、全桥式DC/DC变换器、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和所述馈
网接口串接;
所述非车载充电机的检测装置还包括交流输入侧电压感应器、交流输入侧电流感
应器、直流输出侧电压感应器、直流输出侧电流感应器;
所述交流输入侧电压感应器和交流输入侧电流感应器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非
车载充电机的交流输入侧;
所述直流输出侧电压感应器和直流输出侧电流感应器的一端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侃,袁瑞铭,殷庆铎,田海亭,丁恒春,易忠林,邬小波,田晓溪,王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