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萨维奥公司专利>正文

合成纱线卷绕设备中纱线在卷装上分布的控制方法和机构技术

技术编号:129334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合成纱线卷绕设备上控制纱线在绕制中的卷装上分布的方法和机构,能够随时确定纱线卷绕时的工作参数,使卷绕设备沿全部由不变的非整数卷绕比K值限定的下降线段工作,这些线段在卷绕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区域内,此最大和最小值对称于绕制中卷装的最优值;还能控制导丝器凸轮,使这些下降线段与任何能因“镜象效应”而产生有害于卷绕质量的褶皱的整数K值曲线或最简分数K值曲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至少等于一个规定的标准值。(*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合成纱线卷绕设备中纱线在绕制中的卷装上分布的控制方法和机构。具体地说,上述机构包括一个以小型计算机为基础的控制器,小型计算机内输入卷绕工作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并与来自传感器或类似的仪器的数据比较后,在上述小型计算机输出端产生一组控制信号,这些信号随时控制导丝器凸轮的电动机,以防止卷装在绕制时产生有害的褶皱。在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中,“纱线”或“长丝”一词应理解为任何线状材料,“卷装”或“筒子”一词应理解为线状材料按螺旋线卷绕制成的任何客体。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已知的合成纱线卷绕设备,其中合成纱线以恒速绕制成卷装。此种卷绕设备配备有一个或更多的卷装支承轴、一个触测辊或电动驱动辊,和一个导丝器凸轮,凸轮上有交叉螺旋槽,可以带动一个纱线导向器滑动件。人们也已经知道,用触测辊控制卷装支承轴的转速可以保证恒定的卷绕速度。触测辊可以在卷绕纱线时保持与卷装圆周的接触,并最好由一台变频同步或异步电动机驱动。随卷装直径的增长而增长的卷装圆周速度与触测辊的圆周速度之间的差异使触测辊内部零件转动。该内部零件支承在轴承上,以便能够旋转。它们的旋转运动作用于电位计,电位计产生信号,这些信号检查并调节卷装支承轴驱动电机为保持卷装卷绕的恒定速度所需的新的转速。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已知的“精密卷绕”技术。这种技术有一个重要问题未获解决,即纱线卷绕后有缺陷,而这一问题与纱线在卷装上的分布原理有密切关系。为生产纱线卷装而设计的卷绕设备,几乎总是在某些点上集中卷绕,而产生褶皱。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卷绕缺陷。这种缺陷是在一层层互相重叠卷绕时,产生于卷装上的一些较密实的多股纱线带。在下面的说明中,这种缺陷将称为“褶皱”,或“并绞”,或“镜象效应”,这些术语在以后将交替使用。当卷装在单位时间内的转数与导丝器(即纱线导向器滑动件)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的往复双行程数之比为整数时,在卷绕时容易出现褶皱。在这种条件下,在纱线导向器完成一个双行程后,卷绕一个新层的起点应与前一层的起点重叠。这样就产生重叠的、硬化的纱线层,形成褶皱,即最大密度的并绞,它将妨碍以后的纱线退绕工作的正常进行,或妨碍染液均匀地通过筒子,结果使各层染色不均匀,因而使纱线的染色程度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选用了一个比率,以便给后卷绕的匝相对于先卷绕的匝一个小的、适当的和有利的移位。假设筒子转速可随时间而变,以便卷装直径增大时其圆周速度可保持不变,而纱线导向器滑动件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行程数保持不变,则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卷装在单位时间内的转数N与纱线导向器滑动件在同一单位时间的往复全行程数Z之比将从筒子开始卷绕时的最大值通过中间的整数值,或通过最简分数值(如1/2、1/4等,以及n1/2、n1/3、n1/4等,其中n1是与分母互质的任意整数)连续地变化到筒子绕满时的最小值。上述比率此后定义为绕制中的卷装的“卷绕比”(K值)。对于每一个上述的整数值或最简分数值,褶皱,即产生镜象效应的许多纱线卷绕层的重叠都将发生。因此,当卷绕比K之值接近整数或最简分数值时,筒子由将产生并绞。并绞的程度与在这个值的范围内卷绕持续的时间成正比。当镜象效应为一次时,这种并绞达到最大程度,即当卷绕比K值为整数时,两层立即互相重叠。同样,当卷绕比K为最简分数,在同一点卷绕第二、三、四……层纱线时,会出现二、三、四……次镜象效应。因此,这种现象的强度随镜象效应的次数增大而减弱。从以上情况看来,需要将卷绕的匝错开,以便在整个纱线卷装的任何卷绕点上使比值K尽快並尽可能远地离开上述镜象效应。上述纱线在卷装上分布的方法代表“防叠”卷绕型方法。假设卷装在单位时间内的转数N与纱线导向器滑动件在同一单位时间的往复全行程数Z之比保持不变。如果卷装的圆周速度在卷绕直径不断增大时保持不变(即纱线卷绕速度不变),结果必然是卷装支承轴的转数连续地逐渐地减少,因而纱线导向器滑动件的全行程数同时减少。已经知道,带动纱线导向器滑动件的凸轮由电动机驱动,而电动机通过反相器变频。上述的纱线在卷装上分布的方法代表了所谓“精密”卷绕型方法。通过这样一种分布,卷绕比K值保持不变,在卷装开始绕制时所选的K值应为一个恰当的分数值,此值应能给每一匝相对于前一匝一个移位。如果此移位较小,並且大约相当于纱线直径,则得到密实的筒子。如果情况相反,此移位明显大于纱线直径,则卷绕较松,特别适合后面的染色工序。从以上情况来看,卷绕是在完全离开产生褶皱的条件值下进行的,从而使纱线各匝均匀分布在绕制中的卷装圆周上。另一方面,“精密卷绕”型有很大的缺点,例如,不适合于目前使用的大卷装直径,由于导丝器运动速度减低,卷绕速度随卷装直径增大而降低,这对卷绕的纱线的支数稳定性有不利影响。而且,在卷装的起始卷绕角与最后纱线层的最终卷绕角之间会产生过大的差异(减小)。卷绕角是指纱线卷绕时与卷装轴线的垂直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纱线卷装的稳定性取决于这一角度。实际上,起始角值过大会使纱线层滑落,最终角值过小会因相同纱线层之间相互粘合力不足而产生侧面隆起现象。因此,卷装密实度也取决于卷绕角。实际上,交叉卷绕的匝越多,即卷绕角越大,纱线卷装密度越小,卷装松软度越高;而卷绕角越小,则卷装的密实度越高。显然,纱线在卷装上卷绕时,卷绕角应保持不变,或最多在选定的一个最优卷绕角值附近作有限的变化。卷绕角变化过大会使同一卷装内部密实度产生变化,使此卷装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不易使用。在现有技术中也曾提出一些方法,以求改善在高速卷绕合成纱线的卷绕设备上绕制的卷装的性能。例如,对于防叠卷绕型的卷绕设备有一项专利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安装在反相器上的电子系统,通过改变带动导丝器凸轮的电动机的频率来使纱线导向器的行程(导丝器行程)交错。因此,通过上述专利技术可使凸轮转动频率得到调制,从而使纱线导向器的往复全行程频率得到调制。这样,在能够产生或多或少明显的褶皱的卷绕比K为整数或最简分数(如1/2、1/4等)的条件下进行卷绕的时间减少了。总之,褶皱仍存在,只是在这种不利的卷绕条件下卷绕的时间减少了。虽然程度减轻了,纱线卷绕匝的重叠问题依然存在,上述专利技术只是将这种缺陷减少了。这种专利技术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有严重缺点,就是褶皱(镜象效应)程度的减轻並不稳定,因为它的效果随着绕制的卷装尺寸的改变而改变。现有技术中另一种为防止纱线卷绕匝互相重叠而提出的专利技术是使K比值为不变的分数,进行连续精密卷绕,制成卷装。取相同长度的K曲线的线段,按照递减的K顺序一条接一条排列,并由通过纱线导向器凸轮转数频率急速增加而得到的垂直线段连接。这项专利技术大大改善了交叉卷绕制成的卷装的质量和性能。尽管这样,在交叉卷绕的纱线位置或纱线层上仍会时时出现缺陷。实际上,这后一种专利技术虽然改善了绕制的卷装上纱线卷绕层的分布,但未能保证卷绕设备工作的精密卷绕线段能够离开整数K值或最简分数K值的任何曲线足够远的距离。从逻辑上说,当过于靠近时,纱线卷绕的密实度就较高,在达到极限时,会产生褶皱,即使不很明显,也是有褶皱。而褶皱将使以后的生产程序中纱线退绕的工序发生困难。这样绕制的卷装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会有卷绕层密实度不同的现象,因而会使以后染色工序中的染液通过不均匀,各层得到不均匀的染色结果。现有技术中的这一专利技术和其它为了满足纱线在卷装上实际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卷绕方法,它可以在合成纱线卷绕设备绕制中的卷装上分布纱线,卷绕设备有一个电动力源以可调速度带动的卷装支承轴,以及一个与绕制中的卷装的增大的直径外圆保持不断接触的控制辊和一个通过动力源带动的导丝器凸轮,这一方法的特征是:--卷绕参 数值通过控制导丝器凸轮来确定,使卷绕设备沿下降的线段工作,其中每一条线段由一个不变的非整数的卷绕比K值限定或由一个不同于那些能产生不希望的褶皱值的卷绕比值来限定,每一下降线段皆与由整数或最简分数K值限定的、会产生对卷绕质量有害的褶皱的任何曲线保持一个大于或至少等于某一规定值的距离;--这些线段分布在卷绕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此最大和最小值对称于绕制中的卷装的最优卷绕角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罗普罗蒂阿德里罗奥波尼特
申请(专利权)人:萨维奥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